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1月8日【常识午餐】

2023-11-08 09:17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单选)下列与森林水文效应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林冠和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增大了下渗率

B.同等自然条件下,无林地土壤直接蒸发量小于林内土壤

C.森林在土壤中大量根系的发育增大了土壤的渗蓄能力

D.林地蒸散发是植被截留蒸发、植物散发和土壤蒸发的总和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在同等自然条件下,无林地土壤,没有森林植被等的遮挡,蒸发量显然大于林内土壤。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渗入土壤中的水量,称为下渗率或下渗强度。流域植被、地形条件影响:通常有植被的地区,由于植被的滞水作用,增加了下渗时间,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大了下渗量。A项正确。

C项: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这就形成根系吸水过程,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动吸水,从而增加了土壤的渗蓄能力。C项正确。

D项:蒸发散包括两个过程:蒸发是指林地土壤和植物枝、干、叶表面的水分蒸发,这是个物理过程;蒸腾是指森林中所有植物通过叶片气孔和皮孔散发出水分的生理过程。因此林地蒸散发是植被截留蒸发、植物散发和土壤蒸发的总和。D项正确。

 

 

2.(单选)下列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形成原因与“8848.86米”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A.板块挤压 雪面高程

B.板块挤压 岩石面高程

C.板块张裂 雪面高程

D.板块张裂 岩石面高程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

第二步,珠穆朗玛峰形成原因是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挤压运动,珠穆朗玛峰被猛烈抬升,每年仍然处于不断上升之中,所以和第一个对应的为“板块挤压”;8848.86米对应的为雪面高程。综合来说,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和D项: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的雪面高程数字就此刷新。珠穆朗玛峰的高程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雪面大地高”“雪面正常高”“雪面海拔高”“岩石面海拔高”这四个高程。这次公布的8848.86米的珠峰高程是包含珠峰峰顶雪面的高度,不是岩石面高度。

在此之前,关于珠峰高程尼泊尔等国家是采用雪盖高(总高)8848米的结果,而中国采用的则是2005年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8844.43米。

C项和D项: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珠穆朗玛峰是由于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山峰,不是板块张裂导致。

 

 

 

3.(单选)某小区业主拟将其住宅改变为经营性民宿,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A.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公共防疫的规定

B.应当遵守小区业主委员会通过的管理规约

C.应当获得该业主所在楼栋的其他全体业主同意

D.应当获得小区全体业主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民法典》第279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D项中“小区全体业主”与法条中提到的是“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相违背。

因此,选择D选项。

 

4.(单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允许抵押耕地使用权

B.将绿色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C.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

D.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年龄标准调整为10周岁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民法典》第20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D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民法典》第399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权;(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故现在耕地使用权可以抵押。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民法典》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民法典》第1234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侵权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民法典》第123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5.(单选)下列表述按照所代表的年龄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从心之年→舞勺之年→知非之年→期颐之年→鲐背之年

B.舞勺之年→知非之年→从心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之年

C.舞勺之年→从心之年→知非之年→期颐之年→鲐背之年

D.从心之年→舞勺之年→知非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之年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人文-文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

第二步,从心之年,意思是随心所欲的年龄,后用为七十岁的称谓。出自《论语·为政》。舞勺之年,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舞勺。出自《礼记·内则》。知非之年,指五十岁。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鲐背之年是指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根据年龄顺序应是舞勺之年→知非之年→从心之年→鲐背之年→期颐之年。

因此,选择B选项。

 

6.(单选)关于现代前沿科学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I即人工智能,可用于需要人类智力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如医疗诊断、管理决策、语言理解等

B.5G网络的通信速度可达现有4G网络的数百倍,几乎不会发生通信延迟

C.QR码三个角上的“回”字图形的作用是帮助解码软件确定码的位置、大小、倾斜角度

D.AR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它由计算机生成交互式三维动态场景,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

第二步,AR是Augmented Reality的字母缩写,中文名字是“增强现实”,是一种全新人机交互技术。通过AR技术,让参与者与虚拟对象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它客观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VR是虚拟现实,D项是VR的概念。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B项: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1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

C项:QR码与其他二维码相比,具有识读速度快、数据密度大、占用空间小的优势。QR码的三个角上有三个寻象图形,使用CCD识读设备来探测码的位置、大小、倾斜角度、并加以解码,实现360度高速识读。


11月8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