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羁的灵魂》你是谁,抽取底层逻辑法重读(三)~

2023-04-26 11:51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对待内心的声音,和内心的室友,恢复理智,然后去剥离

其实她就像七大姑八大姨,我要听她们的,会有现在的内心安宁吗?不可能的,我确定不可能的,人生的自信不可能来自他人

不会来自嫁了个好老公——没有能力打磨之下的判断力,连对自己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好老公都不可能知道,更不用说会经营了

不会来自生了好儿女——过不好自己日子的,难道指望天降神迹?

我已经很幸运了,真的,现在经常能觉得幸福^_^,内心安宁,我只需要再笨功夫一下,在现在内心平和之下,再解决一些我还不清楚的问题,我相信自己能彻底解决睡眠问题的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健康之下,能力能不断增加,不急不急,三年一个阶梯,耐心一点!

来开始新的一节吧,你是谁

想要获得内心的自由,就需要不断的问自己:你是谁

我的名字能代表我吗?不能,这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很多人跟我重名的

我的身份能代表我吗?不能,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但是人在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要处理的关系是一直在变化的,这些是依附于我的,怎么可能依附于我的来代表我

我的经历能代表我吗?我曾经也想过,在很多阶段,我都可能选择不同的路——主动选择的话我比较倔,但很多时候是遇到一些选择的,根据之前自己累积的认知,觉得是那个当下最合适的,就选择了,但是,这些“机会”能代表我吗?并不能,机会是由我来判断和选择的对象,怎么可能我判断和选择的来代表我

那我现在的身体情况能代表我吗?也不能,这个是最基础的不能,我有胖的时候,现在也在极力避免发胖,我状态好的时候身体轻盈,状态不好的时候头脑昏沉,这其实自己也能控制的,我可以不暴食少焦虑来让自己睡得好些,我也可以艾灸、针灸来改善,尤其是针灸,真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所以,身体现状并不能代表我,而是我想去改善的对象,我想要显得年轻,我想要更加的健康,更好的状态去做累积,期待自己能有更好的成绩,甚至实现阶层跃迁

每一天我都在改变,现在的我,跟一个月前的我,都不一样,我喜欢现在的自己,跟过去的我,是同一个人,但是,又不是同一个人,什么能代表我?我的思维?我的容貌?我在持续培养自己的气质,自己的能力,我是希望有个更好的自己来呈现,来作为自己的“盖棺定论”

这不算是活在未来幻想或者希望,而是,向着目标前行吧^_^,毕竟,自己现在非常的现实

当我做梦的时候,是谁看到梦境,是我,梦境里可能是潜意识的折射,那也是被潜意识所看见

是我在当下体验到所有的感受

如果我观察到了什么,那个对象就一定不是我,所以,归纳下,我不是外部世界,我是那个在看着外部世界的人

即使外部世界消失了,我们依然有感知,比如害怕,比如沮丧、愤怒,所以,我们除了能看和感知外部世界,我们还能感知内在情绪

但是,重复上面的,如果我观察到了什么,那个对象就一定不是我,所以,感知到了自己的沮丧害怕,但那沮丧害怕不是我——很简单,只要发生一件快乐的事情,情绪就会转变了

现在,再意识到一件事情,外部世界和内在情绪,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

我们曾经有遇到快乐事情,而忘记内心情绪的时候

也有被内在情绪包裹,而看不到外部世界的时候,比如,曾经焦虑的我,哪怕出去玩,也是紧锁眉头,在自己的心情中板着个脸

所以,可以明白,外部世界和内心情绪的流动,是来来去去的,体验的主体是我们自己——这才是不确定中可以把握的确定

那么,我在哪里?在思考里?

如果我能观察到什么,那个对象就一定不是我

因为是我觉察到自己在思考,所以,我不在思考里——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主客关系

我不思考的时候,我也存在,我的存在不依赖思考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那些“我的思维根本停不下来,搞得我睡不着”的时刻,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一种迷失吗?看不清本质所以迷失?没有指南针所以迷失?

但反正,无论我们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本质却一直是本质——我是主体,思考其实是客体

那又否认了一个客体后,我是谁?

我拥有那些体验,我也可以进行思考,当然也可以不思考,就简单的看外界的事物——哦,看就是吸收事实,思考就是得出观点,的确底层是自洽逻辑,但是,无论是哪种,都是我的客体

不思考的去看所有的外界——比照相机还要广的视角,比摄像机还要宽的镜头,但意识也能毫不费力的理解眼前的环境

所以,意识是纯粹的感知,只要意识存在,哪怕是处在旷野,那也是存在

但如果意识不存在,一切的存在,都是虚空——想起亲人失去意识的最后人生,她没有了意识,没有了我们共同的记忆,看着她,也觉得是虚空的那种痛苦

所以,失忆的爱人还是爱人吗?又想起《权宦心头朱砂痣》里的番外,身体的同一性就具有了人的同一性吗?个人觉得不是的,意识才是真正的对方主体

然后又想到,看一个人,应该是看那个有主体意识的对方,而不要迷失在对方的客体价值上——他表面上的财力、房子车子、身边的支持系统、甚至他展现出来的体贴表现——去真正的看到他的意识主体,是个什么样的灵魂

那然后到了这里,我是谁

我是那个用眼睛看的人,我向外观察,意识到在我眼前的所有事件、想法和情绪

——所以,事实、观点、立场、自洽逻辑,都是我的客体,不是我,我是那个能看到一切的人

从这点出发,去找到自己

不用很费力,你就能顺着视野和对象,找到自我的所在——就像学了视角法拿到一张图画,就能分析出光线设计和绘画者设计视角一样,就能找到绘画者所站之处

你就能看到意识和观察对象之间是有距离的,你就能向前,停在意识的中心

现在我们知道了,自己就在这意识的中心

这是自己真正的家园

哪怕拿走一切观察到的事物,我们依然存在,只是观察到外界没有事物而已

除非将意识中心给取出,否则,一切就都存在而且还是观察到的客体

从这个中心出发,我们观察到各种情绪、想法和感知世界——这感知受到自洽逻辑和立场影响,形成观点,去解释事实,不一定是事实

意识到自己的意识,这是所有宗教的奥秘所在,佛教的自我,印度教的生命本源,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灵魂,都是这个所在

所以,宗教把这个所在做了自洽逻辑和立场设定,形成宗教观点,去解释所有事实

通过宗教来获得逻辑和立场,而获得一种安全和确定的感觉——这是一种人性需要,但这也是一种迷失,个人觉得陷入教义和逻辑本身而去限定行为从而获得自洽,这是会和本质错身的

那些真正的得道高僧都讲究缘法,都包容性非常强,其实他们是最不拘泥于自洽逻辑和立场的,他们是真正意识到了意识的人

这就是我更喜欢多神论的宗教,而不太愿意接受一神论的团体的本质原因了

我现在真的顺着这第三节,就走到了意识的中心?

感觉不可思议!

感觉非常玄幻。。。。。

这就是学习力、逻辑力、理解力提升的结果?曾经我都觉得自己特别懂第一章了,每次都从这里重读,看太多遍了,听书的时候,都要跳过第一章去听第二章,觉得第一章没有什么内容,不就是找到意识吗?我只要深呼吸想想所有客体都不是我,就找到意识了,很简单

但事实上,是真的段位没到啊

现在重读,真的感觉新世界太大了

我就是那个意识中心,我肯定一直都在,拿走所有,或摆所有的在我面前,都是我观察的客体而已——所以,我以前为什么要因为不喜欢的客体出现在面前而愤怒呢?我可以在现实中,离开客体,也可以在意识层面上,不关注客体——这多简单,我为什么要起情绪呢?

现在觉得自己真的是过去一直是站在游泳池里却瞎在水下摸爬害怕,还被呛水。。。。

感谢《不羁的灵魂》像一双大手,把我从水里捞出来,让我看到——这水也就到我腰部,我可以看清整个游泳池,碰触到底部,知道深浅,可以清醒的规划自己如果去应用这个游泳池,而不是感觉自己要被淹死了。。。

这就是段位的意思?

不要害怕去遇到任何事情——因为不可能控制的住的,不用浪费这种情绪,不要让害怕把意识的客体视野都占据了,就看不到其他美好的了

我们要节约意识的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只要我们筛选意识的视野,去关注美好,那么,世界就是美好的——去用知识和逻辑打造好这个“筛子”

我们的意识主体是真正强大的神奇

是各个宗教的至高之地!

原来人人心中都有佛,是这个意思吗?

真神奇!!

真是玄妙啊!

over~

《不羁的灵魂》你是谁,抽取底层逻辑法重读(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