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接上文*2

2023-07-31 01:22 作者:随随便便学康德  | 我要投稿

在他关于分析式解读的章节的开头,费尼谢尔像每个人一样谈到了自我,并觉得有必要说,自我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主体学习词语意义的一种功能(自我扮演在主体学习词语意义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即前文所提到的面具,带上这个面具,就要说这个面具该说的话,自我就会去学习这个面具应该说的语言,就像舞台剧上表演的各位。其实这个理论很没意思)。因此,从一开始,费尼谢尔就处于问题的核心。一切都在那里。心理学界就围绕着这个问题一直展开)问题是如何了解自我的意义是否超过了自我。

如果这个功能真是自我的功能(主体学习词语意义的功能。)那么费尼谢尔的叙述中接下来的一切就无法理解了,而且,他也没有追究这个问题。我说这是笔误,因为它没有被追问,而接下来的一切都相当于说反话,并导致他得出结论:本我和自我相当于完全相同的东西。这并没有在澄清问题。但是,我再说一遍,要么后面的论证是匪夷所思的,要么自我不是那个主体学习词语意义的功能。

当我们试图以理论和技术的现状为出发点进行讨论时,我们也有责任问自己,弗洛伊德带给我们的东西中已然隐含了什么。也许,已经有了某种东西,使他倾向于那些我们如今在实践中被引导的公式?在我们被引导去观察事物的方式中可能有什么限制?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相当于一种发展,一种更严格的、更符合现实的系统化?这是由那个使我们的评论具有其意义的语域所导致的。(正如拉康所提出的口号那样,回到弗洛伊德。拉康把弗洛伊德的文本翻出来,并在此加之自己的解释,即所谓的挖掘弗洛伊德文本里那些隐含的东西。后面则说,现在这些人都误读、背叛了精神分析)

事实上,我们必须对与我们的技术有关的一切进行仔细的审查,在我们自己的学科的范围内审查。如果我们必须将“主体的动作和行为”与“他在谈话中对我们说的内容”区分开来,那我想说,我们在分析会话中的实际行为也与我们对它的理论描述一样遥远。有些动作和行为可以解释成主体的症状,而言说是对症状的隐喻。所以二分是荒谬的)

但这只是第一个真理,只有在它可能被逆转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这同时也意味着实践和理论一样接近。人际行为的基本荒谬性只能在这个系统中得到理解。(人际行为的复杂性在被扭转过来的,即动作行为及语言需要被分析师同时把握的系统下才可以理解到)。正如梅兰妮·克莱因如此愉快地称之(像往常一样,她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为人类的自我,天真地(认为)是那一套防御、否认、阻碍、抑制,或引导主体的基本幻想的阻抗。那么,对我们的技术的理论概念而言,即使它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完全一致,也不会减少我们对上述病人结构或动机的干预治疗。(她对精神分析的误读不影响她愉快的进行事业追求。那技术的理论虽不能很好的结合实践【实践遇到的问题总是复杂很多】,但也不影响治疗病人的积极性)

而这恰恰是问题严重之处。因为我们实际上已经允许自己(在分析所揭示的意义上,我们允许自己的事情,而不知道它)在分析中发挥我们的自我(例如,分析师会把自己的意愿、观念加诸案主使其符合在分析师眼里看起来正常的标准)既然有人认为我们在努力使病人重新适应实在,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出,是不是分析师的自我为他提供了实在的衡量标准。(这涉及分析师的伦理。拉康认为这是不该的)

但他保留了用手按压(这个方法),(按压部位)可以是前额或是头部两侧。与此同时,他要求患者将注意力集中于症状的原因。这是对话和催眠状态的中间阶段。这些症状一个接一个地被处理,就其本身而言,就像许多有序的问题一样被直接处理。(构建起案主对分析的信念)


弗洛伊德完全投入到对真理的追寻之中,包括他自己本身,因此(这个真相也包括)也包括他在他的功能中对病人的在场,让我们说,作为治疗师——尽管这个术语完全不足以用来描述他的态度。正如弗洛伊德本人所说的,这种投入赋予他与患者间关系一种绝对独特性(弗洛伊德对人的敏锐之处。很多女案主都爱上了他)


书接上文*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