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课文分析课】《沁园春·长沙》|背诵方法指导|课文考法精析|情感主旨引导

2023-06-22 19:37 作者:有名字还没注册过吗  | 我要投稿

还是像上次一样,有需要这份文件的私信我,不过发一下你要的是什么,不然东西太多,不知道要的是什么→←

作者: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代表作:《沁园春 雪》《采桑子 重阳》《卜算子 咏梅》

“沁园春”词牌名,“长沙”题目。

写作背景:这首词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sa四声)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形势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色,回忆起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过去的战斗岁月,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作。

词的概念及形式

(1)又称长短句,特点:“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2)词牌诗词的格式名称,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与内容无关。

(3)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ge三声)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可作为作文结尾)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独立”一词位于句首,用特写镜头凸显出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立”既有“站立”之意,又有“挺立”“屹立”之意,突出词人中流砥柱的气概。“寒秋”一次一方面写出了深秋的寒意,另一方面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斗争形势的严峻。

2.一个“看”字,总领该句及后面六句,统领了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飞鹰、游鱼等意象。

3.“万”描摹出了层峦叠嶂之态;“红”寄寓了词人霍尔德革命情怀;“遍”描绘出了群山红的彻底的壮美景象,让人联想到星火燎原的革命局势;“层”写树林重重叠叠之貌;“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颜色的浓艳;“漫”写江水满溢之状;“透”写江水之情;“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激流勇渡的热闹场面;“击”写雄鹰之健;“翔”写游鱼在水中的轻快自如。

4.词人描绘这幅湘江秋景图采用了那些手法?有何作用?

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意象进行描写,运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词人宽广的胸襟,同时又为后文的抒情、议论提供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tips写景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白描。

5.(标蓝的段落)这几句为我们塑造了“同学少年”的群体形象,请概括这一群像的特点。此处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表明他们青春年少、才华横溢。②“书生意气,挥斥方道”,表明他们有会一样的革命热情,以天下为己任,敢想敢做。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明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并积极参加变革社会的实践。④“粪土当年万户侯”,表明他们蔑视权贵、敢于斗争、抱负宏伟、追求高原。这是一群有雄心、有才华、有胆识的革命青年。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词人对年轻时的革命同志的思念和对革命活动的追忆,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的战斗精神 。

6.怎样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意思?若把这三句改为“担大任,主宰沉浮,惟我战友!”会有怎样的效果?

最后三句以问句作结,含蓄而又形象的对“谁主沉浮”做出回答:住在国家命运的影视向当代同学们那样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的革命青年。若改为“担大任,主宰沉浮,惟我战友!”意思虽醒豁,但太直露,诗味不足。

主题思想:

本次通过付长沙橘子洲头秋景的描绘和词人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

好啦!到这里就结束了。祝还没有中考的初三牲加油,考上自己向往的高中呀

(打到一半的时候手残全都清除掉了555555哭死我了,不过能帮到大家也很开心)

【课文分析课】《沁园春·长沙》|背诵方法指导|课文考法精析|情感主旨引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