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45C“苍鹰”舰载教练机如何诞生?看英伦美女的艰难上舰路

2022-09-25 23:38 作者:hawk26  | 我要投稿

美国海军第2航母训练中队(CTW 2)的T-45C“苍鹰”舰载教练机正在“艾森豪威尔”号航母(CVN 69)上进行训练。

图片

T-45C“苍鹰”目前是美国海军唯一的舰载教练机,承担了美国海军所有的舰载战机飞行员的训练任务。该机由英国航宇公司著名的“鹰”式高级教练机改装而来,这让国内很多军迷觉得,其实从现役教练机中改装一款能够上舰的型号,还是很容易的。殊不知,这位英伦美女上舰历程之艰辛,差点让美英两大航空巨头阴沟翻船。

图片

1975年,美国海军开始研究一种能取代T-2C“橡树”和TA-4J“天鹰”的新型舰载教练机,强调新机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具有较低的生产、操作、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1978年美国海军启动了未来舰载教练机训练系统(VTXTS)项目,BAE向美国海军提交了“鹰”的舰载型方案。但美国海军在招标中明确说明要“购买美国货”。幸运的是BAE已经有了麦道这么一位潜在合作伙伴,麦道在按许可证生产“鹞”时就已经与霍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继承霍克衣钵的BAE理所当然地选择了麦道。

图片

1980年BAE和麦道签署正式合作协议,1981年“鹰”舰载型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T-45“苍鹰”的编号。但“鹰”的原始设计并没有考虑到上舰需求,所以需要对T-45进行重大设计修改,该机不再仅仅是“鹰”另一种简单改型。上舰意味着需要更坚固的起落架、前起落架弹射挂钩、尾钩、良好的低速操控特性、较低的进场速度等等。修改设计的工作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第一架“苍鹰”原型机直到1988年才首飞,并在同年获得了美国海军的生产合同。

图片

美国海军对原型机进行评估后列出了一长串的改进建议,其中大部分属于挑刺,少数需要进行攻坚,被称为“五座大山”:纵向操纵稳定性欠佳;发动机推力不足;方向/横向安定性欠佳;突然、不可预知的失速;减速板展开时机头突然上仰。BAE/麦道针对“五座大山”进行了艰苦攻关,为了解决纵向操纵稳定性问题,重新设计了方向舵传动装置、传动杆和阻尼器。BAE/麦道经过大量风洞测试后为T-45设计了全新的全翼展缝翼。

图片

“苍鹰”的机身结构几乎全面加强,平尾和垂尾面积加大,全新设计的机翼显然是项目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起落架经过重新设计,前起落架改为双轮形式并集成有弹射挂钩,机尾安装类似F/A-18的拦阻钩。“鹰”的机腹单片式减速板被类似F-86的双片式减速板取代,腹鳍改为机腹中线单片式。因为结构超重,T-45换装罗罗“阿杜尔”F405-RR-401发动机以满足性能需要。“苍鹰”还重新布置了座舱,前座配备了可用于武器训练的小型平显,并更换新型弹射座椅。

图片

1991年T-45才开始舰载试飞,1992年1月T-45A进入美国海军服役,1994年T-45开始执行教练任务。从开始研制到正式执行任务,BAE和麦道两大航空巨头花费长达13年,才把一架普通教练机改成舰载型,可见其中技术难度之大。只凭外形看,“鹰”与“苍鹰”很接近,但两种机型有着天壤之别。国内很多军迷认为把现役教练机简单改装即可上舰的想法,在技术层面完全不切实际,根本不可能完成。

T-45C“苍鹰”舰载教练机如何诞生?看英伦美女的艰难上舰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