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千年】国外史诗级战争剪辑 第十六篇 二战时间线:至暗时刻

注:整理自Bilbili弹幕解释,如有错误往指出
1937年4月27日 西班牙,格尔尼卡
德军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
秃鹰军团Condor Legion
诺门罕战役,日军试图占领哈拉哈地区以作为其“北进”策略的跳板
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战争!
毕加索著名反战画作《格尔尼卡》的由来
1937年4月29日 格尔尼卡轰炸事件
德国对西班牙北部城镇格尔尼卡实行无差别轰炸
格尔尼卡大轰炸,德军在战争史上首次轰炸不设防城市
“这是你们的杰作”
1937年7月7日 21:00PM 卢沟桥事变
松井石根(1878-1948)(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要责任人之一)
姚子青(1909-1937),坚守宝山奋战七昼夜后身亡
征服する時代は始まったのだ!
板垣征四郎(1885-1948)(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
皇国興廃はこの一挙にあり!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37年7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亚战场开启
全面抗日开始,中国成为第一个对抗法西斯的国家
卢沟桥事变 第二次中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
WWII in Asia
赵登禹师长,1937年7月牺牲于北平保卫战
1937年8月8日 北平沦陷
Fall of Beiping
日军入侵山海关
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
Battle of Shanghai
国军与日军在上海一带爆发大规模会战,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落空
87,88师进入上海围攻日本海陆,日本增兵,淞沪磨坊开始转动
中日双方(4:1)共计投入近100万兵力,日军获胜
但”三个月粉碎中国”成为无稽之谈
闲院宫载仁(1865-1945)亲王,日本皇族将领。参谋总长
闲院宫载仁亲王,此人运气极好死于战白前夕
上海を双方から攻撃をし、中国を完全に制圧いたします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召集全国进行抗日战争
“如果战端一开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
"人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精神!”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1887-1975)
焦土抗战 无限迟滞作战
朝香宫鸠彦王(1887-1975),裕仁天皇叔父,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
1937年8月16日 扬子江战役(长江江阴海战),民国海军全军覆没
1937年9月1日 太原会战,日军侵入山西
太原会战,日方从娘子关和忻口两路进犯太原,中方在顽强抵抗后被迫撤退
我们前面的东北,华北现已沦陷,今天我子青与各位,守卫的是宝山,捍卫的是国土!
我们身后,就是你们浙江,你的贵州,你的江西,你的广东和你们的四川
1937年9月13日 忻口战役(属于太原会战)
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战死于忻口战役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1937年11月1日 上海沦陷
Fall of Shanghai
谢晋元团长率领“八百壮士”保卫上海四行仓库
实际兵力:国军420余人 日军30万
1937年11月8日 日军逼近民国首都南京
1937年11月9日 太原沦陷
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在1个月内先后沦陷(苏南沦陷)
1937年12月1日 南京保卫战--淞沪会战的末响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
Fall of NanKing
孙中山国父像被推倒
南京沦陷,四万万同胞齐落泪,勿忘鬼子屠杀之罪行!
1938年3月12日 德奥合并(鲜花战争)
1938年3月20日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徐州沦陷,但为武汉保卫战赢得时间
李宗仁,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桂系军阀首领(1890-1969)
1938年3月24日 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国军击败日军,日军伤亡1万余人
正面战场第一次取得胜利
国军伤亡5万,日军2万
台儿庄战役--中国乃至国军至战时最大一次胜利,由李宗仁为主要指挥而胜利
1938年4月24日 “苏台德危机”
德国索取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德国的羽翼要庇护国外的德意志民族吗“——苏台德危机、
利用大规模水下舰队破坏盟军大西洋交通线是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的主要任务
德国战争海军-潜艇部队主力-U艇 U-Boat
提尔皮兹号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KMS Tripitz--德国俾斯麦级2号战列舰
1938年5月 Z计划,德国扩充海军军备 Plan Z
围绕大型舰只,建立可以与英法抗衡的长期建造计划,预计完成时间1946
德国海军扩军计划,但因德工业实力不足未能全部完成,由雷德尔提出
开始大规模建造军事级战舰
1938年6月11日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atlle of Wuhan
武汉沦陷,国民政府再次迁都前往重庆
武汉会战,国军动员海陆空110万兵力抗衡日军
地跨数省的“血肉磨盘”,空间换时间的重要节点——武汉战役
1938年9月26日 慕尼黑会议
阿瑟·尼维尔·张伯伦(1869-1940)时任英国首相
张伯伦同时也发展了军事,空军和雷达技术都在他任内取得了进
慕尼黑会议(阴谋),英法的绥靖与背叛
慕尼黑协定-英法绥靖政策让德国获得苏台德地区换取暂时和平
1938年10月1日 德国占领苏台德
德国对苏台德的索取符合民族自决原则,撕毁慕尼黑协定才算真正破坏凡华体系
1938年11月9日 水晶之夜(德国屠杀犹太人)
1939年3月15日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违约,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3月28日 马德里陷落
西班牙共和军被弗朗哥击败
西班牙独裁者,弗朗西斯科.弗朗哥(1892-1975)
1939年3月31日 但泽危机
德国威胁波兰“但泽或战争”
法国反战标语:“我们为什么要为但泽送命?”
1939年4月7日 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索古王朝灭亡
1939年5月11日 诺门罕事件
日军挑衅苏军,试图引起战争,被苏军击败,朱可夫成名之战
诺门罕战役的失败使得日本放弃了对苏联的进犯,改写了二战的剧本。
1939年5月22日 德意签订钢铁条约,轴心国雏形形成
钢铁协定
德国能拉的已经全拉了呀,英法美苏不可能拉得动的
中日只能二选一,巴尔干连打带拉全进轴心了
剩下伊比利亚瑞典土耳其这些中立国也都是亲轴心的
1939年8月20日 诺门罕战役,苏军击退日军,沉重打击了日本北上的信心
日军发起自杀式攻击
1939年8月23日 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德国外长(1893-1946)
里宾特洛甫与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1890-1986)
此协约签订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英法希望“祸水东引”
1939年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This nation will remain a neutral nation
But I cannot ask every American remains neutral in thoughts as well
本国仍将维持中立,但我不能要求每一位美国人在思想上保持中立
1939年8月31日 希姆莱行动,德国在边境“自导自演”制造对波战争借口
“罐头鹅肉”行动
4:30AM Danzig,Poland
但泽走廊--德秘密拟定对波兰的闪击部署
老无畏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 KMS Schleswig-Holstein
西盘岛战役波军指挥 汉里克·苏夏尔斯基(1898-1946)
波兰战败后德军给予其荣誉投降待遇,允许他保留自己的佩剑
汉里克·苏夏尔斯基,波兰陆军少校,西盘半岛战役中率领部队抵抗了近一个星期
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1886-1941)(波兰元帅,二战初期波军总指挥)
1939年9月1日 德国宣战波兰
Case White 白色方案
German Invasion of Poland 德国宣战波兰第二共和国
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及欧洲西线战场开启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开始
WWII Europe
腐朽陈旧的波兰军队在先进精良的德军面前不堪一击
闪电战 Lightning War
波兰把主力全都部署在一道防线上,没有防御纵深,被装甲部队一波打穿
1939年9月1日 维斯特布拉德半岛战役
德波边境战役,德国两个集团军群全线出击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炮击韦斯特普拉特半岛
容克-JU87型机群(斯图卡)
9月3日,德军完成针对,但泽走廊地区的波兰“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
德军此时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快速推进
1939年9月3日 德军直逼华沙
华沙四面受敌
德国陆军的闪击战核心是装甲部队+装甲掷弹兵的机动作战重点突破
1939年9月3日 英法履行与波兰独立保证协议,加入二战
大不列颠和法兰西宣布对德作战
British/Franch Entry into WWII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1881-1948),德国陆军元帅,时任德国陆军总司令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阿尔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1895-1952)
1939年9月3日 虚假战争,也称静坐战,英法陈军西线,坚守不战
1939年9月9日 布楚拉战役
布楚拉战役,波兰唯一处于攻势的战役,但在德军反击下波军被包围消灭
布楚拉河会战,德南方集团重创波军主力
波军骑兵迂回攻击德军步兵时,遭遇德军装甲部队
1939年9月17日 苏联入侵东波兰
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军波兰
9月17日,苏联撕毁《苏波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波兰
19年9月30日 华沙沦陷--波兰政府流亡英国
1,苏波战争苏联弄死的波兰俘虏比波兰弄死的苏联俘虏多
2,波兰占领的乌克兰和白俄地区两方都有宣称
1939年10月6日 波兰灭亡
Fall of Poland 波兰沦陷
苏德在波兰境内会师,瓜分波兰
苏联乌克兰方面军总指挥,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1970) 元帅
1939年10月6日 第一次长沙保卫战/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天炉战法,日军撤退)
1939年11月30日 冬季战争(苏联入侵芬兰)
苏芬战争,苏联以惨重代价战胜芬兰
苏芬战争,苏联损失比芬兰大,但底子远比芬兰厚
最终迫使芬兰投降。芬兰加入轴心国,想找回场子
苏联撕毁《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932)
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对芬开战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1867-1951),芬兰陆军元帅
曼纳海姆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领袖和外交家以及军事家
苏联入侵打苏联,德国败亡与苏联求和,帅才
1939年12月12日 托尔瓦贾雷维战役(苏军遭受严重伤亡)
1939年12月16日 第一次苏玛战役
第一次苏奥穆斯萨尔米战争,芬兰以小胜大
白色死神(芬兰传奇狙击手)西蒙·海耶(1905-2002)
苏芬战争期间狙杀542人,生涯共狙杀705人,从来不用有放大倍数的瞄准镜
西蒙·海耶,绰号“白色死神”,芬兰人,世界第一狙击手
白色死神西蒙海耶,只用机瞄的大佬
芬兰拉提M26轻机枪,中国1937年少量引进
1939年12月7日 桂南会战,白崇禧指挥第四战区反攻南宁
戴安澜(1904-1942)将军,抗日战争国军名将,1942年在缅甸壮烈殉国,追授烈士
戴安澜,民国陆军少将(1942缅甸牺牲后追授中将衔),抗日民族将领
杜聿明(1904-1981),时任第五军军长,参与昆仑关战役,其部击毙中村正雄
1939年12月18日 昆仑关战役,杜聿明指挥第五军击败日军,夺回南宁要地昆仑关
194年1月8日 索穆萨尔米战役
苏奥穆萨尔米战役,芬第9师打垮了崔可夫的两个师,此战是卫国战争前苏军最大失败
苏奥慕斯萨尔米战役(芬军阻击苏军)
“给莫洛托夫的鸡尾酒”
索米冲锋枪 也就是苏联波波沙冲锋枪的原型 苏芬战争中给苏军留下了深刻映像和阴影
芬兰在冬季战争期间选择与德国交好不深交,赢得德国军事支援
1940年2月11日 第二次苏玛战役
第二次苏玛战役(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
1940年3月12日 莫斯科和约 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后芬兰求和
莫斯科合约(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区给苏联)
The Mannerheim Line
莫斯科合约(芬兰被迫向苏联割地)
1940年4月 卡廷惨案
卡廷森林惨案,斯大林授权人民内务委员会警察处决波兰俘虏1万左右
被处决人员包括军队指挥官,政商界精英人士等波兰中高层领导者被杀个干净
1940年4月9日 德罗巴克海峡战役
德国“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在德勒巴克被击沉 KMS Blucher
布吕歇尔号重巡掩护登录船只进入挪威峡湾
因轻敌被克虏伯岸防炮和白头鱼雷击沉
因轻敌被挪威岸防部队被一战老古董级别的岸炮和白头鱼雷击沉
比尔格·埃里克森(1875-1958),挪威陆军上校,岸防部队指挥官
1940年4月9日 威瑟堡行动,德军进攻丹麦与挪威
威瑟堡演习,德国进攻丹麦挪威,德国海军布吕歇尔号下船锚和岸防炮对射,被直接击沉
1940年4月9日 哥本哈根沦陷
哥本哈根陷落(丹麦未作有组织的抵抗)
1940年4月9日 丹麦沦陷(德军仅用了四小时的闪电攻势)
德国北欧作战总指挥,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1885-1968) 上将
挪威国王 哈康七世(1872-1957)
1940年4月10日 挪威首都奥斯陆沦陷
1940年4月12日 纳尔维克战役
纳尔维克海战 5艘英军DD英勇反扑港内9艘德军DD
纳尔维克战役,厌战号高光时刻之一
1940年4月30日 挪威战役(德军占领挪威,挪威伤亡1700人)
1940年5月1日 枣宜会战 民国上将拒绝撤退自杀殉国
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殉国)
张自忠(1891-1940)上将,枣宜会战以身殉国,为二战盟军牺牲的最高级将领
"天津没守住,我走了
北平没守住,我走了
华北没守住,我还是走了
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
1940年5月10日 黄色计划(德国西欧的骗局),德军进攻荷比卢
黄色计划 德国入侵低地三国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1887-1973),时任德军西线A集团军群参谋长
冯·埃里希·曼施坦因,德军陆军大将(1942东线战争晋升元帅),战略大师
入侵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策划者,提出阿登森林突击迂回包围构想
曼施坦因在西线还只是上将,42年3月升大将,萨瓦斯托波尔战役成功后升元帅
如果计划成功德军将从阿登森林突击迂回包抄切断比利时盟军的后路实现围歼
1940年5月10日 德军侵入西欧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1890-1946)大将,最终在1946年被判处绞刑。
1940年5月12日 D计划(法军阻击德军进攻的计划)
1940年5月12日 色当战役
色当战役,德军强渡默兹河
古德里安穿越阿登山区突袭色当,截断马奇诺和比利时法军
1940年5月15日 尼德兰(荷兰)沦陷
荷兰抵抗五天后投降
1940年5月 阿登森林
成功完成对英法联军的包围
德军穿越阿登森林(绕过马奇诺防线)
德军重坦突破阿登
1940年5月18日 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沦陷[盟军撤往敦刻尔克]
1940年5月21日 阿拉斯战役(盟军反击,但最终被迫撤退)
阿拉斯战役,英军反击被隆美尔的88炮教做人
阿拉斯战役(英法联军的“魏刚计划”)
德国元帅 瓦尔特·冯·赖歇瑙(1884-1942)
1940年5月26日 法国,敦刻尔克港
1940年5月26日 发电机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历史最大军事撤退行动
丘吉尔动员所有能渡过英吉利海峡的民船军船前往敦刻尔克撤离被围困的盟军
成功撤走英军21.5万人,法军9万人,比利时军3.3万人
伯特伦·拉姆齐(1883-1945),英国皇家海军上将,发电机计划指挥
1940年5月28日 德军逼近巴黎
上古难题:如何在法国投降前攻占巴黎
德军南线向香槟与巴黎进攻
普法战争的时候普鲁士就攻入了巴黎还在凡尔赛镜宫那创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1940年5月28日 比利时沦陷
Fall of Belgium
1940年5月31日 日军空袭重庆
无差别轰炸
重庆大轰炸,日军空袭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六五隧道惨案的由来
1940年6月5日 德国“红色方案”(继续向法国中南部挺进)
The Maginot line 马奇诺防线
法国马奇诺防线(德国曼施坦因方案让马奇诺防线成为摆设,后来10万法军在德国两面夹击下投降
1940年6月10日 意大利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Italian Entry into WWII
二战如果意大利中立德国需要10个师防御他,如果对德宣战则德国只需5个师击败他
如果加入德国阵营德国就需要15个师去保护她
第二次世界大战-地中海战场开启
1940年6月10日 挪威灭亡
Fall of Norway
19年月日
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1872-1958)
1.甘末林(英法联军总指挥,5月因战事不利被撤职)
2.戈特子爵 约翰维克(1886-1946)(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通过敦刻尔克撤回英国,后参与地中海战事)
1940年6月14日 巴黎沦陷
马克西姆.魏刚(1867-1965) 继任甘末林成为法军总司令,后成为维希防长
保罗.雷诺(1878-1966)法国总里,6月因战事不利而辞职
1940年6月24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Fall of Franch
法国第三共和国沦亡,维希法国建立
德国仪仗队经过法国巴黎凯旋门(标志)
Sieg Heil胜利万岁
1940年7月3日 英国海军弩炮行动
停泊在达喀尔黎塞留号遭到英国舰队舰载机的攻击
布列塔尼 敦刻尔克 黎塞留沉浸
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1893-1746)
法国救亡运动领袖,夏尔·戴高乐(1890-1970)
1940年7月16日 “海狮计划”(德国企图进攻英国本土,但因空、海军失利而放弃)
海狮行动(第16号元首作战命令),德军策划渡过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
但因空军失利和海军准备不足被迫取消,为德国最终战败埋下伏笔
1940年8月 不列颠战役(不列颠空战)
英国高光时刻,英国空军在雷达与情报优势下以少胜多打败德军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
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
空军上将休·道丁(1882-1970)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
基斯·罗德尼·帕克(1892-1975),“伦敦保卫者”,英国皇家空军上将
英国皇家空军 第303中队 全部都是波兰飞行员
英国利用雷达优势击败德国空军 导致海狮计划无法执行
1940年8月 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苏联撕毁《苏立互不侵犯条约》(1926),占领立陶宛(苏联至此撕毁的第三个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1940年8月20日 百团大战(挖心战),
05个团参战破坏敌后运输线
多田骏(1882-1948),日本帝国陆军大将,时任华北方面军司令
百团大战!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1898-1974),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百团大战总策划
1940年8月25日 轰炸柏林(英国空军报复德军轰炸)
1940年9月7日 放弃进攻军事目标而选择报复性轰炸城市,导致德空军力量被无谓消耗
轰炸伦敦,戈胖子为了报复轰炸使得英军雷达有了喘息之机
柏林轰炸后,德国为报复选择攻击城区,英国空军获得喘息的时间
1940年9月 西部沙漠战役(1940年9月9日)
北非,利比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开启
鲁道夫•格拉齐亚尼(1882-1955)(意大利元帅)「费赞的屠夫」
1940年9月22日 日本和维希法国达成协议,侵入越南,成为太平洋战争的前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场开启
日本进驻法属印支,直接导致美国的石油钢铁禁运,迫使日本加入战争
19年9月27日 三国轴心(1940年9月27日)[日本、德国、意大利]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三国轴心至此完全形成。
1940年10月28日3:00AM 希意战争(1940年10月28日)
“奥西日”(意大利入侵希腊)
希腊拒绝意大利要求,意大利进攻希腊,OXI DAY(希腊的说不日)
1940年11月13日 班都斯战役,希意战争,意大利军大败
不过希腊为了这场胜利也付出了太大代价,导致后面很快被德军占领
1940年11月11日 塔兰托战役
英国地中海舰队夜袭意大利海军驻地塔兰托,重创意大利海军
开启了航母舰载机主宰海洋的时代)
为日后日军突袭珍珠港提供了蓝本
重创意大利海军舰队,开启舰载机时代,被认为是第一次有效的舰载机空袭
英国皇家海军 光辉级装甲航空母舰一号舰 光辉号 HMS IIIstrious
1940年11月14日 考文垂大轰炸(月光奏鸣曲行动)
英国破译情报为时已迟导致考文垂损失惨重
考垂文轰炸,丘吉尔在破译德军密玛情况下放弃考垂文诱使德军相信密玛并未被破译
1940年12月6日 “罗盘行动”(英军反击意军,将意大利军队赶回利比亚)
罗盘行动 同盟国在埃及的反击
罗盘行动,英俊俘虏好几个足球场的意军
19年12月11日 西迪拜拉尼战役,英军在利比亚重创意军
西迪拜拉尼战役,英军以伤亡六百人代价俘虏意军三万余人
19年12月 大西洋海战,德国与同盟国争夺大西洋海上交通线
卡尔·邓尼茨(1891-1980),德国海军上将(后晋升元帅),德潜艇部队司令,狼群战术开创者
狼群战术Rudeltaktik Wolfpack,著名潜艇攻击战术
潜艇平时分开寻敌,发现敌军后集结进攻,不再孤军作战
狼群战术(德称其为集结战术)
德军U艇狼群战术,在大西洋执行破交作战,攻击盟军商船
1941年1月 第一段“欢乐时光”,盟军149万吨物资被击沉
"Frist Happy Times"
“第一次欢乐时光”(德军称1940年到1941年早期U型潜艇在大西洋占优势的阶段)
盟军缺乏反潜力量,德海军U艇部队战果累累,击沉149万吨物资以及大量货船
1941年2月7日 贝达富姆战役 英军以不到2000人伤亡的代价歼灭意大利军队25000余人
贝达富姆之战,英澳联军切断意军退路,俘虏2万人
1914年2月 地中海海战,英国地中海舰队与意大利海军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
1940年2月 马耳他围攻战,德意尝试掐断英地中海交通线,围攻其重要枢纽马耳他持续两年
马耳他岛围攻战,英国试图掐断意大利的北非补给线
安德鲁•坎宁安(1883-1963)(英国海军元帅)
英国皇家海军上将(后晋升元帅),英国海军最著名的将领之一
英国皇家海军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一号舰 伊丽莎白女王号 HMS Queen Elizabect
“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装备八门381mm主炮
1941年2月14日 向日葵行动[德国非洲军团抵达非洲]
向日葵行动(德国非洲军团抵达利比亚,支援意大利)
1941年3月11日 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英国以土地换取战舰
驱逐舰换基地计划
联合王国将北大西洋的岛屿割让给美利坚,以此来租借美利坚的舰艇
1941年3月日 德、意轴心国在北非的反攻(从利比亚一路推进到埃及阿拉曼)
埃尔温·隆美尔(1891-1944),绰号“沙漠之狐”,德国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名将
刚上任非洲军团长官就一路将英军推回几百公里
1941年4月 托布鲁克要塞围攻战,德意军队攻克要塞,英军投降,隆美尔升为帝国元帅
1941年4月6日 25号行动(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
德国空军元帅(陆空都玩得转的),阿尔伯特·凯塞林(1885-1960)
德国陆军元帅,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1881-1954)
德国陆军元帅,费迪南德·舍尔纳(1892-1973)
“吃人的疯子”费迪南德-舍尔纳 德国陆军元帅
1941年4月6日 玛丽塔行动 轴心国入侵希腊
1941年4月9日 梅塔克萨斯线战役
1941年4月18日 南斯拉夫沦陷
Fall of Yugoslavia
南斯拉夫沦陷,贝尔格莱德被一个德军小队占领
1941年4月28日 雅典沦陷
Fall of Athens
1941年5月20日 墨丘利(赫尔墨斯)行动
德国空降兵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几乎全歼克里特岛英、希联军
墨丘利(赫尔墨斯)行动,德国空降兵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几乎全歼克里特岛英、希联军
克里特岛战役,德国空降兵损失惨重,导致德国不在训练空降兵,极大的战略决策错误
1941年5月21日 莱茵行动
1941年5月24日 丹麦海峡战役,英舰“胡德”号被德舰“俾斯麦”号击沉
丹麦海峡战役 皇家海军的荣耀胡德被俾斯麦殉爆
英国皇家海军 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一号舰 胡德号 HMS Hood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殉爆,全舰仅幸存3人
1941年月日
德国海军,“俾斯麦”号 战列舰 KMS Bosmarck
刚瑟·吕特晏斯(1889-1941),二战德国海军最杰出的水面舰艇指挥官
俾斯麦被剑鱼击中螺旋桨无法回港遭皇家海军围歼
然而因为吕帅不停地发电报报喜导致英国侦测到了俾斯麦号的位置
才被皇家方舟的剑鱼炸断螺旋桨,最后被皇家海军围歼
英国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HMS Ark Royal
派出的攻击机成功炸毁俾斯麦号的舵机导致其只能原地打转无法返航
1941年5月26日 俾斯麦号的最后一战,英国海军动用了几乎整个本土舰队前来围歼
英国海军,“罗德尼”号 战列舰 HMS Rodeny
英国皇家海军 纳尔逊级战列舰二号舰 罗德尼号
1941年5月27日 俾斯麦号沉没
英国海军以10:1的主力舰优势暴打孤军作战的俾斯麦
约翰•托维(1885-1971)(英国皇家海军上将)
1941年6月1日 波兰德占区,德军秘密开始集结部队
距莫斯科1225KM
鱼叉行动(德军欺骗计划,隐瞒进攻苏联)
德军参谋长,“巴伐利亚人”弗朗茨·哈尔德(1884-1972) 德国陆军大将,时任德军参谋总长
北方集团军群→ 列宁格勒
威廉.冯.里布(1876-1956)
中央集团军群→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
库斯特林的圣火,费多尔·冯·博克(1880-1945)德国元帅
南方集团军群→基辅
南方集群配备一个装甲集群及步兵火炮
最后的普鲁士人,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元帅(1875-1953)
北方集群主要进攻至列宁格勒
中央集群主要进攻至莫斯科
南方集群主要进攻至斯大林格勒及巴库油田
需要注意的是:战争初期德意志军队数量要优与苏维埃军队
1941年月日
理查德·佐尔格(1895-1944) 苏联王牌间谍(他向苏联提供了德国进攻的情报)
海因茨•古德里安(1888-1954)(德国陆军大将,闪击战之父,时为第2装甲集群指挥官)
“逆境英雄” 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1896-1968)基元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之一
迪米特里.巴甫洛夫(1897-1941),苏联红军陆军上将
东线初期因为指挥不力白给了一整个方面军而被枪毙
苏联能够撑过1941年主要还是靠自身广阔的纵深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工业能力
1941年12月美国才参战,在此之前美国的战争机器根本就没有高效率运作起来
对于苏联的援助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琴剑世家”德国陆军元帅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1881-1954)
德军中最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之一
在乌克兰完成了数次围歼战(包括基辅))
1941年4月22日 3:45 AM 巴巴罗萨计划 轴心国入侵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东线(苏德战场)开启
两个强大的工业国的拼死对抗,两个最具血性民族的存亡之战
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开始了!
巴巴罗萨计划初期,德国及仆从国出动190个师,共计550万人
炸布列斯特要塞的2000磅航弹 SC1000,有一吨重
“布列斯特要塞最后的保卫者”,彼得·加夫里洛夫(1900-1979) 少校
1941年6月25日 继续战争(1941年6月25日)[芬兰撕毁莫斯科和约]
继续战争,芬兰响应德国号召,进攻苏联意在收回失去的土地
1941年6月26日 布罗迪战役,苏军在乌克兰的反击被德军粉碎
布洛迪战役,西南方面军的装甲部队试图反击,被德南集群重创
1941年6月27日 拉塞尼艾战役(1941年6月27日)
拉塞尼艾战役,苏军的反击迟滞了德军的在立陶宛进程
1941年6月29日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
此时距离莫斯科1060km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后来成为卫国战争的精神象征之一
布列斯特要塞的苏联政委,叶菲姆·福明(1909-1941)
福明·叶菲姆·莫伊塞耶维奇,牺牲于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
布列斯特要塞政委福明,投降后被叛徒指认枪毙
伊万·祖巴乔夫(1898-1944)大尉,参与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被德军俘虏后遇害
1941年7月2日 比萨拉比亚战役
慕尼黑行动(贝萨拉比亚战役)(德国与罗马尼亚进攻苏联)
1941年7月7日 明斯克战役,徳中央集团军围歼苏西方面军大部,俘虏30万人
1941年7月8日 波罗的海行动
苏联先侵略了波罗的海三国,德国人反过来再度侵入此地。
在性质上,这相当于俄国和日本在我国东北争霸。
列宁格勒方面军总指挥,苏联陆军炮兵部队总司令,炮兵专家 列昂尼德·戈沃罗夫(1897-1955)元帅
1941年7月8日 斯摩棱斯克战役
扎紧“死亡口袋”斯摩棱斯克战役
斯摩棱斯克会战(苏联西方面军预备队被歼灭,但是拖延了德军继续西进的时间)
德军装甲集群将领,赫尔曼·霍特(1885-1971)
德国最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之一,苏德战争初与古德里安在中集群指挥装甲部队
1941年7月9日 明斯克沦陷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沦陷
距离莫斯科还有717千米
1941年7月12日 银狐行动
银狐行动(德国与芬兰分割苏军)
德国芬兰发动银狐行动,意在夺取被苏军占领的芬兰领土并夺取苏联的卡累利阿地峡
银狐行动也是烂尾,打到一半芬军就不前进了,否则是有希望切断北冰洋英美援助的
1941年7月15日 乌曼战役(苏军溃败)
乌曼口袋,南线第一场大型围歼战
乌曼口袋,南方集团军群包围苏西南方面军及南方面军,俘虏10.3万人
1941年7月19日 德国第33号训令
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古德里安第2装甲兵团与南方集团军群合作,对基辅苏军进行合围
1941年8月6日 斯摩棱斯克陷落
斯摩棱斯克沦陷,莫斯科门户大开,但双方均筋疲力竭
距离莫斯科还有400公里
1941年8月8日 围攻敖德萨
敖德萨保卫战,徳军胜利但苏军有序撤退保存了实力
敖德萨保卫战,在南乌克兰,苏军成功撤至克里木半岛
帕夫柳琴科·柳德米拉(1916-1+84) 著名女狙击手,
敖德萨战役中击杀了187名德军,在二战中有效击杀309人
萨瓦斯托波尔围城战被斯大林命令撤离后任狙击学校教官直到战争结束
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绰号“死亡女神”,世界第一女性狙击手
1941年8月14日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英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1年8月16日 270号命令(斯大林要求,“战斗到最后”,禁止红军士兵和指挥官投降)
苏联最高统帅部270号命令(关于清除逃兵和懦夫的命令)
1941年8月23日 基辅战役
基辅战役,二战史上最大规模包围战,苏军五个集团军,60万人被俘虏
基辅会战-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包围战
苏军伤亡19万,被俘65万
基辅战役,苏军西南方面军大部被歼,上将波诺斯基突围途中阵亡
1941年8月30日 叶利尼亚反击战
朱可夫东线首秀,成功阻滞德军进攻
叶利尼亚攻势(苏军为解除德军对莫斯科的威胁而发动进攻)
叶利尼亚反击,第100步兵师因功被授予第1近卫师的称号,苏联近卫军诞生
1941年9月8日 列宁格勒保卫战
苏联军民坚守列宁格勒长达891天
勒布和霍普纳冲到拉多加湖南岸,切断了列宁格勒与苏联广大纵深的陆上联系
“老骑兵”艾里希·霍普钠(1886-1944),德三陆军一级上将
1941年9月10日 基辅包围圈
基辅包围圈,德军包围在基辅周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
最后苏军阵亡近百万,被俘66.5W人
基辅合围,莫斯科的大门被德军彻底踹开
1941年9月15日 第二次长沙会战
惨烈至极的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劲旅第10军、第74军惨遭重创
1941年9月19日 基辅沦陷(1941年9月19日)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1892-1914)(牺牲于基辅会战)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夫(1894-1964),苏联英雄,柏林国会大厦插红旗
1941年9月26日 亚速海战役
亚速海战役,德军包了苏军一个小饺子,一度攻下罗斯托夫,12月有不得不撤退
亚速海战役,德军夺取苏联克里米亚半岛
1941年9月30日 台风行动
台风行动,苏军在莫斯科城外挡住了德军进攻
台风行动(基辅会战后,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重新向莫斯科方向发起进攻)
台风行动,德国结果了南北两翼的苏军后,中路集团军群再次对莫斯科方向发起总攻
1941年10月12日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德军在莫斯科以西展开的大规模围歼战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德军歼灭苏军6个集团军另击溃苏军3个集团军,65万苏军被俘
被围苏军在卢金中将等人的指挥下顽强的拖住了德军步兵主力
为巩固莫斯科地防御争取了宝贵的2周时间
此处距离莫斯科380公里
1941年10月12日 德意志向莫斯科挺近
距莫斯科200km
1941年10月16日 敖德萨沦陷
敖德萨(黑海最大港口,乌克兰第二大城市)陷落
1941年10月16日 莫扎伊斯克陷落
莫扎伊斯克沦陷,此时距离莫斯科仅110公里了
莫扎伊斯克沦陷,德军逼近莫斯科外围
1941年10月30日 围攻塞瓦斯托波尔
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曼施坦因上将率领德第11集团军围攻克里米亚半岛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坚持了半年多最终被德军攻陷
曼施坦因因此战获胜一路晋升陆军元帅
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苏军失败,损失24万余人
-----------------------------------------------------------------
”伟大的卫国战争“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此时距离莫斯科100公里
斯大林红场阅兵,检阅完毕后部队立即进入战场
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战争的废墟之上,我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有人替我们流尽了血。
人类,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清战争的面目吧。
放下仇恨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要再制造又一场毁灭世界的战争。
《女狙击手》(苏联)
《南京!南京!》(中国)
《我们的父辈》(德国)
《八佰》(中国)
《捍卫者》(中国)
《卡廷惨案》(波兰)
《敦刻尔克》(英国)
《沙漠兄弟连》(意大利)
《布列斯特要塞》(苏联)
《斯大林格勒2013》(苏联)
《斯大林格勒1993》(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