深度洛阳游 暮色茫茫驼铃声声 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八十一篇。



洛阳,自古以来,风景秀美,名扬天下。晋代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面世后,大家争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洛阳美景的代表就是“洛阳八大景”,分别是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今天就说说洛阳八大景之一“铜驼暮雨”。“铜驼暮雨”顾名思义就知道,洛阳城东关外的铜驼巷,两头各有一尊铸造精美的铜驼,昂首引颈。暮雨就是晚上的时候下雨了,不过这个雨不是天上下的,而是人烟稠密的铜驼巷周围,每到暮色茫茫,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犹如蒙蒙烟雨样子,美其名曰:“铜驼暮雨”。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瀍河区东关附近的中通街巷,它南临洛水,西傍瀍河,每到阳春时节,桃李夹巷,垂柳成行,红砖碧瓦,相映成趣,桃花点点,蝴蝶翩翩,莺鸣烟柳,燕剪碧浪,分外妖娆。据记载 ,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索靖带领着索氏家人长期居住在洛阳铜驼巷。铜驼巷就是有据可查的索家寨。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索靖流传后世的书法作品有《出师颂》、《月仪帖》、《急就章》等。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颙举兵进攻洛阳,索靖大破其军。不幸的是,年迈的索靖在这场战斗中身受重伤,最终不治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铜驼巷邻近东汉隋唐的国际贸易市场——北市,阿拉伯商人的骆驼队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当时居民经常见到从西域各国到来的满载着宝物的“沙漠之舟”,东西方物资交流运输的主要工具骆驼给中原大地带来了地毯、良种马匹、香料、饰品首饰等西方物资、更带走了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东方物资,逐渐的,骆驼被视为圣物,人们便开始铸造铜驼,一来避邪,二来招财纳宝,象征着平安和富贵。铸造好的铜驼不仅放在重要集市门口,也放在商贾云集的繁华街道两侧,更放在了水旱码头的货物集散地,增添繁荣。随着唐朝国力的日渐强盛,洛阳城更加繁华,并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盛唐洛阳城中已有上百万人口,商贾云集,百业兴旺,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洛阳成了当时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逐渐的洛阳取代长安,成为“丝绸之路”的东起点。“铜驼暮雨”见证了洛阳的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