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ZUN入驻B站之际——WP的星点回忆:那一抹有温度的亮色光芒

“可能每一位东方众共同记忆的起点,都是那个有些寂寥有些偏远的神社。”

最初得到WP的消息是在十月下旬。老实说,得到这个消息时候着实犹豫了好久——在已经参加过8月份上海THO、幻奏乐景、东深见讲坛和东方Live这么一套同人活动的情况下,WP要不要参加。根据工作情况,资金和时间倒是相对次要的要素,单程2000km的路程和与上海相差巨大的季节才是最为难受的考量。就在这种犹豫中,得到了领导的命令,11月下旬到上海出差一周。

11月下旬的上海有些微凉,但相比于北方已经两场大雪之后的初冬,还是十分舒适宜人的。不过对我个人来说,倒有个意外难受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随着集中供暖的开始与停止,北方的室内湿度会从平均40%过渡到平均20%,第二年再过渡回来。与之相伴地,我的上呼吸道会在每年11月下旬和5月下旬各难受一个星期,完成过渡。2019年的11月,过渡刚开始,就到上海,一周后又回到北方。这么一来二去让我咽喉简直难受,咳嗽断断续续一个月。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认真地考虑WP到底去还是不去。
按照我在上海THO10之后的看法,如果ZUN本人会到WP会场,而且会摆摊发售官作的话,其实我私以为上海THO10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了一半:成功地勾起了ZUN对中国的兴趣。而另一半,即实现中国国内东方圈的正规化与“工业化”,也有了实现的前提。所以如果这次我到WP会场上,可能会见证国内东方圈的历史。抱着这种心态,我开始策划这次的行动。
WP的主会场和上海THO10的主会场位置一致,都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而晚上的Live,也和上次一样在财团B南梦宫上海文化中心。所以自然交通和暂住的攻略也和8月份几乎一样(来回机票比高铁还便宜几百块)。江宁路地铁站周围那一小片也颇为熟悉了。和8月份不一样,这次两天抵达即可,行程上宽松了许多。而在随身装备上,考虑到不需要大范围游场,而且ip8p的录像防抖已经很不错,所以没有租借稳定器。拍照设备为魅族16plus,录像设备为iphone 8 plus,后备电源充电宝。联通移动两张电话卡通讯,两台手机两个电话号两个微信,各存了些钱,怕一台设备不好用时候摊位没法及时付款。考虑到thbwiki和囧仙的账户会直播,所以在值班机上提前测试了向日葵+bilibili直播姬远程录屏的功能,效果还可以。
8月份时候的上海THO10,我已经充分地了解了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的大小。按照二楼和一楼展厅同样大小,东方区占二楼1/6的面积估算,我在行程开始之前就已经料到东方区会人气爆棚乃至无立锥之地。毕竟场地小不说,游戏试玩、舞台表演、现场物贩、神社场景+绘马、投票磁贴、签名绘板、灯笼猜谜这些THO的要素全部齐备,另有博物馆区这种THO都没有的部分。加上ZUN神、豚乙女、COOL&CREATE、Alstroemeria Records、东京NEETS、幽闭星光、魂音泉这些日本顶尖的东方同人社团参展,外加“袋装鸡翅”等等一票中方的顶级社团参加。如此强悍的阵容完全就是把上海THO精华部分压缩在了不到原来1/6的场地里,还要硬塞下博物馆区。

囧仙的决心已经溢出屏幕和票面了。
只是完全想不到,后续的事情会按照胡博士说的“准备三百分,才能实现八十分”这种方式发展。

一切准备停当,12月5日,行程正式开始。
出发的时候,因为11月份的鼠疫疫情,北方的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已经有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登记行程去向,测量体温。当时觉得有些小题大做,结果没想短短一个多月之后,中国乃至世界因为冠状病毒而改变。

和上次一样,经过汽车、火车、飞机、地铁等等交通工具的倒换,12月6日晚,我顺利抵达上海。夜间无事,提前步行闲逛至财团B文化中心,小小故地重游一下。

我善熬夜,但着实不善起早。第二天紧赶慢赶还是早晨8点多才到了跨国采购中心。此时已经有了部分排队的人群。我在心里面暗想:排队的人群恐怕大多数都是“六百越共”中的人。毕竟除了东方project这个以同人展模式运行的展区之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商业展区有需要排队抢购的东西么?随便和旁边的人攀谈几句,大家都在寻找前方排队人群中身上是不是有东方的标志。我背包里原本有一个梦缘社THB LOGO的铁牌,不过总觉得挂在包上太奇怪,就没挂……

(那个铁牌其实颇有些缘分。是在第三届天津幻奏的场贩上买的,到手之后想挂在包上,结果卡别针的那个2mm左右的小铁件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就没挂上。等到回家清点“战利品”时候,居然在包底翻到了那个小铁件……)

一阵骚动,远方出现了两个人影。是飘逸的单马尾和白色的鸭舌帽。这两个人影其中一位已经见过多次,动力装甲的外形大家都很熟悉了。跟在飘逸的囧仙身后的,自然是这次东方展区最耀眼的核心:ZUN。目送着囧仙和ZUN神沿扶梯缓缓向上,排队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随后,在B博和QQ群里面,出现了ZUN等人在展区的照片。

很快,换票开始了。和之前一样的限流(物理)和安检。我沿着电梯飞跑上二楼之后,按照之前囧仙的视频里介绍的东方区摊位布置,直奔官摊而去。既然官摊卖正作游戏,那么我想第一个被清空的肯定是红魔乡,永夜抄和妖妖梦恐怕也难以幸免。其他作估计会慢点,但是清空恐怕也就是最多2个小时的事。排队,永夜抄到手;再次排队,妖妖梦到手!这时候,我赫然发现ZUN就在摊位前面,他面前围了一层又一层的人。而他,正在和一位粉丝合影,离我只有半米!于是,我恬不知耻地凑上前去,让旁边的人帮我拍下了和ZUN的合影。


我知道,我很无耻,和ZUN这种大神级的人物蹭合影。但是我同样清楚,这种机会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还是自私了一下。
拿到妖妖梦和永夜抄之后,我再次排队。第三次排到我的时候,官摊整数作在每人每次排队限购一张的情况下已经被抢购没了一小半。我的第三候选辉针城(虽说DDCSB233333)还在,但是我望了下前面人挤人的日本社团区,还是离开了官摊,走到了ALST摊位前。
吸取上次在上海THO的教训,这次我提前把我看中的专辑封面保存在了手机里。面对ayame,我直接滑动图片。她看见有的碟片,就直接拿给我。随后,我挤出人群,开始排豚乙女的队。恰好,这时候舞台表演开始了,是乐队SKM绯红室内乐团的《今宵是飘逸的利己主义者》。我这时候左手拿着魅族手机,时刻准备扫码付款;右手拿着iphone,对着舞台开始录像。

这时候的日本社团物贩区依然是人挤人。而舞台下方,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扎扎实实。大家听到的最多的二句话,就是:“不要挤不要挤!”和“不要把通道堵了!”。等到我买完豚乙女的碟子,发现舞台活动停了,舞台左侧物贩区(以下简称物贩一区)和舞台区被保安分割开来,只能出不能进。
我等于被困在了物贩一区。本来行程的目标顺序依次是:官作、日本社团作、试玩PC-98、博物馆区全记录、游戏区试玩&尽可能记录舞台活动、国团作品。既然被困在了这里,干脆继续买马里奥、东京NEETS等社团的碟子好了。
等我买完了第一组碟子,拍完了第一组照片,走出物贩一区回到舞台区时候,发现囧仙正在那里面对着好多工作人员,露出一张生无可恋脸。我发觉事情有些不对了。此时刷新B博,殇韵月风大师已经发出了“场子被扬了”的讯息。我完全无法理解眼前发生了什么。但是按照“尽量多记录,尽量多体验”的原则,我走向博物馆区,按照原定计划试玩PC98真机。


在这里,我先暂停回忆,说一件颇有些谔谔的事情。
“你知道先进去那些人在干什么么?他们在买本子,买碟!”
我第一时间就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幼稚而且可笑的说法。优先进场的参展社团和社团工作人员,犯得着在会场动用优先进场的特权去买社团乃至ZUN的碟子么?按照他们和囧仙,和日本社团的关系,在日本能买到什么,他们就能买到什么吧?可能需要在现场做的事情,就是签名和合影。如果提前进场买碟被石锤乃至被人肉,那在圈子里还怎么混下去?这等于是破坏同人场贩潜规则。总之,一件收益不高但是风险很大的事情,我觉得是个理性的人都不会做的。
至于这种说法为什么会一直流传到现在,恐怕是总有人用自己幼稚的想法去揣摩别人吧。
如果,真有人这么做了,欢迎大家用实例打我脸。
步入博物馆区,和囧仙在简介视频里介绍的一样,PC-98的台式机和笔记本就摆在那里。从我在2012年入坑东方开始,我也一直在用模拟器时不时捡起东方旧作来玩一玩。而对于98年摸电脑,会用启动软盘格式化硬盘和装win98的“老邦菜”来说,PC-98的DOS系统也并不太陌生。
博物馆区每台电脑前都有人在试玩,我索性看看各路触手们的表演。令我惊讶的是,竟然有女机师在打旧作。这里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只是表明我看到的景象打破了我之前的固有印象。过了一会儿,人稍微少了一些,我终于能摸到PC-98的真机了。于是,打开TH5 东方怪绮谈,习惯性地点开魅魔开始游戏。

我个人觉得东方怪绮谈的操作手感还是不错的,弹幕设计和音乐也不错。就是5、6面难度不低。我暂时无法通N。我是个“左手玩家”,也就是左手WSAD控制上下左右,右手JKLI当Z shift X C用的。模拟器能改键,正作有喵玉的改键工具,或者用虚拟手柄改键,但是……PC-98真机怎么能改键……我只能左右手交叉玩。玩了一会,突然有工作人员喊到:试玩区不要玩了,所有人离开,键盘倒扣!
我只能退出游戏,按下笔记本电脑的关机键关机。
后来回忆,这应该是第二次被扬。此时魅知团队已经制定出了利用博物馆区当入场入口,排队物理限流的方案。
又闲逛了一会,按照时间表,到了一楼主舞台对ZUN采访的时候了。我随着人群快速走到了主舞台。此时主舞台已经打出了weplay东方区的主视觉图。

写下此文的时间是2020年6月17日凌晨1:25,耳边耳机里正好响起东方NEETS的东方萃梦想。翻看照片,心中一阵感慨。在没有官方正式支持的前提下,国内这些爱好者苦苦坚持了十多年,终于等到了ZUN登上这个不止只有东方的大舞台。
舞台下方早已是人山人海。内场座位区全部满员不说,围墙外面的走廊过道处也全部挤满了人。这时候,突然出来几名保安和工作人员,手持临时围栏开始清场。他们用这些围栏推着人群,把内场的门口的通道让了出来。

可以理解。毕竟上海外滩发生过人员踩踏事件。毕竟谁都不愿意看见这种现场出现人员伤亡事件。但是,理解不代表支持:在2楼会场已经被扬了的前提下,1楼舞台采访怎么不提前准备一下呢?非要在人都聚集起来之后,再用这种不人性的方式维持会场环境?
“我在现场看直播”。和在外场的各位一样,我完全听不到ZUN采访开始之后的现场声音,只能用手机打开THB的直播间,戴上耳机,听延迟了十多秒的直播。只是直播说了什么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而且居然忘了利用向日葵远程开启录制……
当时实在是太激动了。
ZUN的访谈结束,上午的会场活动也随之结束了。我买了一瓶水,整理了随身物品之后回到东方区,我发现博物馆区的入口已经成为了整个东方区的入口。而入口的队伍,甩了个大弯,排到了二楼大厅的入口处。

我哑然失笑,这不和我在2016年北京CJ的现场排舰R的队伍一样了嘛……那次足足排了两个小时,这回也按一个小时算吧。
不过毕竟是排队入场,而不是排队购物。况且2016年手机支付还远不普及。所以这次挺快就再次入场了。这次入场之后,趁着人不多,队伍速度慢,我开始对博物馆区的所有展板、试玩电脑上方的大事记和官方作品拍照。我知道这上面的所有内容,在THB上都有。不过我要在日后想起来这次WP,在想看这些展板的时候就能看到。所以我一张不落地,将所有内容全部拍下来。吸取上次THO10的教训,这次我要“饱和式”拍照。要基本达到能在电脑上再次游玩WP东方区会场的效果。
此时,试玩区的所有台式电脑键盘倒扣,笔记本电脑则在键盘上放了一张纸。大家都很自觉,都看着DEMO演示画面,无人试玩。

经过博物馆区后,我突然发现,在舞台活动全部被扬的情况下,我无事可做了。于是,就这样到处走走逛逛。当晚的live在18:30正式开始,我在第一天的下午16:30左右就离开了会场,回去换装备、吃饭,准备参加当晚的Live去了。


当晚的live,我在这里只提一件事:全场合唱了三次bad apple。不知道是不是和某2016的某视频有关,我明显能感觉到会场所有人在合唱的时候都憋着一股劲。合唱了两次仍然不过瘾,直到最后准备退场时候,舞台上马里奥领着全员再次合唱了一次前半段,大家才尽兴。
Live结束之后,在工作人员不间断的催促下,物贩只进行了短短的20分钟左右。我走到马里奥面前,有些害羞地小声说:“‘Help me, ERINNNNNN!’どれですか?”我根本不怎么会日语,生怕自己说的不对被嘲笑。马里奥第一次没听清,示意我再说一遍。我只得稍微大声一些重复了一遍:“Help me, ERINNNNNN……”。他哦哦了两声,迅速地找出了《とうほう☆あまねりお》这张精选集,翻过来指向了最后一首,正是Help me, ERINNNNNN!。我迅速付款,撕掉CD塑封,打开盒子让马里奥签了个名,然后恬不知耻地伸出手,想握下手。结果马里奥以一个“掰腕子”的手法紧紧地握住了我。
马里奥真是个好人——松开手之后我只有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纯粹地爱着东方并且把东方当做自己事业的人。

我其实一直没听过《Help me, ERINNNNNN!》这首歌的原曲,我一直听的是各种改编、翻唱和演奏的。听的最多的是在网易云上的触手猴版本的。触手猴版本和和马里奥原版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啊!触手猴版本的实在是太宛转悠扬了,一点都不鬼畜……
触手猴版:
https://music.163.com/song?id=27736159&userid=41648604
哎,毕竟对我来说,入坑东方时候的三首歌就是碎月,烂苹果和竹取飞翔。
( ゚∀゚)o彡゜えーりん!えーりん!
啊,还有新华里业务员。

从live会场回到住处,整个人都在极度的兴奋中,根本没有困意。刷着B博,知乎,QQ群,看着大家热烈地讨论。然后,就看见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看待WP会场东方区被“扬”了这个问题。胡博士回答在前,我就从我的角度也随手用手机打字编辑了一个回答。
我直到12月8日凌晨4点左右才睡着。睡了3个小时之后,又“被迫”爬起来,再次出发,参加第二天的东方区展览。
第二天东方区入场时仍然需要排队。但人群的密度明显比第一天小了不少,现场的保安也不像第一天那么紧张。日团的碟片基本全部被清空,ZUN官摊的官方正作早就被全数清空,仅剩下少量小数点作。经过前一天的折腾,游客和摊主都已经显露了疲态,也比第一天更为放松。此时的主舞台并不像第一天那样完全沉寂,而开始用不大的音量循环播放各个社团的音乐MV。各位魅知的官方COSER也在各司其职。八云紫和幽幽子在绘马区,灵梦和魔理沙镇守神社,龙姐和袿姬在ZUN官摊,四季大人在四处奔波,本居小铃和阿求在博物馆区,吸血鬼姐妹在魅知官摊,瑾子当现场广播员,鲸鱼妹、成美和神子则不定。


兔团姐妹和瑶姐此时也在摊位上,胡博士则摘了眼镜在打瞌睡。在每次THO、幻奏等东方线下活动时候都在的“野生”乐团此时也开始断断续续地低声演奏一些同人曲,以及,传统艺能——春节序曲。
(应当事人请求,胡博士合影照片已删除)
我在各个摊位随便转了好多圈,又买了点周边。此时大屏幕上正在放兔团的kiRa☆rhyTHm。我看到有个人正对着大屏幕跳那个像广场舞一样的拍手舞,我也索性跟着跳了一会儿。

跳完舞,我开始最后一次全场游场+拍照。此时的人流量才基本回落到和WP会场其他展区类似的密度。也就是说,整个东方区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几乎都是一楼二楼人气最旺的角落。

至于隔壁暴雪区,惨 暴雪 惨。暴雪区的画廊一直空荡荡,音乐区摆了好几台真的DJ打碟台,还有一位美女DJ,但是,除了工作人员之外没有人。那位DJ就那么至少站了半天。游戏试玩区,则时不时有着东方coser去玩,也不好说是玩去了还是……

至于照片……我拎着那个东方×weplay特显眼的红色纸袋过去拍照,我自己都不舒服。
最后,我到游戏区玩踩人飞去了。

这次游戏试玩区占据了整个东方区大概1/3左右的面积,目测至少有50台电脑供大家游玩。但是我是游戏苦手,而且对游戏没瘾。手机里一个手游没有(而且没有短视频APP),电脑游戏一周也不碰一两回,对游戏区自然没什么兴趣。加上除了正作弹幕作之外,在博物馆那边的几台电脑里,完成度最高的同人弹幕作就是幕华祭和当时的祈华梦体验版。而这两个游戏我本身已经比较熟悉了。幕华祭梦机,苗机混N,祈华梦体验版难度着实不大。而在那个时间点上我最喜欢的夏夜祭又没出现……其实我真心希望夏夜祭能上steam。

原来,瑶姐在摊位后,拿起麦克风随着舞台上的MV“清唱”了几句。大家都十分克制地围成个小半圆,轻轻打call,生怕会场第三次被扬。听完瑶姐的几句清唱,我坐到神社边上的空地歇歇脚,然后绕到了神社后面,看到了签绘板。
签绘板和磁钉调查板在第一天上午就被“扬了”,我在第二天时候已经忘了这两个东西。不过,此时签绘板前正有一位手绘大佬在画画。少顷,一只拿着针的活泼的小碗跃居板上。在大触走远后,我也在签绘板上画了几笔。

从签绘板那里离开,已经接近下午3点,到了预定ZUN采访的时间。我和好多东方众一同站在灯笼旁,等着ZUN出现。1分钟,10分钟,1小时,ZUN始终没有出现。4点刚过,人群得到消息,ZUN的活动放在了2楼主舞台。大家迅速机动到不远的任天堂区对面,又是和第一天一样的,大家堵门,魅知工作人员清通道,维持秩序,大家在会场看直播。这次我没忘了录制。在瑾子和乡长登台时候,我即在手机上操作向日葵,启动值班电脑开始录制THB直播屏幕。

只是没想到,ZUN的采访居然是品酒会和签名会(现在还是觉得八云紫和幽幽子的coser给ZUN倒酒的场景太经典太生草了……)。漫长地签名结束后,ZUN和魅知的工作人员迅速离开了会场。还留在会场的几十人,也知趣地散开了。我也随即操作手机,停止了远程视频录制。

我趁着会场二楼还没被彻底清空,赶紧跑回东方区,想拍下会场开始拆散时候的样子。结果正好赶上了MC幻想乡团队的合影留念。他们让我旁边的一位观众给他们拍照,我也拍下了他们的合照。随后,匆匆忙忙地拍摄了几张会场逐渐崩坏的样子,匆匆离开。



当晚,魅知和ZUN酒会的视频照片开始扩散,囧仙子被“指定为TH18的6 boss(‘四条尾气,三首曲子,一双过膝袜美腿’)”。
第二天返程过程中,虽然极度疲劳,但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中。在汽车上、地铁上、飞机上,都睡不着。一直在想着关于东方,关于魅知的种种。直到过了整个白天,我又回到了天寒地冻的北方,拖着箱子走在火车站前时候,我突然反应过来:我要改行么?我如果不要改行,那么在魅知这样的专业团队面前,我想的种种恐怕都是无根据的空想。所以,如果我非要表达些什么,要说些什么,还是以一个普通东方众参加WP的活动,以游记+个人感受的角度比较好。
不要拿自己的随便想法去想别人吃饭的本事。
又倒换了一次火车,我终于回到了家。看到有人说没有看到完整的博物馆区编年表,我连忙整理了下手边的照片,发了一篇专栏,贴出编年表的照片供大家参考。

当晚,我觉得我是昏倒的而不是睡着的。

2019年12月的WP×东方的游记部分到此结束。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一直不怎么成熟,纵有万言,不知从何开始表述。2020年6月14日,ZUN正式入驻B站,我的很多想法一下子清晰起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补交WP游记的作业,加上自己的脑洞。
郑重声明:从现在开始的下文,都是我自己的个人想法,不代表任何个人和任何团体。文中如有冒犯,恳请原谅指正,我虚心接受。
WP会场,最难忘的就是东方区那一抹有温度的暖色光亮。从物理角度上,整个WP的会场,包括1楼2楼在内,只有东方区用了这种4500K左右暖白色的照明氛围,其他展区都是正白色乃至有些惨淡的冷白色。1楼还好,在2楼这种黑化屋顶+较低层高的环境下,用正白色LED只会让人觉得没有生气。

而在组织层面,WP的东方区除了游戏试玩区外,是唯一一个以同人场贩形式布置的展区。利用神社区、灯笼和两侧的场贩区,东方区非常有效地在这个狭窄的展区里,结合起了同人文化和独立游戏。我想,大多数到东方区的东方众们,都会有一种奇妙的归属感,会从心底里体会到:之前存在于想象里的幻想乡,就是这个样子。
在整个会场里,可以看出魅知做了很多细节工作。各个社团都在尽量少地暴露与商品无关的物品,各位魅知的coser也在做着符合自己cos身份的事情。虽然舞台区被扬了,但是魅知还是尽可能地清理了整个展区,让展区规范整洁,不给人以凌乱之感。加之各个摊位规范的视觉元素布置、官摊的平面图样设计等等,通过这些细节工作,整个东方区在暖色光芒的buff之下,配合着各个社团的商品,透露着一种脱离现实的梦幻感。而灯笼架、博物馆区的围墙、游戏区横向布置的电脑、纵向布置的神社右侧摊位,则将整个东方区半包围起来,让身处其中的人有些许的安全感。



我在第一天时候,并没有这些体会。只是觉得在这个空间里很舒服,但说不上哪里舒服。直到第二天下午,猛然看到某些社团的大个行李箱,才从会场的梦幻氛围里回到了现实。是的,大家都累了,宴会终会散场。各位摊主毕竟都是正常人,而不是幻想入的乡民。
这时候把话题稍微扯远一点,说说我在会场看到的这些coser吧。第一个要点名称赞的,就是三门门姐cos的八云紫。在第一天我还不怎么注意,第二天开始注意现场这些工作人员时候,一下子就注意到了八云紫。身高不很高,亮紫色服饰,和各位coser说说笑笑,跳抖肩舞。但她身上传递出了一种明显只有职业人士才会有的厚重感。没有在职场搏杀几年经历的学生身上,是绝不会有这种气质的。明显能感受到门姐那种睥睨全场,把控全局的气势。而这种气势,正好和八云紫在幻想乡的身份相符。
后来,我在B站转发门姐的短视频时候,稍稍透露了一下这些想法,结果被门姐点名了……哎。
三门姐,祝身体健康,工作加油~
(因三门姐已发表退圈声明,故这里不贴出照片)
第二位要说的是本居小铃。我是眼镜控……
啊,就算排除掉眼镜这个buff,小铃这位coser我觉得选得也颇有意思的。这人平时应该就是个心眼儿挺多,想法挺多,不墨守成规的人。恰好也和小铃那种不作不死的人设有些相近。

不过话说回来,小铃作了也没死……总有人或者妖怪给她兜底。
第三位是宇佐见堇子。将那种叛逆的高中生气质演绎得不错。其他的coser印象就不怎么深刻了。

说回会场吧。
从我到了WP会场第一刻开始,我就坚信一个观点:WP会场的温度,是参展的各位摊主、魅知的工作人员和所有游客共同点燃的。每位游客从进入东方区展区开始,与展区内所有其他人、陈设发生的互动,都在构成东方区文化的一部分。我不相信其他的展区有如此的设计,B2C的思路和C2C是不一样的。

所以从我这个观点,我大胆猜测,构建东方区“温度”的核心是构建交互与参与感。游客与现场陈设,游客与摊主,游客与游客之间必须有互动,有交流,必须有AND YOU。展区内的摊位、签绘板、调查墙、绘马、游戏试玩、灯笼猜谜、ZUN访谈乃至所有被扬了了舞台活动,都应该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的。这也是东方线下活动所能给东方众带来的最重要的服务。

交互与参与感,应该也是所有同人活动的核心。通过这种交互与参与感,各位同好之间能获得最为真实及时的响应,能带来幸福感和安全感。
而在这种交互之外,会场的具现化则会实现一个普通东方众无法实现的“梦”,并制造必要的仪式感,制造参会者的共同记忆。一般人是无法自行搭建神社、摊位、游戏试玩等等场景的。即使搭建了这些场景,也无法在这些场景里“填进”活生生的人。官方的那些正作光碟、软盘、书籍,如果只是放在收纳盒里或者摆在书架上,则和普通的出版物一样,不会有什么令人深刻的感受。而如果一样只取一件,规则地做成展板,则会大大增加这份仪式感,勾起内心深处关于书籍、光碟等出版物的回忆,让大家连伸手触碰都不敢。

在2月份疫情严重,我居家办公期间,曾经做过一个关于weplay的梦。我梦见自己正排队进入博物馆区,在暖白色的灯光下看着官方出版物。猛一抬头,看见了囧仙,然后问了囧仙一个问题。不等囧仙回答,我在梦中猛然发现这个问题和我这个梦境是冲突的。于是伴着一阵头痛,我惊醒了。
而这个问题是什么,我完全回忆不起来。
这应该是一个自我指涉的“自举”问题吧。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连夜推完柚子社RJ的妹妹线,在凌晨昏沉睡去后,梦见在原七海问我“你到底喜欢谁?”随后伴着头痛惊醒。
所谓的东方“被开除二籍”,恐怕也是因为如此。东方project作为一个二次元的IP,其运作与各种活动却包含了大量三次元的人与人按三次元规则的互动,和一般的“内容生产”与“内容消费”模式大相径庭。在东方与同人文化共生并枝繁叶茂之时,入坑东方等于同时成为内容消费者和生产者(哪怕只是为其他生产者摇旗呐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啥都没有帮忙宣传)。在这个二次元内容生产也在逐渐由精细手工业向工业化重资本化过渡的时代,东方project与其共生的东方同人世界必然受到挤压。
所以说,LW和CB出现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觉得是好事。毕竟在东方现在的情况下,上海爱丽丝幻乐团是无法被取代的、是东方project文化在二次元和三次元共同的唯一核心。而保持上海爱丽丝幻乐团的正常运作应当是东方社群的最低奋斗目标。虽说现在还远未到那个程度,但我认为这是底线。LW和CB显然能给幻乐团提供在这个时代必要的现金流和社群大数据,以驱动幻乐团保持有效内容产出。

那么,为什么东方Project有大量的同人作品,但幻乐团仍然能(至少在中国国内)不怎么依靠版权斗争即保证对社群的领导力呢?我觉得唯一的理由只有一个:幻乐团不递刀子,不作死。幻乐团在用红妖永打下东方project的世界基本雏形,用风地船+绯想天、则打造出内容丰富的东方世界后,后续的作品能一直与前作不发生深重设定与剧情冲突的前提下,保持相近的美术与音乐风格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幻乐团的后续剧情能在东方众里取得“最大公约数”。
至于为什么能取得这个“最大公约数”,需要对一设的故事有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去分析其内在设定和剧情的驱动与冲突。我没这个本事,我只是从我看到的现象,做合理的推断。
举个极端例子,如果ZUN一下子脑抽,把人气投票前十里的某个人物给写死了,那么大家还会对ZUN十分地认可么?如果突然ZUN换了画风,不再吹ZUN号,有一两次,大家能接受。但如果ZUN把过去的设定一点点全部吃掉推翻,让其中的人物退场,美术与音乐风格完全颠覆,那会不会造成严重的粉丝断代与官方和同人之间的矛盾呢?
所以,为了维系越来越庞大的东方世界,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故事,就必须不断提高幻乐团的创作力,幻乐团必须从ZUN一个人工作的模式向未来团队协作的方式转变。当然,这应该早就发生了。只要从th6开始的各种人物与设定不舍弃,未来的幻乐团(或许还有魅知)恐怕会无可避免地缓慢膨胀。
当然,还有囧仙说的,将th6-8变成“黑历史”的选择。从前文分析来看,并非不可。
那么,ZUN官方进驻B站,又代表了什么呢?国内之前的东方圈又是什么样子呢?
这实际是个非常大的话题。我实在没能力展开,只能从一个普通东方爱好者的角度说一说。
A站和B站,算是国内视频网站经过了草创期,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格局之后,对于ACGN和日本的一些小众亚文化特异化出来的产品。前面承接论坛与贴吧时代,后面开启短视频与正版化浪潮。而东方project的二次创作最高峰时期,正好和B站创立时期重叠。加之B站原站长⑨bishi又是个东方爱好者,东方Project自然成为了B站早期的核心内容之一。可能现在的好多小朋友都不知道“虐猫狂人薛定谔”这个UP主。在这个UP主坚持周更B站热门视频排行(bilibili周刊)那时,东方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分类存在的。无论在动画(MAD,MMD区),音乐区(演奏,音乐合集),野生技术(各种bad apple),还是游戏区(东方正作视频),到处都能看到东方的元素。只是后来,随着B站缓慢但坚定地商业化,陈睿接替徐逸成为站长,东方的要素迅速被埋没在众多视频中。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好多lv5,lv6的B站早期用户,都记得东方,记得ZUN。
而国内的东方同人,又是个什么环境呢?
一言以蔽之:“摸石头过河”。我在这里没有用现在已经有些恶俗的“越共”梗,我觉得不怎么合适。
摸的什么石头呢?在中国开创东方project的同人事业。过的什么河呢?文娱市场的时间之河。从最早称霸B站一时无两舍我其谁,到被LL和舰女人打到懵圈,到被强势归来的FATE和新兴的氪金抽卡手游压着势头,到国内东方同人从业者竞争加剧,囧仙开始实质性成为东方同人业界领军人物,从而在众多商业IP的竞争下以自己的方式站稳脚跟。
脚跟站稳了,但是弹药却越发枯竭。虽历经好多年的发展,东方project在国内的ACGN文化圈内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但由于没有官方介入,同人创作的资本流动终究不够强。在面对众多商业IP竞争时候,是以惨烈的社团竞争和逐步透支东方爱好者的资金和热情为代价,勉强维系住活跃用户数量的稳定。魅知的战斗力也在一次又一次惊险过关中不断提高,但如果可能,这不是多么值得期望的事情。
要么被放血放死,要么奋力一搏换来幻乐团入驻。想像过去那样田园牧歌,只会等来灰飞烟灭。我一直在说我确信这是在囧仙筹划幻奏乃至上海THO10、WP内微缩THO时候的想法。这些都是既烧钱又是线上无法替代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直观地向ZUN展示国内东方爱好者的热情和购买力。
到现在,终于等到ZUN宣布入驻。

那么,ZUN带着白纸黑字的同人规约入驻,又能带来什么呢?我觉得最直接的一点就是:给创作者以安全感。东方同人创作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候,既要担心自己作品受不受欢迎,又要担心自己的作品会不会被幻乐团橄榄。现在有了白纸黑字的规约和有着很高可信度的“专家解读”,同人创作者可以放心地在框架内创作,无需担心被橄榄,只需担心自己作品能否卖出去。
而在第二个方面,ZUN入驻有很大可能代表着幻乐团开始运作资本,向国内文娱行业进军。投入资源,换来用户,幻乐团和同人创作者都会受益,然后有更多的资源去创作。按照最朴素的想法,只要运作上不作死,只要资金投入过一定门槛,就会引发这个正向循环。
不过在幻乐团和魅知前面,有着其他商业IP竞争和国内泛ACGN文娱市场容量这两个一眼就能看到的问题。不努力,怎么知道会不会碰壁呢?
这次ZUN直接入驻B站,大家都想亲眼见证这个在多年前就已经想到了,但一直期盼的事情。于是视频很快破了百万播放,并且还在增长。
以下是我更不负责任的大胆猜想:ZUN在此次WP的会场,可能找回了已经几近丧失的、做自己喜爱的东方的勇气和热情。在鬼形兽里,ZUN已经把自己的困扰和烦闷当做了制作游戏的素材。如果没有WP会场这件事,ZUN做的东方可能真的会很快把红妖永变成黑历史。幸好有大家,有WP上火热的现场,ZUN多多少少再次找回了那个“我信,我能,我要”的年轻心态。
我私以为,ZUN参加WP会场是有些胆怯的。怕人气低迷,怕无人问津,怕自己不受欢迎,乃至怕自己在异乡没有安全感。所以带了几个和自己关系不错,而且已经被“验证”过的,在中国国内有着稳定人气基础的日本社团过来“撑场面”。而在另一方面,IOSYS带着最知名的算术教室去BML会场,观察B站用户与WP会场内东方用户的表现差异,从而得到一些必要的判断。至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无从猜测。我只是觉得,至少ZUN是满意了。
幻乐团入驻B站的负面影响,我也有些考虑。幻乐团入驻B站,代表了十多年来国内东方众的一个幻想的终结。在这之前,国内所有东方爱好者的困境,或多或少都可以推给不作为的官方。但是这次官方入驻,等于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开始承载国内东方众的目光。幻乐团和魅知,再也没有退路。
而且,从高峰期过来到现在,长期逆水行舟的国内东方众,其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必然与资本运作下商业IP的受众有所不同。幻乐团在国内引入资本运作,吸引大量路人转“客户”(对,就是客户这个词。花钱买服务的)后,与国内现有的东方爱好者之间,恐怕必然会存在冲突。官方如何有效地平衡逆境同人时代过来的这些人与花钱买服务的这些客户之间的利益与矛盾,会是个严峻的考验。
在这里,我稍微扯远一点,说说所谓的“割韭菜”。一直以来,围绕着囧仙和魅知,一直有“割韭菜”这种说法。我其实对这种说法很反感。用这种说法的人,肯定已经确认自己或者他人是“韭菜”了。对于自己,那是没把“花钱买服务,参与同人活动互相交流情感”这种事情的参与者——自己当人看,这是物化自己。而如果用这个词评价他人,我觉得更不应当。这是潜在地物化他人、亵渎他人的情感。
至此,从WP以来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在此基本表述完了,最后再来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个小想法吧。我一直希望囧仙或者幻乐团能把过去一些在东方二次同人环境内知名的、有较大影响的二次创作整理起来,做成一个类似“二创展览馆”这样的实体。可能是节目单,可能是个网站,或者是个视频索引也可。这样能有效地解释清楚大部分新老梗的出处,让老邦菜和萌新之间能跨越时间的阻隔,在共同的作品下消除交流的阻碍,尽量避免断代和分层。在路人入坑时候,也可提供方便条件,便于直接接触“代表作”。
最后,祝全T及幻奏顺利,祝各位东方爱好者们身体健康吧~
Next 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