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和平主义(1-4-1-1)——拒斥一切暴力,所谓《无本体论的伦理学》

【主义主义】和平主义(Pacifism)(1-4-1-1)——拒斥一切暴力,所谓《无本体论的伦理学》
我们今天要来讲主义主义的1-4-1-1。1-4-1是当代自然主义。其实我们叫它当代自然主义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占主导秩序的自然主义就是我所说的当代自然主义。
放弃本体论、放弃自己对于本体性力量的思考,然后站主流秩序,在场域论上对秩序完全服从,对于自己的内心的认识——也就是说什么东西在他看来是对的,他就极力的去维护,极力地站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一边,并追求这些话语体系的一致性。
所以我说当代自然主义不仅仅是分析哲学的一个特点,它也是一切站在胜利者一边、站在社会占主流优势地位一侧的意识形态。所以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当代自然主义”。比如说学术里面的权威,还有一些家庭比较优渥的小知识分子、学生,他们都会有这种立场。包括一些穷人,他们虽然不富裕,但生活还过得过去,他也会是一种当代自然主义。他不会朝神拜佛,因为现世的秩序就已经足够让他获得足够的好处了。
所以他会说:“哎,我自然而然就好了。”“自然”这个词意味着稀松平常、很普通的,就是按照这个秩序的自行发展对我有好处的话,那我就可以拥护它。
所以我昨天批评分析哲学不是在针对分析哲学,而是针对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豢养的这种学术结构,因为主导它们的意识形态就会是这个样子的。只不过你分析哲学太富了,运气比较差。
如果说当代自然主义在目的论上变成1,那么它就成了一种守序的、追求唯一一种僵死的价值体系在其中千秋万代空转的秩序的意识形态,它实际上就是和平主义。
那我们来分析它的格:
场域论上的1就是追求所谓的“one world one dream”,和平的、美好的、善良的、有序的、整全的甚至是永恒的世界。我想问那些对于世界有这种幻想的人,你们知道在天桥下面冻死的流浪汉在最后一瞬间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吗?他会认为有一个整全的世界存在嘛?我就得打个问号。他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肯定是撕裂的、割裂的。你就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还有比如说为了生活、为了或者亲属的疾病而不得不去牺牲自己的肉体尊严的人在承受那样的痛苦和屈辱的瞬间,他会把这个世界理解成什么样子?你们可以去想象一下。
他们会幻想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创伤性事件后,就可以像电影结尾里放一首什么《One Day》《Heal the World》或是《We are the world》这种歌一样,就能把现实的创伤给弥合。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最近很火的那个《唐人街探案3》,它一直用这个庸俗的桥段。我不是打广告,你们没看过的人你就别去看了。它庸俗的桥段就是为了宣泄爱欲,所以讲了里面那个女主角小时候他的妈妈喂了一碗荞麦面,然后就跟那个老流氓怎么怎么样的。
这种都是创伤性的描写,这个女主角长大的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在这边生存非常困难,所以只能对年长的掌握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出卖尊严、出卖美色,然后才能成长起来。比如单身母亲的无私奉献、未婚女子被肆意凌辱等等创伤性事件,都是庸俗的男权主义视角下投注爱欲的一些小客体。
但是这个创伤性的一闪而过是为了推动整个剧情发展的,说那个黑社会老大他不是罪犯,然后这个女的才是罪犯;但归根结底还是黑社会老大才是罪犯,这个女的又不是罪犯,她虽然有主观上的犯罪意图,但是却不是罪犯。
这个创伤性维度揭露完之后,影片立刻就开始播放一首和平美好善良的歌,好像是Michael Jackson的歌(指《We are the World》)想要通过这首歌立刻把创伤性闭合起来。然后很快,那个歌放完了之后。那几个主角就开始讨论吃什么,吃火锅还是吃啥。
到了结尾立刻用歌声和美食这两个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想象的东西来把前面的创伤闭合。还有他们围在一起看日本的烟火大会,同时背景在放那种音乐,一派“世界和平”的温馨景象。你要知道这种手段是很幼稚、很常见的意识形态手段。
那么接下来讲本体论,本体论上的4在这里有特殊的含义:非暴力(no violence)。暴力本身是具有本体论地位的。暴力怎么样都是一个本质性的东西,something nominal.所以和平主义者们在本体论上对于自己进行了阉割,就变成4。他们拒斥一切暴力,暴力被他们看成是一种不能称其为本体的本体。
然后在认识论上还是1,就是自然现象。一切都是自然现象。暴力最后也可以被消解掉为物理过程、神经生理学过程。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由科学共同体去解释的。科学家可以做实验——拿小白鼠、猫狗甚至是人(在美国)做活体实验。
最后,目的论也是1,就是过一种正直的、善良的、和平的生活。就是慈世平(梅塔·沃尔德·皮斯,Metta World Peace),那个篮球运动员差不多这种意识形态1-4-1-1。
和平主义对于暴力本身无条件地拒斥,并绝不反思(never reflect on it)。它就是个前反思的姿态。和平主义还有自己那个标志,它是一个运动。

和平主义标志
和平主义在学术上的代表人物是普特南(希拉里·怀特哈尔·普特南,Hilary Whitehall Putnam,1926年7月31日-2016年3月13日,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哲学家。生前影响力涉及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道德哲学,甚至计算机领域,是英美学术体系下生产的“大师”。)

普特南
他写过一本书叫《无本体论的伦理学》。在这本书里,他鼓吹人类需要第三次启蒙,启蒙运动没有结束。这个观点是跟理查德罗蒂类似的。
第一次启蒙破除了宗教崇拜,第二次启蒙破除了对于大写的Reason:理性的崇拜;第三次启蒙那就是要破除对于第二次启蒙破除理性崇拜后原来由理性构造起来而未清除的本体论残余。最后就是要把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全部摧毁。
我记不得他可能第一次说的第一次启蒙是不是指对于宗教崇拜的破除。那是我年纪很小很小的时候看的中译本。然后我还后来上分哲的课我就把普特南的一些论文、蛇皮论文都拿回来看,他基本上就是一个美式实用主义的姿态。
就是说我们可以完全不需要本体论,也不需要形而上学。他在书里讲了一个概念,叫做“无客体的客体性”。客体性是可以没有客体、没有载体、没有机制、没有基础的。由这个无客体的客体性出发我们可以产生规范性。
也就是说,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客观性规定成一种先验主体间性。简单的说你可以这样去理解,比如说在DOTA2里,你在本地装插件,你的英雄就有皮肤。但是这个皮肤只是玩家自己可见,别人看不见的。所以这个东西就不是客观的意思,it’s not objectivity。
什么时候本地装的这个插件可以像病毒一样以语言作为中介传播到别人的手机或电脑上面的时候:我明明没买这款皮肤,但是我开局的时候我把这个插件一运行别人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我有这款皮肤,那不就相当于我有一块屏幕嘛?然后它就叫做“无客体的客体性”。
我没充钱但是我有了这款皮肤,因为所有人大家都能看得到。它就是这么一个效果。所谓的先验主体间性就是说:事实上客体在物理空间里不存在,无论怎么推我们最后还是不能说is就是存在,我们只能说它是形成了某种实践上的共识。
我跟你讲,这个立场其实不新鲜。1929年卡西尔、卡尔纳普和海德格尔在瑞士达沃斯的辩论就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了。卡西尔持的立场就是这样的:虽然我作为一个新康德主义者,我承认人是没有办法触碰到物自体的,物自体不可触碰,本体论是不可能的。但是反过来有一个主体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符号学网络,这个符号学网络就相当于是我们的本地插件,可以渗透到其他的本地手机终端里面,虽然它不在服务器里面运行,但是它在不同的本地终端里面运行,它就形成一种“拟本体”(quasi-noumenal)的结构。
因为它形成了一个网络,每个个体没法去撼动它。撼动不了它是不是就有某种客观性?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贾宝玉,或者孙悟空,我们都近似地把它当成quasi-noumenal近似存在的东西。但贾宝玉和孙悟空都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他们都不是实际存在的人。
普特南也会在著作里讨论这些东西,比如说这些虚构人物它和现实人物之间的一些语用学上的一种差异。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建构某种“类”,或者近似本体论的规范性源泉。这就是通过人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这种拟本体论。
这种本体论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它完全是通过交谈(discourse)来实现的。大家平心静气地通过和谐的交谈来共同构建这样一个大家都能说得来、可以好好说话的世界。那么反过来说,大家互相说不来,必须诉诸除了交谈以外途径的那不就是一种类似兵戎相接的暴力了吗?
那么这个时候,暴力的本体论地位他们是不反思的。这种拒斥对暴力进行反思的传统是英美文化学术圈内一脉相承的。它是从分析哲学的祖师爷罗素那边开始的。
我跟你讲,什么人最反战?社会上的既得利益者,那些“winner”最反战。他们已经占据了道德话语体系的制高点,当然也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布任何暴力都是错误的。所以你可以理解到,分析哲学一个极端的特点就是它没有激进的政治立场。因为暴力(violence)在他们那里永远不是一个可选项。
同样的,我们回到《唐人街探案3》这部电影,我们会发现日常语言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暴力了。电影里面的这对母女因为不会说当地的话,所以他们就不得不活得非常凄惨。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维度:你不会说这门语言就被排除在日常语言的体系之外。或者你即便会说这些语言,但你没有在共同体中的身份照样没有办法进入这套日常语言的体系之中去和他们博弈。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里的女主角伪装成一个上流社会的女性去参加宴会,然后借了一个项链,结果项链被偷了。最后瞒着别人攒了一辈子的钱去把这个项链的钱给还掉了。后来人家问她:“真的假的呀,你为什么要那么多钱呢?”
道理是一样的,就算你能融入日常语言这个符号体系,但实际上在背后你的社会地位、你所处的人际关系网络、利益网络一样会代替日常语言体系对你施加隐性的暴力。
分析哲学家应该去反思这种暴力本身,这种暴力甚至是杀人不见血的。还有这些学术共同体成员的享乐,他们的安宁、和平、体面的生活,以及他们还有可以冠冕堂皇地站在一个安全的高地呼吁大家要追求和平、排斥暴力的余裕……所有这些的核心原因只有一点,因为他们最暴力。美国最暴力的那些人需要他们来抢这个道德制高点、话语制高点。
所以欧洲人不信分析哲学那一套。欧洲人大体上虚与委蛇,特别法国基本上是与这套东西刻意保持距离的。
我知道这个玩意的真正的面目是什么,我们对于小朋友就不要太苛责。他们没有体验过那些维度。
很简单,你把你口袋里钱全掏光了,不要打电话给你家人,我可以给你优待条件给你一辆面包车加满了油,你怎么活一周时间下来?你可以去体验一下,然后你就会对于和平主义重新有一种看法。
和平主义的虚伪性列宁已经在他的著作里有过非常详细的讨论,轮不到我在这里说、轮不到我在这里批判。
好像安全是免费的一样。我说的人三大能量来源,脂肪、蛋白质、淀粉。要获取蛋白质全都去吃植物,植物蛋白吃多了你还得吃肉,吃肉就得有暴力。因为要吃肉就必须有屠宰,屠宰业的存在就已经证明他们的那个“和平体面”的生活还是需要人类的阴暗丑陋的侧面去支撑的。这些阴暗丑陋的侧面难道可以被他们直接用科学仪器完全掩盖掉吗?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好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