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寻觅传统之痕(一个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小小感悟)

2022-08-26 22:12 作者:小小旗手伍  | 我要投稿

                                                   

                                                           寻觅传统之痕

                                                             第一章

        下午,杭州,雨巷。

        淅淅沥沥下着的,是雨。打在瓦片上,时而大时而小。如一首《木兰辞》,时而激荡,时而舒缓。这给缄默的雨巷抹上了一层与想象中不同的色彩。

        但大多是和想象中相同的罢。

        彳亍在雨巷中,眼前的景象大抵是和想象中一样的。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来了。相似的地点,同样的雨天,仿佛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每当到转角处,都仿佛要遇到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有些愁怅,也有些期待。

        “咳咳”,两声轻咳荡漾在雨巷中,把我从朦胧的梦境中拉出来。

         眼前是一位素衣女子,手持一把西湖绸伞,徐徐走过。这女子虽年纪稍大,但举止当中却尽显优雅。绸伞上绣的是《千里江山图》,雨中那画的山更加朦胧,却更加典雅。

         雨巷,绸伞,女子。

         仿佛从画中走来,仿佛从古时走来。

         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绸伞。

         于是便向前询问。得知她来自制伞家庭,代代相传,已经从业十多年了。得知我对绸伞有兴趣,她便邀请我去店里看看。

          路上,我想起我三十年前也去过一个西湖绸伞店,店很大,很多人,传统艺术璀璨烨然。想到这,心中便有些期待。

          一会儿,便到了。可景象却使我大吃一惊——屋子不大,有些破旧。人数才让我更吃惊,包括我俩在内只有三个人。店内大大小小的都是绸伞,这便是与记忆中相同的地方了。忽的来了一声与这店有些违和的响声,循着这声走过去,愈来愈响,真好。起码让这凄清的小店有些生气。

          当我刚刚惊叹这绸伞的美丽时,我就想到——凡是美好的事物定是有细心的人在认真呵护,传统文化也应是这样吧。

          唉 ,心中黯然。        

          眼前这位师傅便是一位这样的人,只见他手持杭州淡竹,用工具细细地劈着竹。令人惊叹的是那竹一条条的都一般粗细,如不是亲眼所见,决不会相信,这是人工的?是的,是人,但那是有着匠心的人,是热爱传统文化而坚持做一个夕阳产业的人。千百遍的练习使这些技艺深入骨髓。

          变化的是世界,不变的是那份热爱。

          时间在沉思中流逝得飞快,当我还在彷徨中时,晚霞就把我拉出了店。

          向前远眺,星晨暗淡;回头一撇,灯火阑珊。

          传统手工业未来在哪?是不是像那灯一样在黑暗中飘忽不定?

          昏沉的上了车,窗外是无限黑暗,还有花在风中飘零。

          

        (能的话请点一个小小的赞,谢谢大家!)

        (封面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我)          


寻觅传统之痕(一个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小小感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