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见过很多次凌晨四五点的广州,放弃耶鲁,去剑桥

2023-11-02 12:56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中山大学,预防医学专业

Overall GPA: 3.8/4.0, Ranking: 7/91

IELTS: 7,GRE: 324

获得的录取:Cambridge-MPhil in Population Health Sciences, UCL- MSc Population Health & MSc Applied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Yale- Msater of Science in Public Health in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HU- MHS in Epidemiology带奖, Emory- MPH in epidemiology, UCLA- MPH in Epidemiology

最终选择去向:Cambridge-MPhil in Population Health Sciences


1

我对整个申请季的感想回顾

我的本科是五年制的,而我一直到大四下学期的开学,也就是申请季的前半年还在纠结是出国留学还是保研,这也导致我的标化考试考的非常晚,准备非常仓促,最后一年过得很是辛苦,所以在开头想告诉大家越早规划越好,非常不建议大家和我一样如此纠结!


不过,虽然我一直没有做出确切的留学还是保研的决定,但我基本上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像向梦想签下了一纸卖身契,我非常坚定无论之后在国内还是国外升学,我都要进入top school,实现我学生时代的梦想,也为我未来的职业规划铺一条相对平坦的路。我想我会永远记得我的本科五年。在这几年里,我见过很多次凌晨四五点的广州,在图书馆流过很多次眼泪,因为身兼繁重医学课业、科研、学生工作、实习、标化考试、申请等等多项工作,很多时候过得非常辛苦,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很感谢在这段时间里一直支持我的父母、朋友、世毕盟培训师和mentor,也很感谢自己在这几年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信念支撑着我背下一本本课本,完成如此多的任务,使我最终能成型那份密密麻麻几乎排不下版的CV。


我想跟所有看到这篇推送的朋友们说,苦尽后的甘是最甜的,天道不一定每次都酬勤,但努力一定能让自己离梦想更近。留学申请确实有很多技巧,但这些技巧都是建立在自己有足够资本之上。所以如果现在正在阅读这篇推送的你还在迷茫或者对即将到来的申请季没有信心,那就想办法努力吧,去提高GPA或准备标化考试,去参加科研或是实习,用努力来消解焦虑。过度内卷不可取,但dream school的offer也不会无端掉落。



2

我对医学的兴趣

我从小就对医学很感兴趣,本科也学习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所以几乎没有犹豫就确定我想申请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公共卫生专业下的分支很多,主流方向大概有流行病、医学/生物统计、营养学、环境卫生、毒理学等,我对疾病及人群研究比较感兴趣,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目前的就业也更好一些,所以主要申请这两个方向。因为医学统计大多倾向于招收本科是数学或统计的学生,所以我大部分申请的是流行病学。


3

语言考试的备考建议

强烈建议大家决定要出国留学后,尽快考出标化成绩!我因为之前一直在纠结保研还是出国,下定决心出国已经是大四下学期刚开学的时候了,雅思是学期内一边上课一边利用晚上时间仓促准备了一个月,GRE是暑期实习利用夜班假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准备了两个月,成绩都不是很好,算是刚刚好达标。标化考试在我们专业的申请中占比不是特别大,并不会因为雅思8或者GRE 330学校就决定录取你,但是这是申请的必要条件,准备这两项考试并不轻松,一定要规划好准备的时间。相比之下,GPA和科研我认为是更重要的,很多科研工作又只能在高年级完成,所以我建议大家尽早考出标化成绩,特别是GRE有效期五年,完全可以早点考,后面的时间专心冲GPA和科研,这样的规划会更合理一些。



4

关于文书的准备

研究生申请需要专业性比较强的PS或SOP,我还是蛮建议自己多参与文书写作的,通过brainstorm多去挖掘自己对专业方向的passion,也要多写一些自己关于本专业及科研的想法,把这些科研经历、科研思路和未来的科研方向或职业目标串成一条线来撰写自己的文书。对于一些比较general的故事可以少写,毕竟字数有限,一定要在有限的文书材料中尽可能展现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想法。


简历也不是单纯罗列自己的经历,科研经历除了项目名称,要写出自己具体承担的工作,告诉招生官你是真的有相应科研技能而不是只是一个打杂的~其他比较不相关的科研经历或是学生活动经历就少写一些。像一些学生活动、志愿者活动,可以挑选和本专业相关的经历来写,比如申请公共卫生方向,如果有联合国WHO、UNICEF的一些活动或实习经历就满添彩的,不太相关的就少写或者不写,这样的简历阅读起来更有重点。


5

选择推荐人的经验分享

一般学校会要求两类推荐人,academic或者professional,公共卫生和医学相关专业大部分要求以academic为主,也就是我们的科研老板。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可以三封推荐信均来自于科研老板。加州系的学校像UCLA会要求有一封推荐信来自于实习的上级,那就额外再准备一封实习的推荐信即可。


在挑选推荐人的时候,我认为和自己的科研经历相关度重要性大于推荐人本身的title,如果找一些学界大牛帮忙写推荐信,但其实那位教授不是很了解你的情况,和你也没有一起做过科研,在学校那里说服力就是比较低的。因为推荐信是需要描述一些和这位学生相处中的故事,从故事中体现这个学生的一些优点、科研潜力等等。因此如果之前没有什么交集,就很难体现出推荐信的作用。在相关度能保证的前提下,当然就可以选择title更大,学术地位更高的教授来作为推荐人,比如在一个课题组里,主要汇报工作的是博士后或者小研究员,但和大老板也有一定交集,就可以问问大老板是否愿意帮忙写推荐信。实习的推荐信也同理。



6

面试经验的分享

我觉得在面试的准备中,最重要的是熟悉自己的简历,熟悉自己的PS,面试的教授会根据你的简历和你的相关经历来进行提问。对于一些相关的专业名词,也一定要提前熟悉。像我主要申请的是科研导向的master,简历中写到的每段相关的科研经历都问到了,并且会问的非常详细。


在收到面试邀请邮件后,可以去问一下之前申请过相关program的学长学姐,面试中大概会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公共卫生专业申请的人不是特别多,我之前尝试在网上找面经几乎找不到,但是也没太大关系,因为面试几乎是围绕申请者提交的简历和文书来进行提问的,都是很个性化的问题,只要充分熟悉自己的科研经历,科研经历都是自己做的,就不需要怕面试。


还有一些比较基本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想学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program,可以适当准备一下。在面试前两三天,也建议多听多说英语,保持自己的英语语感。大家在面试前也可以做一个面试模拟,用相同的软件,相同的设备调试一下自己的设备和网络。


如果有面试官的邮件地址的话,可以在面试之后发一个感谢信,感谢他百忙之中抽空来面试什么的,如果自己觉得面试中有一些表现不够好的地方,或者他表现出对你有顾虑的地方,也可以在这封邮件中补充解释一下。



7

为了以后申博,我选择了剑桥

我觉得offer的取舍主要还是看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我申请的几个学校综排和专排都很靠前,都是很优秀的学校,我主要纠结在Cambridge, Yale和JHU三个offer中。我之后可能并不想走纯学术道路,虽然JHU是专排很强势的学校但是综排和回国之后的title可能不如另外两所。我认为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体验名校氛围和人脉资源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在长时间的纠结后,我还是放弃了JHU。上官网比较了Cam和Yale两个项目的课程安排后,我觉得Cam的课程设置包含了很多人群研究需要的硬核知识和技能,更符合我的需求,并且更适合今后进一步申请PhD,因此我最终选择了Cambridge。


8

感谢世毕盟的申请帮助

虽然我加入世毕盟的时间比较晚,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是真的非常感谢世毕盟对我的帮助,可以说符合了我最初挑选留学中介的期待。在我压力很大的时候,培训师老师听我诉苦,安慰我,主动请我喝奶茶让我很感动。申请季事务繁忙,我学校的事情又一直很多,培训师在关键时间点提醒我要提交的材料,发相关的注意事项给我,让我整个申请季忙而不乱。也十分感谢我的Mentor(哈佛大学在读博士),给我提供了很多学术上的指导,我觉得硕博申请不同于本科申请,需要在申请材料中体现更强的专业性,特别是医学、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申请中涉及到大量科研经验和科研想法的叙述,普适性的文书可能就会显得比较平庸。我的文书和简历体现了较多学术和科研特长可能是有比较好申请结果的一个因素,这点上我的Mentor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见过很多次凌晨四五点的广州,放弃耶鲁,去剑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