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十八)
夜色临尽,陶阳该带着麒麟剧社的人回京了。津门离京城的距离并不远,等到马车来到城门下时这太阳才刚刚升起。
一如他离开京城那日一般,守门的还是孟鹤堂的兵。陶阳熟练地把孟鹤堂叫来,查了令牌,进入城门。二人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似乎是最近进京的人实在多,陶阳明显看得孟鹤堂疲惫了许多。临走时,陶阳将王惠给带的糖偷偷塞到孟鹤堂手里,笑了笑,放下门帘。
其实走了不过短短半月,陶阳却觉得离开这京城有半年之久。陶阳在马车里闭目养神,
边感受着马车外的喧嚣。
“角儿,咱们是去?”边上的侍童看着马车驶过房府门前却没有停下的迹象,不由得回头看向还闭着双眼的陶阳。
“太师府。”
郭德纲早就收到了陶阳要回来的信息,也收到了来自宫内的请柬。呵,面子倒做得挺足的,给他一个太师还送上了请柬,若不去还会不会治他忤逆圣旨的罪名呢?正想着,跟前的徒弟上来传陶阳回来了。他抬手让人把门开了,自己起身整了整大褂摆尾,走到正厅门前。
侍童撩开门帘,方便陶阳下去。少爷一下车就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拍去衣服上的褶皱,快步走进大门。周遭的环境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生疏。这里不是他们长大的地方,却是他们成长的地方。
师徒二人在院子里一抬头,四目相对,看尽了富贵潦倒、生死病痛。陶阳快步走前,站在郭德纲身前撩起大褂尾往身后一甩,双膝跪在地平间。“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一拜。”
“起来吧,净学小辫儿那套了。”郭德纲看着他行完礼,笑了笑就背手走进正厅。“小辫儿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孟哥传回来的消息都是好的,辫儿哥受得住。”陶阳乖乖回答,跟着先生走进正厅里,转身把门给带上了。“那咱们还是按计划进行吗?”
“是时候做一个了断了。东西都运走了吗?”郭德纲走回自己的位置上,拿起自己这壶茶,不紧不慢地问着。
早在郭德纲被召进宫里时,他们就已经开始将太师府里重要的东西悄悄送往江南了。此次一撤,自然是撤往相远的南方最为好。不然先生又怎么舍得放任自己的孩子去往这么远的地方呢?说得倒是好,让九字的部分孩子去江南行商,可不就是为了探查有哪些地界适合他们居住,好让他们后撤时还不至于落得个流离失所。尽管如何,日子还得过。
“都搬过去了,就连以前家里的东西基本上都送过去了。”郭家一脉人数众多,在悄无声息间运输东西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他们也都在城外驻守了,我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郭爸,我们明儿见。”
郭德纲笑骂了两句便让陶阳先回家了。他还要准备明日带麒麟剧社进宫的事,今儿注定是留不下吃饭了。待陶阳回到去时,李鹤东已经在院子里磨剑了,那刺耳的声音听得陶阳心一惊。“哥,您这磨刀霍霍向猪羊呢?”
“不,我这是磨刀霍霍向今上。”李鹤东提起剑仔细观摩了一下,“屋里边给你热了师娘准备的包子,自己吃去啊。”
“谢谢哥!”陶阳笑着就奔赴屋里的桌子,上面正放着个碗,碗里放着好几个包子。这是生怕自己吃不饱啊。
这边已经吃上了,而跟着商会进城的人也刚刚落脚。栾云平在厨房摆弄着能吃的东西,想着赶紧先给他们弄点吃的,今晚早些歇息。明日那场硬仗,可真是耗费心神。
杨九郎站在窗前望着上头那轮明月,回到熟悉的地方,有些格外想念心上人。也不知道张云雷在牢里怎么样了,瘦了多少。怕是没有一天是睡得好的吧。周九良一把手拦住了要上去劝慰他的王九龙,静静地摇了摇头。他们不是当事人,无法感同身受,也没有任何立场去劝他。
“都先来吃饭吧,明儿就都能见着了。”栾云平端着一盆面出来,有意指了指杨九郎。
杨九郎回过神来,朝兄弟们露出笑容。“我没事,都到这会了,也不差这段时间了。”
“都吃多点,明儿可不见着有几顿能吃呢。”栾云平默默走到杨九郎边上,将手放到他肩膀上,接着就开始哄着所有人多吃点。下一次这么多人聚一块吃,应该是下到江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