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抱定信念 坚定前行——沈阳师范大学 311 教育学考研经验

2023-04-04 15:27 作者:王素丽老师  | 我要投稿

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考研经验。两次考研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最终还是成功上岸了,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到各位学弟学妹。

一、个人信息

我是一名工科生,本科是电气工程专业,来自辽宁某师范校。关于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像杨贤江先生那样能够对学生进行“全人生指导”的大学老师,这需要报考学硕并继续读博,但家人认为读博难度较大,且教育学硕在就业方面不如专硕,于是第一次选择了天津师范的学科数学,一战失败后总结了原因(内容较多附在文末),第二次考研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报了沈阳师范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初试第一,复试 90.4 分(复试暂无排名)。

二、作息时间

6 月 20 号毕业之前一直是在家学习,效率很低,毕业之后果断去了沈阳的考研寄宿学校, 九月之前的作息都是每天 7 点起床,11 点回宿舍,午休一小时,如果某一周很累的话就休息一天,不累的话休息半天。

九月之后感觉 311 还是有很多东西背不下来,因为是二战更害怕失败,就每天六点起床,在教室午休,晚上十二点回宿舍。我没有具体的学习时间,比如某个科目每天固定学习几小时,又或者是上午学什么下午学什么,计划总是会变的,学得来劲了可能大半天都在学政治,在我看来只要能做到有效学习就行了,不必细分每个科目每天学几小时。

我大多数时间是自己吃饭,吃饭的时候我会用便利贴背单词或者是 311 的框架,睡前躺在床上再回忆一遍今天背的 311 或者是按时间线背诵政治的近代史,总之就是尽量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三、政治如何达到 80 分

1、学习资料:

我是从去年 5 月份开始学习政治,前期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涛涛老师的强化班非常非常生动有趣,很多次听着课就笑出声了,刷题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 1000 题和肖四肖八,跟腿姐的喜马拉雅带背、技巧班和押题班,这些资料已经足矣,不要追求刷题量,政治重在复习、理解与总结,而不是刷了多少题。

2、学习方法:

①思修比较简单,听涛涛老师的强化班,刷肖老师的题就可以了;

②形式与当代部分需要老师们整理,各个老师对热点的理解大方向上一致,如果学有余力想拿高分,可以多刷几个老师的形势与当代的题,起到补充的作用,消除知识盲区,我是刷了肖徐腿和王吉老师的练习题(仅限于形式与当代);

③马原被认为是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涛涛老师的讲解非常生动有趣,但是一定要重在输出,不要只听热闹,老师举的例子要去结合实际,比如看到生活中某一现象,要去联想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原理的含义,考试时候做马原分析题才不会紧张,因为分析题就是给出现象考察体现了什么原理;

④近代史部分非常琐碎,一定要将各个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最好用的方法就是时间轴串联,比如各个重要会议,要达到按照时间线可以精确说出各个会议及其主要内容的程度,书籍、土地政策等亦是如此。个人非常喜欢历史,多次背诵还是忘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会去百度知识点背后的历史故事,有助于理解同时也是一种消遣;

⑤毛中特部分与政治热点高度融合,在背熟书中知识点的基础上,一定要多刷题,单纯背书是不行的。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和同学交流,或者抓到一个同学给他讲,能讲出来就是真正理解透彻了。

3、复习时间:

①五月至八月,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配合刷肖老师 1000 题,不理解的知识点反复听,尽量保持听课和刷题同步进行,在九月之前至少刷两遍 1000 题,可以用褪色笔做题也可以把选项写在笔记本上,把错题圈出来,反复刷;

②九月至十月,跟腿姐喜马拉雅带背为分析题打基础,听腿姐技巧班,学习答题技巧,尤其是主观题部分,教学生如何从命题人角度去组成答案,很容易写满答题卡,刷肖八选择题,兼顾复习 1000 题中经常做错的题;

③十一月至考前,听腿姐押题班,刷肖四选择题并背诵分析题,我是把肖四的大题和腿姐的押题都背了,结合腿姐技巧班中的答题方法自己组合答案,不要机械地去背老师的答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属于自己的答案,既容易记忆又不同于他人;

④考前两周,可以留出两套肖四进行模拟,做好时间分配,看一下连续写五道分析题所用时间,避免答不完题,写字慢的同学适当提升写字速度,我就是写字太慢,近代史第一问只写了两行,没答完题。

四、英语复习的误区

一战英语二 76 分,二战英语一 60 分,下降 16 分除了英一比英二难之外,二战复习过程中也陷入了一些误区。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重视阅读,十月之前都在做阅读,十月之后背作文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加上 311 和政治考前巨大的背诵量,导致完型、新题型和翻译几乎没练习,到了考前直接放弃翻译了,考完试对答案果然新题型是零分(以新东方答案为对照),翻译几乎是空白卷。

我是在阅读中练翻译,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因为阅读是理解即可,但翻译需要书面表达出来,如果练习时候不动笔写,考试时候就会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即便明白是什么意思,却很难写出来,大家练习翻译一定要动笔写。

阅读和作文还是比较稳的,错题一定反复复盘,基础一般的同学推荐跟李旭老师,基础好的推荐跟唐迟老师,真题用的是黄皮书,但老师教的技巧大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以一定认真背单词、学语法,不要本末倒置;背作文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很不认同某名师直接给一本所谓的满分作文直接让同学们背,因为他的名气很大,我也背过他的作文书,都是满分作文,每篇文章的行文结构都不同,很难去总结迁移,而且满分作文用词华丽语法丰富,不讲解直接让学生去背非常浪费时间!

小作文推荐凯程王素丽老师,迁移性非常强,固定的素材、句型可以用到各类的题目中,老师会讲如何写句子,总结适合自己行文套路,很好背也很省时间,大作文推荐周思成老师,理由同上。努力大半年,英语却下降 16 分,是二战最大的遗憾,最大的教训就是一定要均衡复习,每一项都不能轻视才可以拿高分。

五、专业课 311

一战自学惨败之后,二战全程跟的凯程,徐影老师和小高老师讲课非常有趣而且易懂,跨考生听起来很容易理解,并且不同科目和章节,两位老师都会教背诵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一战失败就是因为不懂学习方法死记硬背。

有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随时在凯程社区向答疑老师提问,每月会有一次直播课,徐老师和小高老师会回答大家的疑问,包括记不住的知识点、不同科目的学习方法和其他问题。311 知识体系非常庞大,知识点很琐碎,没有重点,任何知识点都有可能考察,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如果只抓所谓的重点,在考场上很容易措手不及,比如 21 年选择题考了恽代英的教育思想,很多同学认为恽代英和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是非重点(包括我也没背),分析题就考了孔子墨子老子三者的比较,而老子被很多同学看做是不会考分析题的知识点,想拿高分一定要尽最大能力全面无死角的复习。

关于背书方法,我是用的凯程的框架法,好处是不容易漏掉知识点,框架法很容易理解和使用,难点在于如何整理出容易记忆的框架,徐老师和小高老师会帮我们整理框架,会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背诵。背书的时候,比起默默背我更喜欢动手写,把大框架写出来,具体的知识点写关键词,然后在心里把关键词展开成完整的句子,熟练了之后看到关键词很容易就展开了。在复习时间上:

(1)七月之前,听基础班看教材,跟老师的板书做笔记。

因为 311 的知识点很多,所以笔记也很多,我写字很慢,前期我也是跟着老师写完整的笔记,全部写完很浪费时间,耽误背诵,一段时间之后,我只写框架,到具体的知识点只写关键字,自行展开,展开的过程一开始会有一点痛苦,因为我过去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背现成的,但几周之后就很容易了,而且学习文科的知识必须具备利用关键词自行展开论述的能力,死记硬背现成的内容记忆负担会非常大。

基础班一定要背诵,会为强化班减轻很大负担,不能只写了笔记就以为完成任务,做笔记写框架都是一种输入,只有理解了能背下来才能输出成为答案。

(2)七月至九月,配合随堂讲义 PPT 听强化班。

可以用 PPT 当笔记,也可以在基础班笔记基础上进行修改,因为我写字慢,我是用 PPT 当笔记直接背诵,但二者内容几乎一样,强化班阶段一定尽最大能力去背诵,是最关键的阶段,切忌死磕学习时长,效率远比时长重要,要看背诵的结果,而不是背了多久来感动自己。基础班就背诵的同学在强化班阶段会轻松很多。

(3)十月到十一月中,听真题班学习答题技巧。

在听之前,我认为文科的知识就是背了写上去就可以得分(来自工科生的误解),听完之后才知道答案是有组成方式的,不同题型答案应该如何组成,每道题应该写多少等等,答题是很有技巧的。强化班是输入知识,真题班则是把输入的知识转换成答案与分数,真题班内容比强化班少很多,这一阶段还是以背书为主,每天听一小时到两小时真题班就行,然后刷真题巩固答题技巧。

(4)十一月中到十二月,继续背书,每周都要进行模拟考试,选择性听冲刺班,消除知识盲区。

但其实我没怎么听,冲刺班就是高度浓缩的强化班,老师带着复习一遍,自己背的很好的同学可以不听这个,或者选择性听自己不会的地方。

(5)考前两周,听凯程最后的终极抢分班。

我理解成押题班,徐老师强调的教育公平(原理分析题)和劳动教育(辨析题)都考了,小高老师押中教育研究方法的简答题。重点听老师强调容易考的知识点,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存在理解的问题了,就是抓一下今年的热点和其他易考点,另外一定要进行至少两次模拟。

6)关于模拟,我是很不想去模拟的,总觉得有很多知识点还没记住,这样非常不可取, 徐老师说 311 一共五本书每本都几百页,再给三年也不能完全记住。

311 一共 300 分,分值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强调了,如果不模拟、不提前练习时间分配直接上考场风险实在太大,而且很多同学 311 都答不完卷,高强度连续书写对手的耐力也是要求, 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时间分配,遇到不会的题如何取舍,如何最大化得分,这些在真题班和考前直播中徐老师和小高老师都会教,我们要在模拟中去感受那些方法,将方法个性化成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写在最后——考研路上的“坑”

(1)恋爱: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身边研友的经历,都告诉我恋爱是考研路上的超级干扰因素。在一战的时候,一边谈恋爱一边考研,没能够妥善处理考研和恋爱的时间分配,频繁吵架,吵架真的很耽误学习,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心情上。

如果已经在恋爱中了,尽量不要吵架,相互理解与支持,也许会牺牲当下的快乐时光,但是会一起收获更美好的未来呀,共同奋斗的日子会更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仍是单身,考研期间 最好别谈恋爱,本就是孤独的旅程,不要给自己徒增牵绊,上岸之后会有更好的风景在等着你。

(2)心态:尽量保持处于开心的状态,考研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尤其是二战的学生,如果再因为生活中的事烦恼不开心,很影响心态,尽量不和其他人争吵,尽量不生气,规避影响学习的人和事。

(3)社交:考研过程中一定少进行社交活动,浪费的半天一天,不仅是学习时间的浪费,也是学习状态的浪费,是学习与知识连续性的浪费,到了 12 月的时候,总是感叹时间不够用, 殊不知前期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二战过程中,我基本处于零社交的状态,除了和研友一起去商场购物之外没有其他社交活动了。

(4)手机:在短视频时代,抖音等软件都是学习的诱惑,二战过程中,大多数时间我每周只 有周六下午用半天手机,平时用平板学习,其余时间都放在研友那里,父母找我也是给研友打电话,吃饭用现金,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和世界断了联系,习惯了之后觉得世界很安静,少了很多干扰,可以更纯粹的学习。

(5)信念:一战的时候我总对自己说没关系考不上就再来一次呗,但是二战的艰辛让我想穿越时空回去抽自己两下,虽然徐老师说考不上研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此阴暗下去,但是我真的很想去读研读博,尤其是跨考生,如果考不上,在找工作的时候非常尴尬,我不敢想象考不上的样子。二战能够上岸,除了努力之外,就是坚定的信念在支撑我,支撑我在冬天早晨六点准时出宿舍,支撑我别人再潇洒我依然是苦行僧!

各位准研究生们,找到自己的动力,抱定信念,坚定前行,我们终会上岸!

23英语【全部视频免费看】

抱定信念 坚定前行——沈阳师范大学 311 教育学考研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