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提一个小小的亲密关系建议:要感觉爱,而不是寻找爱

2022-01-24 07:47 作者:莹哥话真多  | 我要投稿


图片来源:纳豆家



01


前几天我给学生打电话,算家访吧。一接电话学生带着哭腔,我以为怎么了,原来学生是在追一部网文,因为情节太感人了,学生正在暴风哭泣,结果被辅导员打断了。


还好,学生没恼我,哭哭啼啼的和我聊完寒假计划之后,他非要把这部虐文推荐给我看。之前是他女朋友安利给他的,没想到这么上头。学生一连说了三个强烈推荐,还嘱咐我一定要看。


双休日的晚上在被窝里我就熬夜看完了。小说不长,里面让人动容的情节就是一对情侣分手后,一方发现原来之前对自己冷淡的对方其实一直在默默的爱着自己,但结局却是有缘无份。看到沉浸处,我也忍不住抽了几张纸。


但是肿着眼的第二天早上,我就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字了。


02


亲密关系中,你从来没有感受到对方爱你,甚至感觉到对方无视你,伤害你,结果等到分开后,才发现这个人其实非常非常的爱你,无微不至的呵护着你……这样的情节,在现实中,真的合适吗?


请记住,这样不合适。即使这个人真的为你付出了很多,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成本。但是如果你没有感受到被善待,没有感受到爱,那这样的爱就不适合你。你可能陷入了情感绑架中。


我这里举亲密关系中的父母与孩子的例子来说明: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着孩子的,作为孩子我们也知道这一点,但是,恰恰如此,就会经常被父母冠以“爱”的名义进行情感绑架。一个孩子,从小不喜欢吃香菜,可是父母认为这是可以被锻炼克服的,是为了不溺爱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强迫孩子吃香菜,甚至做香菜汁,香菜饺子,结果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或者打着爱的名义,给生病的孩子做偏方,结果危害了孩子的健康……这些我见识过事件里的每一个父母都是为了孩子愿意献出生命的,可是他们的爱违背科学,违背平等与尊重。


爱你,但这份爱也会伤害你。


03


我处理过的学生恋爱关系事件里,就像这个小说情节一样。


有学生分手了,被对方一直纠缠,学生到办公室找了我两次,第一次是问我是不是不该分手,因为对方对自己一直很冷淡,两个人根本不像是在谈恋爱,在一起也没有交流,谈了半年实在感觉不合适。我说尊重你自己的选择,学生说自己确实不喜欢对方了,想要分开,我建议那就不要躲避和对方面对面说清楚。结果第二天学生又来找我,态度有些变化,学生说发现对方为自己做了很多,而自己之前一直不知道,为自己付出了很多。现在知道了,有些犹豫了。


还喜欢吗?确实不喜欢了。但是觉得对方做了很多,似乎被感动了。


我问学生,对方是不是一直习惯用这样“低调”的方式表达爱?而你,是不是比较喜欢“外放”的方式呢?你们这样的方式在以后长久的生活中,他的这种方式你还能接受吗?


我建议学生换位思考:反过来说,对方为你做了很多,而你却视而不见。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所以,他也会对你不满。你觉得对方冷漠,对方觉得你忽视,都觉得对方渣。


那这样的感情,为什么还要维系呢?


04


谈恋爱的过程,就是寻找合适的伴侣。


健康的恋爱关系中,你应该能感受到爱,而不是感受不到,却是靠寻找。这样的状态维持下去,可能会降低自己对于情感认知的阈值,分不清爱和伤害,总是认为所有的细节里都藏着爱,甚至明明自己是受伤害的一方,却因为“没有认识到这是爱”而愧疚,就是俗话的“分不清好赖”。


譬如这几天出的家暴新闻,大家看到了很多受害者,即使是出于完全自由自愿被支持的状态,也会谅解施暴者。因为他们都是分不清爱和伤害,他们说“其实他不打人的时候对我很好的,他是爱我的”,打人者也往往会说“打是亲骂是爱”。


他们在伤害中寻找爱,然后用爱,遮盖了所有的伤害带来的痛苦。


对方即使在非亲密关系中都不会打人,反而在亲密关系中施暴,这是错误的表达。错误应该被纠正,而不是被原谅。


05


爱你,就应该用你能感受到的方式来表达爱。而不是为你付出了很多,然后指责你没有找到爱。


要么,对方在自我感动,要么,你们对于爱的感受方式不同。正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有谈恋爱的环节,不然两个人直接拉一块就能过日子了。真正过日子的时候,对方哪怕只是一个动作,都能成为压倒亲密关系的导火索。


所以,小说里往往是:错过方知情深,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有缘无份的情节令人共情,让人扼腕。


但现实里,我们还是应该考虑的更清楚一点,这就是提的一个小小的亲密关系建议:要感觉爱,而不是寻找爱。如果需要寻找,不如,到此为止,友好分开吧。




提一个小小的亲密关系建议:要感觉爱,而不是寻找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