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炳哥金融专硕】双非跨考一战逆袭985!追光的人,终会万丈光芒
【24炳哥金融专硕备考QQ群】:853948104(加群暗号:b站)
【25炳哥金融专硕备考QQ群】:881054428(加群暗号:b站
初试专业课135+,双非跨考一战上岸中山大学
1、431专业课
满分150分,是能够拉开差距的科目,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1️⃣怎么学? 三种途径:自学/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辅导/找考研机构辅导
选哪种途径取决于自己,如果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相同,并且自己学的好且有学习资源,可以自学;如果跨考或者不够自律,抓不到学习重点,也可以找学长学姐/考研机构。各考研机构教学重点不同,价位也不同,有的确实也很贵,综合评估自己的需求再做决定。
我自己本身跨考,从零开始学专业课,所以是报了考研机构。并且我发现很多录取的好像都是报过机构的,无论初试辅导还是复试辅导。在短时间内要学会抓住考试的重点会事半功倍,知识点并不需要全部学完,主要掌握一些考试的重点提高效率就可以(考什么学什么)。也可以找找学长学姐帮自己画画重点考察的内容,专业课遇到的一些问题找他们答疑。但是无论什么途径,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还是要自己稳稳妥妥的学才有回报。
分享我曾经报过的考研机构:公众号(炳哥金融专硕)
对中大金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会定时更新有关中大金融的相关信息,初试拟录取人数会比研招网或学校官网更准确一点。专门针对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做定向辅导,由本校本专业学长亲自辅导,包含各个科目重难点教学。初试复试辅导都包括,历年上岸的学长学姐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学习并成功上岸的,我也是上届学姐推荐才了解到并加入学习的。
分享一些找学长学姐的途径:微博对应目标院校的超话/咸鱼去搜/一些考研qq群里去找/或者找自己的本科老师推荐/找认识的上岸学长学姐推荐。我当时是在微博找到了一个学姐,加了微信,对我帮助很大。
2️⃣复习安排 现在开始不晚。
暑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可以听课自己做思维导图,自用的是xmind。建议按着目标院校的大纲去学习更有针对性。如果还没确定目标院校,可以先大致学一下专业方向的课程。建议尽快确定目标院校,这样专业课的复习更高效、更有针对性,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我是4月份确定的目标院校,5月报了考研机构专业课辅导。
暑期-考前:主要是刷题,刷计算题,选择题。基础知识没学完的也可以继续学习,不用太着急。每个人的步伐不一样,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安排时间。暑期的重要工作:整理历年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我用的是anki记忆卡片)!可以不背,但一定要整理,后续需要背的话就会很方便快捷,复试的时候也有地方下手。
无题可刷?金专考研必刷题免费包邮到家!点击下面链接领取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必刷必做340道计算题(免费领取)
431金融学综合考研,必刷1100道单选题!免费送!
注:每个学校的专业课难易程度以及考察范围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但是特别再说一次的是要做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整理可能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等,前期可能较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没关系,慢慢积累,后续你要开始背诵的时候会发现真的方便。
02、经济学联考
满分150分,是能够拉开差距的科目,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1️⃣数学部分:个人比较喜欢张宇老师的讲课风格,所以一直跟着张宇老师学。买了基础30讲、396经济类联考优题库(初试前刷3遍)、最后四套卷(初试前刷2、3遍)等。数学需要大量的刷题,不过不必要买各式各样的题库,买一个知识点较全的练习册多刷几遍会事半功倍。其次,后期要刷历年真题,从真题中找到历年考察的重点。做题过程中,整体知识点和错题很重要(可以写在题册的旁边,也可以单独准备一个错题本)。整理错题,查缺补漏,会有更大的进步。
复习安排:现在-暑期,打基础阶段,听课做一些课后题,把基础打好!
暑期:大量刷题阶段,多刷优题库/真题(可能较难,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其他练习题)
开学后:查缺补漏,重新看一遍书,把不会的知识点再学学。练习题没刷完也没有关系,继续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复习进度。
考前半个月/一个月:刷模拟题。市面上各个机构大约会出几十套的模拟题和历年的模拟题,时间充沛的话可以多做做。因为我时间比较充沛,所以基本都刷过。
2️⃣逻辑部分:我是跟着MBA大师的薛睿老师。App:MBA大师(免费的)。自我感觉老师教的方法很清晰,每个逻辑都是有套路的,会按不同的套路来讲,而且老师人很好,不会的问题微博私信真的会回。MBA大师app也有电子版刷题,喜欢纸质版也可以在app里买题册。我是在MBA大师书城里买的纸质版题册、历年逻辑真题等。
复习安排:现在-暑期,听课,记笔记,掌握老师的分析方法和做题套路。
暑期-考试:刷历年真题。逻辑的话我是只刷历年真题,只刷真题,分经济类真题和管理类真题,可以都做做。现在二者难度越来越接近,如果把老师的套路听懂了,其实很多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题。遇到有争议的题也不必过于较真,掌握方法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查缺补漏,及时复习,没有普遍适用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计划。
3️⃣写作部分:同样跟着MBA大师的薛睿老师(免费的)。App上也有电子版刷题,或者根据偏好买纸质版,也在书城里。掌握写作的套路和结构,写起来就会相对轻松。
复习安排:写作不用着急,可以9、10月份开始,学习一个月基本就会写了。学的时间过长也不会有很大的提升,靠的是自己的素材积累。
03、英语
100分,一定要重视单词、单词的积累。
1️⃣背单词的app:我自己用的是“不背单词”以及它的cp“轻听英语”。“不背单词”主要用来背单词,并且它是免费的,无论你背了多少的单词。也用过其他的一些背单词软件,但是有的会后续根据单词量收费等,所以综合选择下来就是【不背单词】。“轻听英语”主要是用来阅读/跟着朗读,里面收录了历年英语阅读理解、英语完型、翻译等,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跟着读一读,刷刷题感以及对英语的感觉。
2️⃣背单词的方法:①每天啃单词,一天就背下来一个list
②每天单词刷脸,见得次数多了就自然而然记住了。不追求一天一定要记住多少单词,每天都见一见面。
我主要的方法是②。我不会每天捧着单词书今天一定要把一个list单词都背会。我自己是每天单词刷脸,每天看一遍,然后以后每天天天看一遍,主要也是用提到的app(会自动复习你昨天背过的单词)。就像走亲戚一样,一天见200个亲戚可能一个也记不住,但是日后每天都重新遇到的话自然就记住了,背单词的压力就没那么大。关于每天的单词量,网上很多都是一天200个,确实需要认识的单词很多。但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心情好点就多背点,不在状态就少背点。但是少背的日后也要慢慢补回来,希望每天都心情好点。
3️⃣英语学习安排:现在-暑期,先听基础课。语法的问题:刚开始学英语可能很多基础的知识点都忘掉了,所以要先捡起来,了解语法也为翻译题打基础。可以听刘xiaoyan老师的语法课。重视英语阅读理解,分值大,最先开始学习的部分。重视的是文章之间的逻辑和同义词的转换,我听过的课:唐迟老师阅读方法论,可以记笔记,但一定要复习!新题型部分,我听过的课刘琦老师。翻译部分,我听过的课唐静老师,一定要记笔记,听后及时复习,没事拿出来看看。作文部分,可以看石雷鹏老师的课,考前一定要背点功能句:首段中间段尾段、中间的一些连接词。有时间也要背范文,作文部分也主要靠的是积累和个人水平。暑期-考前:刷英语历年真题,有充分时间可以英一和英二都刷。刷过一边间隔一段时间再刷一遍,考前最好能刷个2-3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排)。重视英语真题,完全可以不用刷任何模拟题,只刷真题就可以,掌握各个题的考点和做题方法,能读懂题背后考察的知识点以及找答案的方法。
04、政治
100分,注重选择题也要注重大题背诵。
可以暑期或开学后再学,不用太着急分数差距不是很大,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情况决定。我听的课:徐涛老师考研政治强化班,自己听课后整理做思维导图(后期会发现节省时间且便利,标注历年考点,掌握重点)。刷选择题,我用过的微信小程序:灯塔考研政治题库,没事的时候(吃饭/睡觉前)就可以刷题,考前刷3-4遍选择题,掌握考点。虽然今年政治选择题有些跑偏,刷了好像没多大用。政治论述题,等肖四肖八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背诵了。我是先背的肖八,考前基本上90%能够背下来,然后背肖四只背到了第二套就考试了(肖四很多是肖八的原题),所以还是好好背诵。
05、每日学习安排
我觉得这个部分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都不同,所以适用的学习计划也不同。网上也有很多时间安排计划表,可以参考。
我个人的情况是比较看重学习效率的,最初我也会找网上的时间安排,早上6点起床开始学习,但是我发现我根本起不来;晚上学到凌晨甚至一两点(这个只适用于考前一个星期临阵磨枪),我也学不动早就困了。后来就慢慢放弃参照网上的时间安排,睡醒了再学习,学累了就休息一下。但是学习要注重效率,尽量不要学习半个小时刷抖音两个小时(虽然我偶尔也会这样),要自己克制一下,学习的时候就专心学。
可以制定周目标,月目标。可以不用制定日目标(因人而异),我个人开始也会制定严格的每日目标,但是发现每天基本都完不成,还有一种挫败感打击了自己的学习性。规划好每周的目标,每天目标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学习状态浮动一下,不要逼得太紧。
06、备考状态和心态
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可以循序渐进,刚开始也不要学的过于猛(6点起凌晨睡),这种状态只能维持几个月,不要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不然后续会容易崩溃,身体会出问题,精神压力也会比较大。一个放松的心态慢慢学,自己沉下心来去学习,提高专注力。做好持久学习的准备。
其次我觉得备考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龄人或者网上铺天盖地的焦虑,公众号推送的“4月份的工作你做完了吗?”的这类消息,可以看但是不必过度关注,不要影响心情,专心于自己就好。我当时看到这些公众号就焦虑,但是它给我带来的只是焦虑并没有什么作用。在自己迷茫的时候可以去找学长学姐/老师聊聊天,指点指点方向。不太建议找同学,因为大家都迷茫,只能互相吐槽越说越迷茫。
再次就是毕业季一些就业压力,很多同学九十月份就是参加学校的招聘会,拿到了薪资不错的工作。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态是最容易动摇的,因为我自己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也去参加招聘会(也确实动摇过),所以决定考研前要考虑清楚哦。有些人适合学习,有些人适合工作,要综合考量自己的兴趣不要随波逐流就好,选择了就意志坚定一点。
07、复试
这个阶段我是建议一定要找学长学姐/考研机构了解信息的及历年复试学习资料,因为历年的复试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重复的概率也是有的。比如我今年就是报了一个复试辅导班和考前模拟面试,今年复试两道英语问答都是历年问过的,所以我提前准备过了,答的虽然磕磕巴巴(紧张+忘词),但总体上有话说。
关于特定的一些问题解答:
①中大歧视学历吗?歧视二本吗不歧视。以我的专业为例,注重的是考察专业水平,大部分是初试专业课的一些问题。
②本科没有科研经历和拿得出手的比赛可以尝试考吗?
以我个人来说并没有科研经历,没有发过论文,由于跨考,本科论文也不是这个方向。不过我的本科有获得过国家、市政府的一些奖学金、参加了一些创业项目和各种比赛(不过含金量也不是特别高)。这部分内容是算在复试成绩中的,占比100分,经历多一些也许成绩就高一些。所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