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土中国》之长老统治与名实的分离(后附思维导图+获取方法)

2022-02-14 16:20 作者:小简同学07  | 我要投稿

长老统治内容总结:

①在本文中,作者提出乡土社会实际上是一种“长老统治”的观点并进行了论述。首先,作者在上一篇所论述的“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基础上列举一些社会现象,指出还存在第三种权力即“教化权力”,并对“教化权力”的内涵和特点极其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和论述;其次,作者对比稳定社会和不稳定社会,从而指出“教化权力”在稳定社会中更具有权力地位;最后,作者则进一步重申乡土社会这样的稳定社会实际上就必然是以“教化权力”作为核心运行的,从而给出“长老统治”一词来描述这样的社会治理形态。

②如上一章《无为政治》中所述,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横暴权力在乡土社会所受到的事实上的限制产生了“无为政治”,但也并未表现为民主政治,这是中国基层政治性质的一个谜。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作者提出了第三种权力——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的教化性的权力——长老权力。教化性的权力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不限于此,凡是文化性、非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这种权力在人与人之间的体现就是注重长幼秩序。在政治中,我们可以从儒家的政治思想中看到这种权力的痕迹:“为政以德”“为民父母”的政治理想。总的来看,乡土社会很难用民主或不民主来衡量,“长老统治”应该是最合适的词了。

名实的分离内容总结:

①在本文中,作者指出乡土社会“名实分离”的特点。首先,在回顾前文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不同于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的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并论述了时势权力的特点和内涵。然后,作者便借助时势权力的概念分析指出在一个社会变迁很慢的社会中,时势权力往往不凸显,因此在变迁很慢的乡土社会中,时势权力表现出来的“反对”自然也就变成了“注释”,而“注释”的本质恰恰就是名实的分离。

②在之前的讨论中,乡土社会都被认为是不流动的社会,但是事实上不存在完全没有变化的社会。因此这一章主要讨论乡土社会在速率很慢的变动中所形成的变动方式。首先作者提出了在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和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时势权力是指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人民常常需要一个“英雄”来领导他们适应新的形势。但是时势权力只会发生在变化十分剧烈的社会中,而乡土社会变化很慢,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的社会是不会出现时势权力的,或者说是不出英雄的。但乡土社会在速率很慢的社会变迁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方式,那就是名实的分离——表面上绝对承认长老统治下沿袭下来的传统,实质上由社会变迁的需要改变其内容,却用巧妙的注释适当地“歪曲”原意,这就造成了乡土社会中名与实的分离。

高清版本,加群获取694597260
高清版本,加群获取694597260


《乡土中国》之长老统治与名实的分离(后附思维导图+获取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