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倒计时!重达23吨的问天实验舱已转运至发射区,多项技术曝光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消息,北京时间7月18号,问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等工作,确认无误后,择机发射!

如果是熟悉中国航天的网友,应该知道,一般我国火箭发射的前一周,就会将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场,因此通过时间来判断,这将意味着发射进入一周倒计时!
而在7月4号中国空间站通过地面下达指令,已经完成了姿态调整,以此来进行推断,预计准确发射时间应该在7月24号下午14点18分左右。

由于这将是中国空间站第一个实验舱段的发射,同时也是首次在空间站有人的情况下,迎接实验舱的到来,所以格外受到重视。
7月17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已经和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为问天实验舱的到来,腾出了对接口。

本次问天实验舱将会采用快速对接的方式对接空间站,整个过程大约6.5小时,而且为了应对突发情况,除了以往常规的自主交会对接之外,本次还有地面移交控制和航天员手动完成对接两种备份方式,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胖五和问天实验舱到达文昌发射场,后续将会进行组装、调试等工作,关于问天实验舱的一些内部结构和技术,也随之公布了!

据了解,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资源舱三部分组成。整体重达23吨,是我国空间站中最大的单体舱段。舱体轴向长度为17.9米,舱体最大直径4.2米,比现在的天和核心舱还要长1.3米。

配置有大约5米的小机械臂;气闸舱和资源舱外,布设有舱外实验平台,尾部采用桁架结构,驱动机构可让太阳池翼双自由度。
同时,问天实验舱具备对空间站组合体管理与控制的能力,为开展密封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提供保障条件。

值得一提是的,问天实验舱提供有专用气闸舱和应急避难场所,因此,未来将会是中国空间站的避难场所,有多种方式可以保证航天员的安全。
其内部有3个睡眠舱和1个太空厕所,组装完成后,空间站将可以支持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

它不仅是我国在太空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未来太空授课、太空出舱等等工作,全部都会在此进行,此前用于出舱的天和核心舱气闸舱将会关闭,转为备用。

中国航天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稳,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相信在今年年底,空间站彻底建造完成之时,也将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
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期待,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