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过水入缸那些破事

2023-05-29 12:40 作者:芳香炽天使茉莉  | 我要投稿

写在最前面的话:

本专栏纯属经验分享加部分理论观点,如持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交流探讨。问就是您是对的,您吉祥。

而且本文是抽空陆陆续续写的,思维混乱,逻辑缺失,废话连篇,和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如想直接省流请跳转本文第二张猫猫图和最后面。

本文以鱼为主,其他的生物有可能会另外开新的专栏写。为什么不这一次性写完?问就是茉莉这仓鼠脑子🧠脑容量不够了,写不动了。

2022年8月12日

好久没有写杂谈类专栏了,这次就来聊聊过水入缸这件事情。本质上也是还债专栏

往前看20年-30年,那时候大部分情况,买鱼只能去实体店鲜挑鲜选。在鱼店买了鱼之后,拎着袋子就能把鱼提回家。

“过温过水”,作为新鱼入缸前的基本操作,早就是水族爱好者里绕不开的话题了。

通过泡袋让鱼适应新鱼缸温度,通过小幅度大量换水让鱼适应新鱼缸水质。过温过水已经谈了快小半个世纪了,相关操作流程和信息早已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

但随着这20年互联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网络购物划时代的发展更迭。让更多鱼友选择通过网购来购买自己心仪的鱼种。在网络上下单后,商家通过快递将打包好的鱼运输到你的手上。在经过几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后,那个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泡沫箱子终于是到了手里。打开快递箱,确认鱼只存活后,下一步便是要做入缸准备了。

是按传统过温过水?还是另有操作?

我不知道,反正肯定是“S”开头

这就是本专栏的讨论重点,收到快递开箱后该怎么办,是否也和传统一样,行那“过温过水”的操作?

回头来看“过温过水”这一操作的合理性,无非是让新入生物能更快更温和地适应新鱼缸,减小入缸过程前中后对鱼的损伤。

如此合理的操作,当然是要做的,“过温过水”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新鱼后续存活率。

但近几年来很多“大手子”开始在网上宣扬不要过温过水,或者只过温不过水才是正确。

随便一搜就有

他们的理论是,快递袋内,鱼呼吸作用造成的低PH可以抑制袋内氨毒,过水会改变PH快速释放氨毒,加重对鱼损伤。

看起来是这么回事,那事实确实如此嘛?

并不是。大量事实证明,行“过温过水”操作的后续存活率,压倒性地远大于不行“过温过水”操作,或只行“过温”操作的后续存活率。

那,这些“大手子”难道说的是错误的嘛?他们是在造谣嘛?为什么很多圈内巨佬也是这么说的呢?

也并不是。他们对于不行“过温过水”操作原因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但对此是否不进行过水,并不是这一个理由就能解释清楚的。

矛盾具有特殊性

无论是古典哲学还是现代哲学,对矛盾所具有的特殊性都作了深入探究。作为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分界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主要与次要就是相对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由此而得出的方法论便是:针对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故在“过水”操作是非与否方面,也要进行具体分析。而非,凭借一条简单理由就以偏概全地进行全盘否定。

矛盾何来?回看过温过水操作目地,是为了让新入鱼只更快适应新缸所做的操作。那么是什么样的鱼收到后需要过温过水?为什么说不要过温过水?这就是矛盾所在。

首先来看健康鱼只,活蹦乱跳,打开快递箱都能看见的旺盛生命力,就差旁边来个NPC旅店老板喊出一句“哇,金色传说!”的那种

呱,活着来了!快拍照发朋友圈口牙!

对于这种情况,本身鱼体状态就极强,除非特殊鱼种(比如隆头鱼,部分慈鲷科,比如马拉维湖镊丽鱼属等)特别氨毒敏感外,本身就无所谓过水不过水那点水质变化和氨毒爆发。只要足够强而有力,区区氨毒而已,根本无足为惧。这里提到了部分三湖慈鲷,作为本身原产偏碱性水质的鱼种来说,本身就对氨毒敏感,低PH改变而失抑制的氨自然是致命毒药,故绝大多数“不过水”言论来自三湖玩家。

正常过温过水就行,无论是换袋法还是打点滴,网上真的一搜一大把的过水方式,想必各位也十分熟悉了,这里同样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就是不健康的鱼只。本身因为捕捞就遍体鳞伤,还在小小的快递包里被折腾地死去活来,能到你手里全凭一口仙气吊着的那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这时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得分析鱼只状态:是否失温,是否缺氧,是否急性氨中毒。

一、 是否失温,作为最基础的判断,但放置在第二位

失温多见于冬季,和冬春、秋冬切换的间隙。在判断运输鱼只是否失温之前,应该先判断是否能够进行鱼只运输。

一般来说,运输时间在2-3天内的,未有加热包的快递泡沫箱会比运输温度稍微高2-3度左右。一般是当地气温+2-3度左右。当气温低于16度时候,快递袋内应该放置暖宝。一个合格的72小时暖宝可以保持箱内温度维持在比环境温度高3-4度左右。

而一般东南亚和我国原生线来的淡、海水鱼对低温也有一定的耐性,当袋内温度长时间在13-16度左右,是无压力运输的,小于13度时,运输就变得极度危险了。说简单点,就是当回运输途径温度低于10度的时候,尽量不要购入鱼种。特别是南美部分淡水鱼,如部分大型加拉辛科,部分拟甲鲶属等。

但凡事有例外,空运的发展和覆盖率的提升给了很多北方朋友低温购鱼的可能。

虽然空运货箱温度低于10°C,但极大程度缩短了运输的时间,有利于失温幅度的降低。故一般没有空运/只有中短程空运地区的朋友,在气温低于10度的时候,尽量不要购鱼,都是买彩票一样的,损耗率极高。

我们知道,并不是简单判断水体温度,有时候长期10几度也能造成鱼只严重失温,那如何判断袋内鱼只失温?

除了判断水体温度外,还可以看鱼只状态:鱼体黯淡近乎苍白,呼吸低沉且长时间呼吸无力,活动力差,胸鳍舞动无力,鳍棘缩在一起如扇子收拢都提示可能失温。一般不伴有袋内水体浑浊,但碎屑较多。

而除了低温失温还有高温的过热。两者鱼只表现不尽相同,高温过热的鱼,鱼头轻浮,游动有顿挫感,呼吸急促,体色同样黯淡,但不会惨白/丧失基础色,尾鳍,腹鳍,臀鳍,鳍棘无力,沿重力受力方向下垂,极有可能提示鱼过度闷热。同时一般还伴有袋内水体浑浊。

这就去关你空调.jpg

二、 是否缺氧,作为运输袋内鱼体基础判断第二,因为判断快速,应该放在第一位

一般来说,中长距离运输都会在快递袋内冲入氧气以供生物呼吸。在生物和运输袋匹配的前提下,合适的充气能保证袋内生物3-5天的呼吸无忧。但很多情况下,充气方式和打包方式的不成熟,不个性化,加上部分鱼种对水体溶氧利用低(比如大型加拉辛、刺尾鱼等),并不能保证快递运输的安稳。(有空可能出一期打包运输的吧,应该)。

缺氧极好判断,鱼体灰暗,侧翻(翻肚子),鳃盖活动力弱/呼吸急促,胸鳍抽搐,背鳍收拢等都可以提示鱼只可能缺氧。

三、 氨中毒判断,并不属于基础判断,但同样重要。

那么运输袋内的氨从哪来?来自于袋内水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来自于鱼本身的排泄和排遗的分解。

那水体氨对鱼又有啥危害?氨对鱼体毒性主要体现在分子氨NH3上,水间隙里的氨分子侵袭黏膜,攻击糖蛋白膜,破坏鳃和肠粘膜,降低血载氧量。

一般来说,淡水生物运输很少发生氨中毒的情况(除非这鱼卖之前吃饱了,路上拉了一袋子屎),一般是海水生物和部分三湖慈鲷。特别是当跌酸后,袋子内的氨在水体氢离子作用下,往生成离子氨铵离子方向移动,运输来的鱼并不会很容易处在高浓度分子氨的环境里。但是,一旦开袋/兑水过水,水体跌酸来源二氧化碳挥发,酸根平衡左移,水中PH骤然升高,容易带动以离子形式储存在水中的氨向分解成氨分子方向右移,从而短时间瞬间造成大量高浓的的氨,造成急性氨中毒,那种感觉对鱼来说,和在粪坑里游泳没啥区别了。所以很多人会很奇怪过水过的好好的,这鱼咋突然翻了?这也是上文提及的,很多海水玩家和三湖玩家的困惑,遂有了不过水只过温,甚至更有甚者直接说过温过水完全没必要确实,茉莉这个懒鬼这一年都懒得做,只有强者才能在茉莉缸里活下来,不是做了不好,单纯懒罢了)

没错啦,我们懒鬼是这样的啦

前文提及,氨中毒分为急性氨中毒和慢性氨中毒。这边暂时先不讨论慢性氨中毒,后面会说。

急性氨中毒的表现类似缺氧,此外,鱼体主要表现为眼突出、口开大、鳃盖半张、胸鳍呆板,根部充血,体色变浅。

相比于缺氧的鱼,急性氨中毒主要体现在鱼眼突出和黏膜损伤,在袋子里可以看见很多絮状黏膜碎屑。

以上判断均可在未开袋时,通过简单观察得出,需要一定经验累计才能快速判别。

但是就如很多医学老师说的那样:这病人,又不会按你的书上生病。

如果这个鱼先这样,再那样,最后再这样,那阁下该如何应对呢?

痛苦面具.jpg

特别是在短时间无法快速根除病因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对症下药。有啥状况,用啥解决办法。比如急性氨中毒,很多海缸玩家就很熟悉解决:用亚甲基蓝(美蓝)药浴。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医卫操作还是用药,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和副作用。凡事均有两面性,没有人保证自己所做所为一定能百利而无一害。就拿美蓝来说,解急性氨中毒的同时作为强还原剂存在,不利于鱼鳃气体交换调控(递质耗竭和膜电位改变),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既然啥操作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那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那就应该两害取其轻,特效最优化。

先来判断接下来的操作对鱼只状态有啥影响。

一般在于6个方面:

①氨中毒

②缺氧

③离子浓度改变

④温度改变

⑤应激

⑥其他毒物

一般入缸前存在的致命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六点上,我们需要做的,是判断当前状况是否是最主要的问题,从而着手优先级解决。

在前面已经讲了①②④的部分内容,这里接着展开说。

①氨中毒

主要分为急性氨中毒和慢性氨中毒。

关于急性氨中毒的绝大多数成因已在上文已经提到:PH骤变,袋内氨失抑制。

这种情况下氨中毒不深,主要在鱼体组织间隙和血管内存在。可以使用亚甲基蓝通过还原法,还原鱼体内氨和硝,浅表解急毒。这也是临床生理学内解亚硝胺中毒的重要知识点。同时美蓝也可以作为氧化剂,杀灭部分鱼体表的寄生虫和致病菌,一举两得。

操作很简单:将少许亚甲基蓝放入水中,把水调成如同蓝胖子那样的颜色即可,稍微多点少点没太大关系。这也是唯数不多,只要看颜色就行的很方便使用的药物。

大概就调成某牌子鸡尾酒那个色就行

另一个可以对付氨中毒的,玩家好买的到且使用方便的药物是海化的prime除氨水。

但和美蓝那种结合还原,直接减少鱼体内氨毒的机制不同。prime是某种枸橼酸铁和部分氧合剂组成(应该吧?具体啥化学成分茉莉记不太得了,几年没关注忘干净了)。功效是促进结合水中分子氨变成多水合氨纳入水分子笼,增加亚硝根向硝酸根转化(降no2),减少分子氨浓度,增加离子氨浓度的同时也不改变PH值。也适合过水使用,一般来说一个法红桶过水量加一滴足够了,有助于缓解氨毒。

但遗憾的是,prime含有部分氧合剂加上铁剂的存在,并不能和美蓝一起用。二者只能选其一,一般和茉莉一样的穷逼和懒狗的结合体,只能选最便宜的美蓝。直接买最便宜的工业纯亚甲基蓝就行,没必要买水族专用的,而且一定要买粉剂,液态的不好用。

但相对来说,美蓝的使用不利于因为氧溶减少而缺氧的鱼的恢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灼伤鱼体表已经溃烂的黏膜和鳃表,因此要酌情美蓝的用量,不宜过多。虽然美蓝安全区间大,甚至可以肉眼下药,但也并不像很多大佬写的都是想放多少放多少那种神药。

不然呢,总不能拿美蓝当饭吃吧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接受的区间内,盐度越高,发生急性氨中毒爆发的概率越低,高盐度带来的离子势有利于氨分子水合离子化,减少向化氨分子的平衡右移趋势。但过水提高盐度,这一做法尚有待商榷,下文会另作讨论。

慢性氨中毒则是另一种情况,一般见于鱼体本身状态差,内脏受损,长期在中高浓度氨氮环境下运输(比如毒物捕捞和进口空运),商家处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的,以海水鱼为主。是一种积贫积弱的慢性病,“毒素”累积所致。慢性氨中毒鱼的表现主要为:体色黯淡,腹部发黑且长期无法恢复,瘦背,掉鳍,部分鳍展萎缩蜷曲,厌食无力,侧线突出;鱼肉略透明,可见肝区水肿,和骨骼线分明,泳姿呆板,容易浮头和类似失鳔。

就如武侠小说里中了敌人剧毒运功压制十几年的老师傅一样,慢性氨中毒很难通过短时间内的药物治疗来恢复,哪怕是长期用药也很难,基本上只能靠鱼体自身去扛过此劫,也说明了这类鱼并不能饲养长久,一定会在未来某一天内暴毙,这个未来可能是几年后,也有可能是几周甚至几天后,宛如判官点名一样,必死无疑。当然,在良好水质和超绝养功的照料下,确实也有去靠自身来慢慢排毒恢复的大量例子,但不绝对。

但也不是没有辅助手段,常见有下VitC增强鱼体,用葡醛内酯(肝泰乐)和三磷酸腺苷二钠溶液辅助排毒(对毒捕鱼有效)和护肝,鱼肝、肾雄壮起来了,自然能自我处理排除氨毒。只是这些药物效果不明确、不具体,并不能做到药到病除,要酌情考虑



②.缺氧

在前面讨论过缺氧症状。这边补充缺氧解救措施。

缺氧的应对方法自然是增氧打气。但很多鱼友有一个误区就是,误以为鱼和人一样可以直接吞空气来呼吸(哪怕是迷鳃鱼/鳅类也是吞服后在特殊器官里促进交换),所以在过水的时候直接把气泵开到最大,直接把砂头丢鱼脑壳边上,以求鱼能多吸两口缓解缺氧。

别瞎鼓捣了,要窒息了

实际上,鱼摄入氧气是通过鳃丝毛细血管在液相中进行气体交换来实现的。和人一样,呼吸空气并不是直接把空气吞吐入肺,而是通过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在肺泡表面液相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上岸会难以呼吸直至死亡(迷鳃鱼/鳅类/肺鱼等特殊鱼种有其他结构储存/额外吸收空气里的氧)。直接用空气冲鳃,一来可能会加剧鱼的应激,二来,本来快递发包前冲入纯氧会一定程度灼烧鱼鳃,过水时候直接再接触气泡,可能会减少鳃丝表面活性物质和液相稳定,反倒不利于鱼体摄氧。三来,也有部分鱼体表黏膜脆弱,直接接触气泡对运输过来,已经破损不堪的体表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将砂头远离鱼体,气量开大。以气动带动水流辅助溶氧和鱼呼吸。

但另一方面,溶氧饱和度,分子态溶氧(DO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温度,二是盐度。

百度随便找的表格

由上表可见:温度越高,水体溶氧越低,盐度越高,水体溶氧越低

那么,在不考虑失温的前提下,稍低温过淡盐水,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这也说明了,很多夏天快递鱼耗损的原因更多在于高温溶氧降低造成的窒息。故在一般热带鱼的接受范围内,特别是高温天快递过来的鱼,建议加入适量(温度计测量)冰水辅助过水。除了提高溶氧外,另一方面,较低温度对鱼也有镇静作用。

而海水鱼,则建议采用低于袋内0.005盐度,但不低于1.012的淡盐水做第一次过水注流。一般来说1.018-1.020的水比较合适。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极端的打气方式,比如使用纯氧,高压氧仓,分子筛制氧机等,这些一般玩家接触不到,成本太高也没必要。但一次性吸氧罐,家里可以配一个。就算鱼缸用不上,自己闲着没事吸两口也行。


③离子浓度改变

离子浓度改变对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PH,二是盐度,三是微量元素跃迁

相对来说,离子浓度改变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产养殖业,相比之下,在水族玩家手里,这一影响并没有那么多,并不会是主要致伤因素。

1.PH。

一般来说快递过来的袋子里因为种种原因都会跌酸。但好在绝大多数水生生物对PH改变不那么敏感,可以放心过水。但也有比较敏感的生物,淡水里主要是副斗鱼(容易损伤鳃)、部分N属短鲷,脆皮蓝袖等;海水主要是各种LPS,尤其是真叶珊瑚,PH抖动容易造成共生虫黄藻脱藻。不过,只要所有玩家在买生物的时候都准备好了对应的环境,那过水起来,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海水过水可能存在PH抖动过大的问题,建议先了解自己缸内PH,必要时可以用新配且稳定的海水来做首次过水注流。

2.盐度。

这点主要对海水鱼和汽水鱼来说的,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海水生物包括螺类和软体,都对盐度改变(渗透压改变)并不敏感/能够耐受。但相对来说,低盐度有助于缓解鱼体压力,有助于外分泌腺腺体分泌和粘液产出。

3.微量元素的跃迁。

这点主要也是针对海水鱼,或者不是说海水鱼,更多是针对海水甲壳类和头足类来说的。部分甲壳类和头足类对水体中的非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异常敏感,当轻微改变时都会有较大反映。一般来说,合格的水族海盐成分稳定,微量元素配比合理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但以某蓝某品海盐为首,还有一众海水晶,因为制作工艺原因,杂质较多,微量元素配比分布不均匀,很容易造成特殊生物暴毙。比如芳虾蛄和丽蛸,对Sr比较敏感,某批次蓝某海盐的Sr元素都严重超标,对于大部分海水生物来说,这点微量元素超标不会有啥影响,但对上述两者来说却是致命的。所以很多玩家反应,用了某蓝某品海盐养不活甲壳类。

哈人,还好我穷鬼养不了高级货,无所谓


④温度改变

这点已经在前面说过了,网上那么多过水教程,这边不再过多赘述。


⑤应激

应激一般伴随运输到入缸后的全过程,应激严重程度每个生物各不相同。当然除了受惊受怕以外,还有水土不服。应激带来的是生物机体节律和调控的紊乱,除了严重应激和特殊鱼种以外,一般来说应激不会成为生物致死的直接因素,但应激是鱼体致伤致残的重要推手,也是压死鱼体的最后一根稻草。应激目前尚无绝对良策,可以下VitC(应激灵)和/VitE,有效果但不绝对。

维生素C抗应激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抗氧化。维C能作为强还原剂,还原体内躁动的氧化物和氧自由基。但过水时候,下VitC要注意维C的酸性使PH下降,同时也要记得作为强效还原剂,也不能和美蓝还有prime一起用。不过后续入缸可以继续施加维C。


⑥其他毒物

其他毒害物的范围来自两方面,一是鱼体之外的毒物,二是鱼体本身的毒物。

鱼体之外的毒物有很多种,但都不方便被玩家探明。比如有些商家,还在黄粉药浴的过程中,就带着原缸水一起发货了,一袋水内黄内黄的。而水中没有溶解的淀粉颗粒/黄粉便可算作类似毒物(呋喃类药物作用时候抢占水体溶氧)。这时候应该尽快完成过水,尽快换去袋内水,甚至可以用超滤袋先滤一遍袋子。当然,投入无磷活性炭也是一种措施,有助于吸附毒物。

鱼体本身的毒物,包括但不仅只有鱼体本身分泌毒害物质。有名的例子便是箱鲀,会放毒,过水的时候应该注意动作轻柔和单独过水,活性炭有助于吸收毒素,但也仅仅是有助于罢了。还有其他的,比如软体过水时候会分泌粘液,应该及时用吸管吸出来。


上述六点是入缸前过水应该注意之事。

但可以注意到有部分的观点,在不同的利害区间里面是对立的,比如海水鱼氨中毒缓解和缺氧缓解,一个要求低浓度盐水,一个要求高浓度盐水。而又有文章实验表明,氧容量提高会加剧氨中毒胁迫,是很矛盾的话题。

这时候就要通过经验去判断,自己的生物目前的窘迫状态更主要由于哪个引起的?尽量减少损伤,两相其害取其轻。

我啥也不会,那怎么办?

这时候有朋友就说,需要经验判断,那我啥也不会,没有经验怎么办呢?

其实也有比较万能的方法,或者说懒人判断法。

一般带那鱼状态不好的时候,但足以坚持,就正常的网上怎么过水你就怎么弄就行了。

一般鱼状态极度不好的时候,选择快速过水,提前过半水,一次倒半袋,优先并丢弃袋内的水。海水鱼一般来说,缺氧的现象排在紧急的第一位,当鱼体极度窘迫、翻肚的时候,可以优先过1.018 -1.020的淡盐水。

另一方面,还有不少朋友喜欢在快递的泡沫箱中过水,并不推荐这么做。其一是泡沫箱不稳定,气砂头共振声音更大,惊扰鱼只;其二是,很多泡沫箱脱模剂含有氨,而且浓度颇高,容易加多水中氨含量。

很感谢你能看茉莉哔哔赖赖罗里吧嗦说了这么一大通废话。但有一点茉莉想说的是,没有啥是绝对的。就算操作做尽,也不一定能保证把生物救回来,只能说增加一些救活的成功率罢了

确实

很多时候,就算绞尽脑汁,万分努力,也不一定能换来好的结果。与其这样,不如烧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求个心里安慰

也要明白,胜负乃兵家常事,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失利而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相信这些从水里来的精灵,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最后放一尊南洋的菩萨给大家拜拜,祝各位人美缸靓,水清鱼欢,武运昌隆。

也有可能是东洋的.jpg


关于过水入缸那些破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