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创分析XSC荣誉,信息学成就全能型选手
2023年小升初已经接近尾声,几多欢喜几多愁,不少没进入心仪中学的孩子都进行了复盘反思。爱思创也关注了一些案例发现,提前上岸的孩子基本都是全能型选手,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单一荣誉的孩子较难得到学校认可,错失MD的原因。如果校内有荣誉,校外有奖项,校内荣誉相当于内功,校外奖项相当于外功,内外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全能型选手。
校内荣誉一:市三好学生。
市三好一般是六年级下学期才评选,具体时间大约在3月份进行。在目前小升初的形式下,市三好依然是一个很重的砝码,也是校内荣誉的最重要的一项。
整个小学六年时间只有这么一次,而且要求条件很高:必须是四、五、六年级连续三年区三好,同时体育成绩必须是优秀才可以参加评选。市三好首先孩子成绩必须是优秀的,其次孩子的人缘必须要好。因为目前三好的评选基本还是班级同学们的公开投票。
校内荣誉二:五下六上的期末成绩。
有家长说学校现在不给具体分数,只给等级,但分数意义依然很大。因为家长看不到分数不代表学校看不到分数。而且为了使得生源相对均匀分配,摇号时是否真的按照不同分数段分别摇号,也是传闻已久,无从考证的事情,还是宁信其有。所以,校内期末还是很重要的,尤其五六年级,保290分、争295分。
校内荣誉三:红领巾奖章。
一般来说四、五、六三年,每年都会有一次竞章,每个班30%是一星章,10%是二星章,3%是三星章,而四星章可能一个学校只有一个。那为什么重要性排在第三位呢?因为它不是以学习成绩优秀为前提的,同时小学阶段三星章和四星章是有三次机会的,而市三好却只有一次机会。
校内荣誉四:区三好。
区三好是从四年级开始评选的,也是以成绩优秀为前提,比例大约在20%。一般来说,连续三年区三好,即使最后未被评上市三好,也是很有说服力的。两个区三好稍次之,一个再次。
校内荣誉五:大队委、校级三好等。
这些都是加分项,一方面丰富简历,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以上五项成绩构成了孩子在学校内部所能够获得的主要荣誉。五项荣誉之间有交叉重叠,比如市三好肯定是三年区三好,成绩肯定也不差,人缘也很好,也很可能会得到三星章。现在1-3年级的孩子要立足于学习习惯的养成;4-5年级的孩子就要多关注期末成绩,尤其现在五下的孩子,本次期末考试非常重要。总之,校内荣誉尽力拿,能拿多少拿多少。
校外奖项一:永远的奥数。
DSS考试和报名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暑期举行。报名一般需要机构推荐,拉出去到北京远郊考试三天,费用大几千。不学奥数的孩子可能没有报名渠道,多跟学奥数的家长沟通,尤其是各家机构高端班的。DSS金银在西城是硬通货,有的金奖孩子春节之前就被西城老大sy给点走的。四大杯赛有的在外地组织,视各自财力、精力情况能考则考,数学能力的证明也需要多个奖项。
校外奖项二:脱颖而出的信息竞赛。
信息学奥赛这两年已被越来越多家长所关注。最有用的是CSP-J组一等、二等。当然,孩子也可以通过学校报名金鹏科技论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作用虽不如CSP,也可以丰富简历。
校外奖项三:8S8S入营或人大ZP入营。
一定是入营,进复赛没有用。即使你不认可8S8S或人大ZP的模式,如果能入营,其效用丝毫不弱于前两者。
校外奖项四:英语成绩。
很多家长在孩子英语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是,英语成绩的重要性明显不如前面三者。除了个别学校看英语成绩而DZ,比如HX女中,其他多数不是很看重。现在市面流行的IESol考试,难度不及剑桥通用五级,B1绝对达不到PET,B2级别更是不及FCE,但是,如果考下来至少英语奖项不空着。
校外奖项五:其他奖项。
比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舞蹈、美术、乐器、体育等诸多项目。有相对应需求的学校会关注这些,比如某校去某乐团挑选合适的人选进行DZ等。整体这些奖项都只能是锦上添花的项目。
以上校内校外各个维度,是一个综合性的存在,一般来说,校内校外至少各有2-3项荣誉,大概率会收到MD的。除了卷孩子,我们作为家长也要思考给孩子做了哪些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