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上《摄像1》18编导专业综合复习试题B
2019-2020上《摄像1》18编导专业综合复习试题B
(其中作答仅供参考)
一、 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B 。
A、 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2、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3、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是固定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 。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4、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 D 。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5、主光一般采用: A 。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6、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___ A ___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A、每秒25 帧 B、每秒30 帧 C、每秒35 帧 D、每秒40 帧
7、主导线形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发展,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的构图形式称为: D 。
A、曲线构图 B、斜线构图 C、直线构图 D、水平线构图
8、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特点: A 。
A、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大 B、视角窄,范围大,景深大
C、视角宽,范围小,景深大 D、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小
9、_____B ___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
A、摇镜头 B、推拉镜头 C、移动镜头 D、 跟镜头
10、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称作: D 。
A、远景 B、特写 C、中景 D、 近景
11、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 C 。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12、摄像机是根据光线色温___C___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
A、5600K B、2600K C、3200K D、8000K
13、摄像机的拍摄习惯在水平面上的不同角度拍摄叫拍摄方向,而在垂直面上的不同角度拍摄拍摄高度,则下面 C 属拍摄方向的范畴。
A、顶摄 B、仰摄 C、正侧面摄 D、俯摄
14、下列拍摄方法中,能同时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点变化的是: D 。
A、变焦推 B、跟移 C、变焦拉 D、跟摇
15、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16、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 D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7、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 A
A、拍摄距离小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18、主光一般采用: A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19、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夜景或夜景昼拍时,为了获得艺术的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 C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暖
20、主导线形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发展,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的构图形式称为: D
A、曲线构图 B、斜线构图 C、直线构图 D、水平线构图
21、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在拍摄中应用得较多的方向是: A
A、正面方向 B、正侧方向 C、斜侧方向 D、背面方向
22、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特点: A
A、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大 B、视角窄,范围大,景深大
C、视角宽,范围小,景深大 D、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小
二、填空题
1、专业摄像机的执机方式通常有三种,分别是: 肩扛 、 手持 、 三脚架 。
2、标准电视(STV)的画幅宽高比为_ 4:3__,数字高清电视(HDTV)的画幅宽高比为 16:9 。
3、电视画面景别一般划分为五种,分别是: 远景 、__ 全景_、_ 中景_、__ 近景_、_ 特写 _。
4、运动摄像的基本类型包括:__ 推摄___、___ 拉摄__、__摇摄__、__移摄__、__ 跟摄___。
5、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 机位 、 光轴 和焦距不变。
6、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动态用光 。
7、指出如图中各光源,对被摄物体而言各为什么光线,光源A为 轮廓光 ,光源B为主光,光源C为 辅(侧)光 。
8、 影响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有 影调 、__ 形态__、__ 线条__、色彩等。
9.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_ 动态用光的过程_。
10、日光的七种色光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色光,即__ 红色光___、__ 绿色光__和蓝色光。
11、摄像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件为:___镜头__、___寻像器___、___摄像机身__。
12、电视摄像的拍摄要领是:_拍摄要稳 、_ 拍摄要平__、__拍摄要准 、_ 拍摄要匀 。
13、拉镜头画面的角度和景深是从 小 到 大 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14、标准电视(STV)的画幅宽高比为_ 4:3 _,数字高清电视(HDTV)的画幅宽高比为__ 16:9__。
15、指出如图中各光源,对被摄物体而言各为什么光线,光源A为 主光 ,光源B为 (左)前侧光 ,光源C为 右正侧光 ,光源D为 轮廓(逆)光 。
16、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 被摄主体 的运动、 摄像机 的运动、 各种运动 的综合运动。
18、 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政治素质_和_业务_两个基本方面。
三、名词解释
1、 白平衡—— 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到它是白的;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这是由于人类从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大脑已经对不同光线下的物体的彩色还原有了适应性。但是,作为摄像机,可没有人眼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光线下,由于CCD输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摄像机彩色还原失真。)
2、电视景别 ——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3、色温滤色片—— 滤色片是属于滤光片的一种。其主要作用就是校正色彩偏差,使之色彩得以正常还原。(就是使物体在不同的色温照明条件下呈现相同的颜色)
4、电视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节的画面。
5、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的拍摄。
6、摇镜头—— 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脚架上的活动底盘(云台)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7、全景——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全身形象的画面。8、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种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几何角度,一种是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心理角度。摄像机拍摄的几何角度包括垂直平面角度(摄像高度)和水平平面角度(摄像方向)两个内容。摄像机拍摄的心理角度又可分为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9、推镜头——对着被摄主体向后推远所摄取的画面拍摄,造成视点逐渐靠近被摄主体的、画面表现的周围环境逐渐变小的效果,看到了整体中的局部,这样的拍摄就是拉镜头拍摄。方法有两个,即焦距变大为主的推摄和机位前移为主的推摄。
10、拉镜头——对着被摄主体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拍摄,造成视点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的、画面从一个局部逐渐展开的效果,同时又看到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拍摄就是拉镜头拍摄。方法有两个,即焦距变小为主的拉摄和机位后移为主的拉摄。
四、简答题
1、摄像机操作的基本要领有那些?并对个要领作简单说明。
答:平、稳、准、匀。
平 平是指在进行静止或运动状态拍摄时,电视画面尽可能地保持水平。
稳 稳是要求摄像机在摄取镜头时应该平稳,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准 准是要求抓取所摄形象准确无误(即抓住主体、聚焦准确)。
④匀 匀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
2、长焦距镜头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答:①视角窄②景深小③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④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⑤有望远的效果⑥长焦距 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3、滤色片的作用有哪些?
答:滤色片的主要作用是矫正色温,补偿因色温不同而产生的色温变化。
4、拉镜头的拍摄。
答:对着被摄主体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拍摄,造成视点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的、画面从一个局部逐渐展开的效果,同时又看到了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拍摄就是拉镜头拍摄。方法有两个,即焦距变小为主的拉摄和机位后移为主的拉摄。
5、谈谈景别种类及其划分的依据。
答:景别可分成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是根据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或是摄成的画面的范围大小来区分的.
(景别的划分大致有两种方法:第一,根据被摄取主体(景物)在画幅中所占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第二种划分方法,是以人物为参照系。即以人物在画面中占据比例的大小来划分景别。)
6、固定画面主要有哪些拍摄要求?
答:①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②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③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④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⑤固定画面在拍摄中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稳”字当头。
7、为什么说电视摄像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
答:①电视摄像不仅要通过连续的记录和多视角的表现,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物体的运动过程,更要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形成多变的审美效果和逼真运动的视听感受;②被摄主体的运动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
8、对电视画面的取材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对于像工作者来说,节目的主题及创作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现场情况的不同,择善而从、择优而"摄",是一种基本的取材方式。我们应该力争做到如下要求:
一,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二,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性创作除外,如有意识偏色等)。
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四,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9、电视景别如何划分?不同的景别有何作用?
答:电视景别分为 1.远景 2.全景 3.中景 4.近景 5.特写
不同的景别的作用
1. 远景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2.全景 全景是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全景画面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
3.中景 中景是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较之全景而言,中景画面
中人物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它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中景使观众看到人物膝部以上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景画面中人物的视线、人物的动作线、人和人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线等,都反映出较强的画面结构线和人物交流区域。
4.近景 近景是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与中景相比,近景画面表现的空间范围进一步缩小,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物形象或被摄主体。近景常被用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因此,近景是将人物或被摄主体推向观众眼前的一种景别。
5.特写 特写是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特写画面的画框较近景进一步接近被摄体,常用来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特写画面内容单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
10、造型光分为哪几类?各自的作用如何?
答:根据光线在画面造型中的不同作用,我们把造型光分为主光、辅助光、环境光、轮廓光、眼神光、修饰光等。它们各自的作用:
(1)主光:主光又称为塑型光,是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光线。不管其方向如何,应在各种光线中占统治地位,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线。
(2)辅助光:辅助光又称为副光,是用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辅助光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用以减弱主光的生硬粗糙的阴影,减低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反差,提高暗部影像的造型表现力。
(3)环境光:环境光又叫背景光,是指专用以照明背景和环境的光线。环境光主要是通过环境光线所构成的背景光影与被摄主体形成某种映衬和对比,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4)轮廓光:轮廓光是使被摄对象产生明亮边缘的光线。其主要任务是勾画和突出被摄对象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形式。由于轮廓光是从被摄对象背后或侧后方向照射过来的,因此具有逆光的光线效果。
(5)眼神光:眼神光是使主体人物眼球上产生光斑的光线。它能使人物目光炯炯有神、明亮而又活跃。眼神光主要在人物的近景和特写景别中才有明显的效果,而在大景别画面中难以引人注意。此外,当人物来回走动或频繁转头时也难达到预期效果。在纪实性节目中使用眼神光会使人感到画面中人为的修饰性。
(6)修饰光:修饰光是指用以修饰被摄对象某一细部的光线。当主光、辅助光和照度等确定之后,在被摄对象布光仍不理想的地方,用适当光线予以修饰。
11、电视构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这就要求摄像人员正确地选择和安排主体的位置,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以恰当的拍摄角度和景别,配置好光、色、影调、线、形状等造型元素,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
五、给材料作答:
<一>、根据视频材料回答问题。
题一:答

题二:答



<二>、题一:在如下图A、B、C、D、E、F中,指出各为什么景别?
答:A: 全景 B: 中景 C: 近景 D: 大近景 E: 特写 F: 大特写
题二:指出下列个图分别用什么角度拍摄出来的。
答:A: 正侧拍摄 B: 正面拍摄 C:正俯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