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后浪》拍的挺好

2020-05-07 23:33 作者:leooooii  | 我要投稿

本来不打算看,总有媒体作这个视频的文章,酸兮兮的,索性打开看看。


视频拍的不错。稍有些缺陷,在所难免,下面分享一下。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后半句叫人害臊,我都能想出作稿者受应试教育的苦——写出了扎实的前半句,忍不住添上后半句。年轻人一代代,没有哪一代更强之分。新一代的恣意妄为,是因为前代扛起了黑暗闸门。牛顿这句朴实的话:“我看得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化,都管用。


我不觉得时代有幸,遇到这样的我们。坦诚地讲,我们糟糕地不行,和前几代一样,没好到哪儿去。我们窝在家玩游戏刷剧,发弹幕打发时间,在这份悠闲的基础上大谈人生理想,哲学生命。太多人没有勇气离开手机电脑,真切地去踏入社会,发挥才智。机灵只能在被窝里不停闪现,在弹幕的争论间相互撕扯。走出家门,还是畏缩的样子。


青年的热血应该播撒在真正的土壤上,而不是某个服务器,某条聊天记录上。新一代的青年依旧缺乏勇气。繁花似锦的表象,在掩饰彼此脆弱的内心。有想法,就要去做,不管做成什么样,这是青年应该有的干劲。喜欢音乐,就去追逐和创作;喜欢文学,就去大胆涉猎与反思;喜欢户外,更应该亲身去体验。登山者爬到山顶,气喘吁吁,都来不及产生豪情壮志,观众在电脑旁却已经开始忘我地欢呼。这怎么看,都是莫大的讽刺。沉溺于观看他人构造出的世界,多半是虚浮的。什么都没有实际去做,却已经体验了结果的兴奋,只会让你我都成肥宅。同时这也滋生了太多纸上谈兵者,键盘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新一代窝在家里行不了万里路,更不愿读万卷书。各类解读,分析,5分钟了解系列扑面而来,让年轻人觉得自己已经懂了。但事实上,别人嚼出的东西,已经把真正精华的过滤了。王小波的一段话:“任何一门艺术只有从作品里才能看到——套昆德拉的话说,只喜欢看杂文、看评论、看简介的人,是不会懂得任何一种艺术的。”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让我听得肩膀一沉。样子是要做出来的,但我们年轻人的水平到底如何,各位自己门儿清。


视频最后的话语,对前一代们,也就是“前浪”们,有些不客气。这是全视频之二,行文僵化的煽情。演讲稿可以写的更好,但时代不允许人跨步,可以理解。不自然的情感,以后一步步克服吧。


B站是我最喜欢的视频交流网站,温和亲情有交流,比传统视频网站强太多。但其创作内容仍旧浅质化,吃饭跳舞游戏,夸张无聊调侃。诚然,对一个视频网站不能要求太多,但既然喊出了《后浪》,那就不能太客气。如此批评是希望小破站能引导年轻人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不只是一个罗老师可以火爆全网,也不只是玩梗逗趣能吸引大众。小破站已经出圈,很受资本的青睐,以后能不能发展地更有深度,我只能希望了。


这篇文章写了些隐忧,但不影响我对《后浪》的支持。没人写得出兼顾能所有群体的文字,它能产生的巨大积极影响,就足够了。


这个片子势必让年轻人鼓舞。有信心是好事,但不要自傲。不管哪一代的年轻人,优秀的品格永远都是谦虚与低调。迅猛的科技发展给了年轻人张狂的资本,不要把这礼物化为喧嚣的浮躁。


后浪们,在水里先好好扎个猛子,再往起翻滚吧。




《后浪》拍的挺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