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一章第二节分析

商品形式之无意识
他们在做(商品的交换形式),但是对在做的事情一无所知。
第一点:商品交换的丑闻性
先验(预先验证)的东西是无法经过实证的,但是也有其积极作用,如为了达到预期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即使是错误的,也能留下可供参考的数据模型。临时的先验本身能能起到积极的矫正作用,从先验转到对真实答案德思考上面。
回到上一个一开始采用这个形式本身是不具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是后面赋予的内容,是大家发现这个交换形式不错,赋予的。
第二点:我们都在利用这个商品的交换形式,尽管我们对其一无所知。
买东西的行为虽然是真实的,但是形式是很抽象的,因为其是一个形式导致了内容被认可后,从被认可的内容身上,诞生的形式,但是导致内容形成的形式已经消失不见。
交换行为的有效性高效性,阻碍了我们对交换形式本身的认知,我们只知道这样做有用。
对于我们来讲对现实的一无所知,正是现实的一部分,很多是意识形态下诞生符号在其不经意间,在后台给我们安装的流氓程序,而只关注前台的我们并未获得管理员的权限和防火墙的提醒,像程序员写程序,虽然出bug的是后台但,是前端能跑,这个程序本身的能达到了,我们就不会过多的关注其后台。
征兆就是形式规定的内容,反过来颠覆了形式然而我们感觉不到,因为它习以为常,我们不觉得它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