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一篇汽车模型评测有多简单?

2019-11-16 22:11 作者:Richtsteiner  | 我要投稿

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上升和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迷开始将自己心仪已久的汽车——的模型抱回家,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收藏模型有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以及可以锻炼身体等多种好处。


一部红色的小汽车模型


由于广大人民有着不断增长的求知欲以及对厕所读物的爱好,汽车界有了车评人,玩模型的也有喜欢做评测的,评测者们把自己学习到的经验和知识整合到一起,传播给观众们,从此大家都是内行,皆大欢喜。


其实研究大车和小车都是在传播汽车文化


1、你要有一部小汽车,和具有拍摄功能的仪器,可以是单反也可以是老人机。如果你连照片都不愿自己拍,那请准备一部可以上网的机器以及网络环境。


有些时候其实只放图就能达(zhuang)到效(bi)果


2、对你的小汽车进行拍摄或者下载图片,根据个人喜好酌情进行照片美化和裁去水印以及磨皮等处理。


我得承认自己不会拍美丽的照片...


3、登入百度,在输入框里输入自己所拍摄小汽车的名称,搜索结果并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进行复制。注意不要有复制错漏。



     顺便上百度图片下几张自己认为好看的真车照片,颜色年款选配件都相同的那种。


     你也可以先找实拍照片,然后对你自己的小汽车进行同角度的摆拍,这样做在贴吧是会被称为大神的(手动狗头)。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耐自己写,那也是不错的选择,就是有点费时费力(看的人还不多,嗨呀真不值诶)。但不论是复制还是自己写要注意核实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如下错误:



例:世界上并没有叫做Ronnie Quintarell的车手

实际上这位车手的名字是Quintarelli

作为日产的功勋车手,Quintarelli代表过日产参加许多比赛并获奖无数。有些不了解的网友看到之后可能会想:哦,原来这个人叫Quintarell,那写着Quintarelli的一定是山寨版,是假货了。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文章写多了自然会有错误,但至于经常出现错误的作者嘛......


为了表明自己作为车主有发言权,笔者拿出可怜的小汽车瑟瑟发抖


4、加上自己的观点,然后在你想要发布内容的社交网络上进行编辑和排版,然后发送,万事大吉。


是不是很简单?


下面是实例演练

就以这部比较常见比较有名比较易获得的蓝旗亚Stratos HF Rally举例说明吧。



蓝旗亚是1906年成立于意大利都灵的汽车公司,1969年并入菲亚特汽车集团,是一个拥有悠远拉力赛事历史的品牌,同时其产品也被教皇所钟爱,成为教皇的座驾。而Stratos HF的故事则要从博通设计的Stratos Zero概念车说起,这台车非常科幻,甘迪尼的未来派思路在这台车上纯粹得一塌糊涂。


上世纪60年代,正如所有的车身生产商一样,意大利车身设计与制作公司博通面临着转型的危机,因为当时所有汽车厂商均纷纷摆脱车身与底盘分离制造的模式,这时博通需要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获得车身设计的订单。1970年这台未来派概念车正式面世,当时的场景就跟一艘穿越时空的太空船降落在古埃及金字塔旁一样,这样的造型、细节和进入驾驶舱的方式(掀起前风挡)至今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台Stratos Zero概念车是博通完全独立于蓝旗亚自行设计的作品,虽然这台概念车有来自蓝旗亚的部件,但其研发过程完全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博通的工程师坚持中置后驱的结构,使车身更加低矮,并且能让从车头到车尾呈现一条连贯地弧线。这台车原本想被命名为“Stratoline”,来体现它那宇宙飞船般的科幻设计,不过最终缩短成“Stratos”。Stratos Zero毫无疑问地成为1970年乃至整个70年代最耀眼的概念车明星,但是即便蓝旗亚竞技部主管Cesare Fiorio曾三次前往博通展台,博通依然没有得到蓝旗亚的官方回应。


当Stratos Zero发布热潮稍稍淡定后,博通曾试图安排与蓝旗亚的会面,但当年高傲的蓝旗亚并未对博通的提议做出积极的回应,在心灰意冷之时,博通的高层索性直接开着Stratos Zero概念车闯进了蓝旗亚的公司总部。作为合作意向的筹码之一,博通还承诺蓝旗亚将协助开发蓝旗亚全新的Group 4拉力赛车,这个提议才让Stratos Zero有了落地的希望。设计大师甘迪尼被再次召唤,与蓝旗亚联合开发全新拉力赛车车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短轴距,紧凑车身,只有部分关键线条与设计取自Stratos Zero。本文的主角Stratos HF诞生在即。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一台拥有弧面前风挡,超短轴距,外扩翼子板,其貌不扬但凶猛异常的Stratos HF诞生。扁扁的车头与上翘的尾翼一看就是个善跑的货,它能让人过目不忘,即便它是有些丑得过目不忘,但它丑得有特点,这时的Stratos HF还缺少一台发动机。蓝旗亚那台直4自吸肯定不适合在疯狂的Group 4组别进行厮杀,所以蓝旗亚从同在菲亚特集团旗下的法拉利那里,借来了一台V6发动机。


1971年在日内瓦车展上完成展出后,Stratos HF这台红色的原型车进入测试阶段。后悬挂系统改良为麦佛逊式结构,车身材料也从铝合金改为玻璃纤维,车身其它细节和发动机也随着测试的深入进行过多次改良。最终,1973年,400台Stratos HF车型诞生于蓝旗亚工厂,Stratos HF拿到了进入国际汽联世界拉力锦标赛Group 4组别的入场券。


Stratos拉力赛车在Stratos HF量产车基础上进行改良,法拉利2.4升Dino V6发动机马力从190匹提升至275匹,之后24V版本为320匹马力,终极涡轮版本甚至达到了560匹马力的惊人数据。在1974年San Remo锦标赛上,意大利传奇拉力赛手Sandro Munari驾驶着Stratos赛车向他的第17个锦标赛冠军发起冲击,最终Stratos赛车以问鼎冠军的结局向世人展示了它超强的性能,人们也记住了它在赛场中那突兀怪异的身形。而后1975与1976年,Stratos赛车继续登顶世界拉力锦标赛冠军,完成了蓝旗亚拉力竞技历史中的帽子戏法。

(以上文字复制自网络)


现在我们来看这款多美卡的小车,比例呢它是1比58的,不是正宗的64比例的。小车的各个面上都有涂装,嗯很良心。头灯是独立件,很良心,但是后视镜没有做,不良心,另外没有开门,不良心,没诚意。车轮也分色了,很实在(没有镂空?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内构也是一应俱全,有方向盘,这一点与真车相符(滑稽),很实在。但内饰没分色,不良心。



车身上的意大利航空涂装花花绿绿的挺好看,侧面涂装都很清晰很不错,HF代表High Fidelity,具体什么意思我也不懂英语,我一个中年人总不能为这个现学吧,你们自己去查吧(滑稽)。




额这个重量方面吧,我家里穷买不起称,就不做了,反正大概就是那么重。感兴趣的可以拎个称去TOMY专柜称一下。


总之呢,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多美卡新黑盒这款蓝旗亚型还是比较准的,做工还是比较良心的,我呢还是比较推荐大家购买的。为了做的像模像样也搞个评分吧:

题材:8

稀有程度:3

做工:5

还应该有哪几项来着?想不起来了,就这样吧。你说属于我自己的内容太少了,你行你上啊?不爱看别看!(手动斜眼)


这样一看做评测是不是很简单?大家都学会啦嘛?


实际上虽然是阴阳怪气的,但俺没有瞧不起那一部分做评测的人,也不想打击爱好者的信心(也不是那么容易打掉的吧),只是想说做评测还是用心一点认真一点吧,几句话(还是复制粘贴的)加上十几张图就是一篇测评,就算做了一二百篇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贴吧、某论坛和围脖也是有很多有营养的评测包括科普内容的,作者也非常的用心也很友善,还是希望有更多的车友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评测,发掘更多的故事。



写一篇汽车模型评测有多简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