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自杀真相,源于“父爱缺失”
李玟还在妈妈孕肚的时候,李玟父亲就因病去世,她在家排行老三;按照心理学系统观分析,家族创伤会被家族中最有担当、最有理想、最有责任感的人承接,很显然,李玟内在就承接了“父爱缺失”的伤痛,也同时承接了妈妈失去伴侣那份悲伤、无力的情绪;
但出于爱与归属感的本能,一方面是悲伤、无力的内在情绪,一方面又是承接的那份家族责任,替父亲照顾妈妈的使命,“必须”让自己足够强大,所以,她的内在一直很分裂,一直有一个声音“只要我足够优秀、足够好,命运之神就会垂青于我、身边至亲之人就不会离开我”;
而这种获得归属感的需求是本能的、无意识的、超越理智判断的。否则就会有罪恶感、孤独感。 无论是早期李玟的心愿梦想,就是给妈妈买一套高级房子,还是婚后对继女视如己出,特别是当时前夫那句“我们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这句话对李玟来说,相当于爱的终极使命,而往往天不遂人意,9次人工受孕都以失败告终,这对李玟自小建立的那个“拯救者”角色来说,无疑是一次无情的摧毁;
她只能用微笑代替抑郁,不允许自己悲伤,不允许自己失败,不允许自己拖累别人,加上腿伤,半年前有惊无险的乳癌,离婚“净身出户”后的事实,那种躯体、亲情、爱情被撕裂的挫败感,李玟始终走不出童年承接的那份“父爱缺失的家族伤痛”; 所以,她抑郁自杀,根源还是背负了本不属于她、无法承受的原生家庭创伤,直到最后还是没有做回自己、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