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爱情懂拿捏「需求感」,真的比考试作弊还爽!

文 | WeGo_欧阳长治
「需求感」这个词?
稍微有看几篇挽回文章的人,应该都不陌生。
然后?
恭喜你!
你拥有了,针对挽回中某些「不爽」,总结归纳的能力。
“哦!是因为我暴露了需求感!”
然后?
默默走向两个极端,继续我行我素死缠烂打,或者战战兢兢地高冷断联。
最终在「越来越不爽」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好鬼惨。

这是挽回者,一个普遍困境。
这种情况,说真还不如,不知道有「需求感」这回事。
自从知道了它,就活在了「我是不是又做错了」,「我又没忍住」的自我煎熬之中。
从不爽,变成了很不爽。
为啥?
因为你知道了有这回事,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不爽?
是因为「需求感」在拿捏你。
你想爽?
你要去拿捏「需求感」。
咱们先理清,三个常见的误区。
1、需求感不等于需求。
有些人,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的需求感成为了自己挽回过程中一大阻力,但仍旧会有疑问?
“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啊?”
包括有一些心灵鸡汤,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情绪,会告诉你:对啊!需求感是不受控制的!
这就是把「需求」跟「需求感」混淆了。
需求,是你自身的内心期盼,是你的需要,只需对自己交代。
需求感,是你的外在表达,是你通过行为,给到另一个人的认知。
就好比,你在大马路上。
迎面走来一位婀娜多姿,沟壑分明的姑娘。
你突然很想跟她成为管鲍之交,做好朋友。
这是需求。
在这个阶段,除非上升到个人品德、世界观、道德观这种层面讨论,否则可以说,对你,对姑娘是无影响的。
但如果,你有了需求,你就说这玩意是不受控制的,你就冲上去对姑娘说:姑娘,我观你欲壑难填,想跟你讨教一番带球撞人之技巧,约吗?
这是需求感。
需求,是否必然触发需求感,是否必然触发很高的需求感?
显然,不是必然的。
有需求,并不意味着要表达需求感。
在工作生活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放到挽回爱情这件事,偏偏很多人看不开。
最要命的是,表达出来的需求感还往往大于真实需求。
又显得“假”“大”“空”。
2、拿捏「需求感」,并非二选一。
开头我们也说到,很多人意识到需求感成为了自己挽回过程中一大阻力,然后就走两个极端。
优柔寡断的,继续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然后回过头再哀叹爱得太深沉,管不住自己。
稍显理智的,开始日复一日高冷断联,然后不断在「要不要联系一下」的自我怀疑中煎熬,战战兢兢。
相当于什么?
相当于,大夏天,房间里开冷气,16度,感觉很冷。
然后你的解决方案是,要么继续熬着,要么关掉冷气。
就不能考虑调高几度?
3、「需求感」不是不变的。
你吃个饭,都懂得,饿了多扒几口,饱了少吃几口。
到挽回爱情,个个成了二极管。
仿佛现在这样,以后就都是这样。
拿捏「需求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说现在降低后面就不增加,现在增加了,后面就不降低。
主要看什么?
看对方。
看对方的许可程度。
这三个误区,一定要理清,否则建议你可以选择性遗忘「需求感」,或许自己还好过一些……

当你明白了这几点,就可以试着去拿捏「需求感」。
核心是什么?
不对抗。
拿捏「需求感」,其实就是为了,让挽回对象,在你的挽回过程中,不那么痛苦……从而给到你更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咱们顾及的是对方的体验。
比如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两夫妻,一方提出离婚,但还没离成的阶段。
暴露需求感,或说用一种高程度的需求感表达,是否合时宜?
许多人就是这么去做,觉得very good啊!
你要离婚嘛,我就不断“我爱你”,“我舍不得你”咯!
没毛病啊!
有毛病。
对方提离婚,此时最迫切需求是什么?
办手续,分开。
这个时候,你的需求感,其实就是跟对方需求对抗。
需求感表达得越强烈,对抗的强度就越大,两个人的沟通空间就越狭窄,对方就更急切地要摆脱这样的困境。
所以记住,拿捏「需求感」的核心是:不对抗。
你的需求感,由对方当时的需求,以及许可程度决定。
否则就是处处碰钉子的过程。

在这个核心之下,从两个方面入手。
1、行为上的主动性。
比如聊天界面一堆绿色框,对方偶尔出现呵呵两字。
比如每次聊天都约对方见面。
比如见面就试图勾勾手指,拍拍头啊。
这是行为上的主动性。
2、表达上的暴露性。
比如,问对方是否愿意复合?
比如,检讨自己的错误,汇报自己新的感悟。
比如,天气预报今天会下雨,都急忙跟对方说,记得带雨伞。
怎么拿,怎么捏,就是从这两方面去琢磨。
但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是一起动的。
很多人没这个概念。
觉得我要收敛下,行为上主动性减少,以前一天找十次,现在十天找一次。
然后一上去,就:么么哒,亲爱的,考虑得怎么样了?回来吧!
或者表达上收敛,局限在朋友话题范围。
然后早上早安,中午午安,晚上晚安,后半夜还来一句:你睡着了吗?
死不死?
提供一个简单的办法。
你可以用纸笔,给这两点,画几个「档位」。
三档也好,五档也行。
对应的档位,设置对应的范围。
比如:
1档是一个星期聊一次,表达内容跟和欧阳长治那货聊天范围差不多。
2档是什么频率,跟谁聊天差不多。
……
类似这样的形式,然后不断揣摩对方现在的态度,他的需求,然后对应自己的档位去做。
过程中再不断去调整修改。
刚开始三档的,慢慢细化为五档,六档。
刚开始觉得这个档位下这样安排,有点不合理的,再把内容细节化,重新整理。
慢慢地,你就自然会懂得如何拿捏了。
同样你就会发现,挽回的过程会顺畅了很多,内心也不会那么煎熬,真的会比考试作弊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