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空情怀
看站内有人说,全路最后两节对外运营的22B都下线了。我挺难过的,22B的退出,标志着当前最老的一代车体离开了我们。
以前说过,我在黑龙江省东部的一个小县城长大;那个县城算是个小枢纽,二十年前每天就能有二十几趟火车在此经停。除了一对北京车套跑的管内快速外,其余的全都是非空。在二十多年前,人们没有什么旅游的概念,每到周末早上,那个火车站都会挤满了前往城里的旅客,花个7/8/9元到市区,玩一白天,晚上再坐车回来。去市区玩一天吃顿午饭,就是当时县城居民最大的旅游。长到9岁,除了去过两次省城哈尔滨外,我就没去过第三个城市。放假了我家里人就带我去趟市区,也不住宿,当天就回来。尽管我提出过异议,但“我们都要上班,谁陪你满世界走?”、“这孩子野得很!大家都安安分分在家待着,就他天天要出去。”……之类的典型东北家长批评孩子的话经常把我怼得哑口无言。不过,毕竟是小县城,家离火车站住的很近。放学后,我经常磨着家长多走个200米带我绕到火车站出站口,看看当日到达的列车再走。 DF8、DF4D、DF4B,是当时哈局的三种主力机车。当年除了京哈线那80多公里,哈局所有的线路全是非电气化铁路。因此,DF4B+25B/22B便成了我童年时候最常见到的组合,一直到2022年哈局灭绝非空的前夕,即使DF4B都报废了,依旧有很多DF4D+25B的组合存在。
记得有一次吧,我爸带我去奶奶家。奶奶家住在9公里外的一个小镇里,原本计划是坐小客车。但是我提出了坐火车去;我爸表示很无奈,于是上了火车后。他就开始打开话匣子:“我家这个小崽子非要享受火车,坐客车就能到!”,我很不服气:“是不是坐火车只要1块钱,12分钟就到了?客车还2块钱,晃晃悠悠走半小时呢!”旅客们哄笑,说这个小孩真特啊!我爸觉得我太特立独行了,所以从此以后再也不带我去坐火车去奶奶家了。不过几年后,我爸食言了。那时候我们已经搬到了市区住,有个暑假,他突然神秘地和我说,要带我体验夜间的老绿皮子去我奶奶家。———哈局当年的特色之一,夜间大公交,6节25B车厢,硬座硬卧软卧俱全!而且在后半夜也保持着站站都停的优良传统。我们晚上9点多上了火车,买了点啤酒和花生米。在车上碰到了我爸的同事——原来他是为了和他同事喝酒才出的这个主意。在当时,这种夜间大公交的客流也是爆满的,不少人还特地补了软卧。我、我爸、他同事三个人边吃边唠嗑。开着窗户听着撞轨声,外面黑漆漆的,非常有韵味,将近半夜十二点终于到了那个小镇。已经醉醺醺的我爸下车后已经走不稳了,还是我大伯骑着小三驴子来接我们,才安全到奶奶家。
(哈局最后的橘子,摄于2019年8月)
(当年的夜间大公交,摄于2020年,那时候大量小站不在夜间办客,因此都不算夜间大公交了) 我也就是这样,伴随着非空长大。哪怕是搬到了市区以后,去省城玩的时候依然会选择非空。谁能想到有一天哈局能把非空这么快灭绝了呢? 这几年在北京求学上班,一直喜欢坐6437。这算是我当年常见的DF4D+25B了;而前段时间邯郸和武乡之旅,DF4B+25B的组合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仿佛我又回到了小时候,除了去趟市区外就无处可去。但是当时依旧是快乐的!毕竟当年去趟市区就意味着是一趟长途旅行。至于很多人都喜欢的25T、25K;我第一次乘坐也都是近几年了,虽然性价比高,但是对我来说没有情怀。 去年高铁通车后,我又坐高铁回到了当年的小县城。现在去市区只需要半小时,36块钱。早上的几个管内D、下午的几个管内D/跨局G都成为了最抢手的,正如当年的几个非空一样。我特地去了趟老火车站,可惜现在一天只有六趟火车了,而且全是新空调。原本热闹的站前广场也少有人驻足,更多人把老火车站作为一个买票的代售点。不过当年站前那个流浪汉还在,他也成了老头了。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十几年前,他在广场上待一天就能得到不少施舍的日子。我想告诉他去高铁站待着,但又想,高铁站在郊区,他如果想回县城中心,就凭他现在的年纪肯定走不动了!
(57128磁山—邯郸,摄于2023.6)
(8171太原—沁县,摄于2023.3) 尽管非常不情愿,我无法避免非空列车的替换,这些老家伙全都比我岁数大,该到退役的时候还是要退役的。但是对于一些公益慢火车,何尝不学习济南局的新空调非空价呢?说实话,很多公益慢火车换空调后,客流直线就下降了不少,那我感觉本末倒置了。情怀是情怀,实际是实际,不管怎么说,我还得尽我所能去体验。统计了一下,目前为止在运营的,我也就体验了6437/6438、4471/4472、6419/6420、57127/57128、8817、8823、8171、6851这八杰,其余的,我肯定要找机会去体验!毕竟这是伴我长大的车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