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五章翻译

2022-10-17 13:14 作者:子燊08  | 我要投稿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王弼: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

译文:无法辨识无法理解,然而万物因它而生成,所以叫混成。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所以它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王弼:寂寥,无形体也。无物匹之 ,故曰“独立”也。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

译文:寂寥,是空无,没有形状。没有外物可以与之相匹配,所以叫独立。从开始变化到归于终点,永恒如常,所以叫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王弼:周行无所不至而不危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为天下母也。

译文:大道无处不在而且它根本没有消亡的危险,能涵盖所有,所以可以作为天地之母。

 

吾不知其名,

王弼: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

译文:名字是用来称呼有固定形状的事物。但是道混然天成没有形状,无法理解从而无法确定它的名字,所以叫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王弼:夫名以定形,字以称可。言道取于无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称最大也。

译文:名字是用来称呼有固定形状的事物,字是对肯定的事物的称号。道来源于虚无且毫无根由,是混然而成的,可以说它是最大的。

 

强为之名曰大。

王弼: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责其字定之所由,则系于大。夫有系则必有分,有分则失其极矣,故曰“强为之名曰大”。

译文:我认为用道这个字来称呼它,关键在于它是最大的。如果要追究道这个字的来源,根本原因就是大。具体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根系,那么也就一定有分别,一旦有分别那么就会丢失混然不分的特性,所以叫勉强取名为大。

 

大曰逝,

王弼:逝,行也。不守一大体而已,周行无所不至,故曰“逝”也。

译文:逝,是运行。不会拘泥于一个大的整体,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叫运行。

 

逝曰远,远曰反。

王弼:远,极也。周行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逝,故曰“远”也。不随于所适,其体独立,故曰“反”也。

译文:远,是尽头。道没有尽头,不会偏于某一方向运行,所以叫远。道不会随其所化生的万物而止于有分、有形,它有独立的本体,所以叫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王弼:天地之性人为贵,而王是人之主也,虽不职大,亦复为大。与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译文:天地的本性是人的尊贵,而君王是人的主宰,虽然不是最大的,也还是很大。和道、天、地这三者相当,所以说君王也很大。

 

域中有四大,

王弼:四大,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道是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得而名,故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

译文:四大,是指道、天、地、王。凡是具体的事物都有名称,那么就不是道的本真和混然。说道是有所来由的,因为这个来由,然后才叫道,如此,道是有名称的大。但是还是不如没有名称的大。没有名称也就没有命名,所以叫域。道、天、地、王都在这个没有名称的范围内,所以叫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其一焉。

王弼:处人主之大也。

译文:王,是作为人的主宰的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王弼: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顺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王所以为主,其主之者主一也。

译文:法,是遵循法则。人不违背地,就能保全安定,所以人要遵循大地的法则。大地不违背天,就能保全它所承载的事物,所以大地要遵循天的法则。天不违背道,就能保全它所覆盖的事物,所以天要遵循道的法则。道不违背自然,就能获得自己的本性,所以道要遵循自然的法则。遵循自然法则的事物,在大地上就遵循大地的法则,在天空中就遵循天的法则,顺应自然就不会违背。自然,是没有名称的话,穷尽言辞也是这样。权术智慧不如不明事理,显而易见的事物不如只有微小端兆的事物,微小端兆的事物不如没有形象的事物,天地万物不如自然,所以要相互效法。道效法自然,所以天以道为参考;天效法道,所以地就以天为参考;地效法天,所以人就以地为参考。之所以能成为主宰,就是因为向更高层级学习。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五章翻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