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槟榔简史(原创),首次发布在@杀心成焚酱评论区
说起槟榔这个事我自认为最有发言权,B站上乃至全网可能没有第二个人比我更了解这里面的内幕了,我曾经非常想把内情告诉B站和知乎上做过反槟榔的UP,包括几个百万粉的,他们虽然很客气的回复了我的私信,但是答案全是不想做这个话题,因为流量已经过了,现在回头做没什么好处.
下面进入正题:
我亲舅舅是最早把槟榔商业化的人之一,他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做广告设计的,那时候大学没有这个专业,我舅舅中专毕业分配到了本地钢铁厂当会计,但是他对厂里的工作完全没有兴趣,而年轻的时候他就喜欢画画,特别是风景速写和油画,所以业余时间凭兴趣爱好给人弄广告设计,画一些门头招牌和宣传海报传单等,所以在湖广一代慢慢开始小有名气了,那时候的槟榔还是像现在的干货铺子差不多,是卖散称的,即便是湖南本地人,食用的也非常少,不是什么常见的事物.
80年代末,我舅舅因为不服工厂领导的安排受到了批评,之后愤然出走,南下去了海南,那时候海南还是广东的地界,到处都是下海做生意的人,结识了不少有想法的青年,其中就有人提出给槟榔做商业化,于是几个人一拍即合,回到了湖南做了一番考察,最终把地点选在了这个并不是食用槟榔起源的地方.当时为了包装这个商品,需要给它赋予很多额外的属性,我舅舅当时就主要弄这一块,包括给槟榔包装一套故事,又在中医基础上给了槟榔"祛湿""驱寒"等等功效,设计了独立的食用包装,"包装"了品牌和产品.
当然,在此期间,其他合伙人也没闲着,有的合伙人利用人脉给当时只有乘坐功能的公交车打通了可以贴"车身广告"的渠道,灵感来源于当时电视里看的西方电影,他们也是当时全省第一个在公交车车身上打广告的企业. 有的合伙人改进了槟榔"点卤"工艺,使之大大区别于海南广西越南等地的槟榔食用方式. 有的合伙人开始在海南布局收购农户新鲜槟榔果的业务. 有的合伙人研发了槟榔果的烘焙技术,使得槟榔变得易于储存运输和携带. 有的合伙人研究如何铺开分销网. 就这样,一个槟榔帝国开始逐渐有了雏形.
时间很快到了90年代,居民逐步有了部分消费能力,国家也放松了计划经济配给制度和消费市场,我舅舅他们的产品也开始上线,名字取自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一款摩托车名字,很多70后80后应该能猜到.完善的品牌形象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让这款产品一炮走红,当时很多人开始流行起裤子口袋里一边放香烟,一边放槟榔,见面就发,社交属性立马就显现了出来,仿佛成了一种社交必备品.
另外很多年轻朋友不知道的是,槟榔这个产品一开始的突破口并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当时的大车司机,年龄大的B友们可能知道,那个年代中国还没有高速公路网,道路上车匪路霸横行,很多货车司机中途根本不敢停车换班甚至上厕所,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要落得身首异处客死他乡,我一点不夸张,不相信的可以去问问家里的长辈.槟榔也是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点,在各大长途客运站,货运集散地铺天盖地宣传产品的抗疲劳性,槟榔碱的兴奋功能远强于香烟和酒精来的,只是持续时间短,必须不停咀嚼槟榔来抵抗疲倦,嗯,说到这里,酒驾入刑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以前货车司机喝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当越来越多司机发现吃槟榔可以轻松扛很长一段路的时候,这个东西就被传播开来了,邻市乃至邻省的司机就成了活广告,把槟榔慢慢传到了南方的大多数地区.时至今日,我离开了家乡十多年,也早就已经戒了槟榔,但是有时候一个人跑上千公里长途时,还是会买两包备着,在一些服务区很少或者路况很差的夜间路段,都会吃槟榔提神,非常管用.
之后产品很顺利,公司也逐步规模化,股东们纷纷从当年令人眼红的"万元户",成了普通人遥不可及的"十万元户".但是好景不长,就像帝国的分崩离析往往来源于内部的分裂一样,股东们发现这个东西很容易就能复制,配方和广告上也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纷纷效仿自立门户,顷刻间各种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了市场上.可想而知,结果就是老品牌瞬间成了过气网红,老百姓也不再满足于只买一种品牌,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品牌成了大家的新宠.原先的老公司里,股东们走的走散的散,老品牌瞬间就成了没人要和避之不及的垃圾.
之后的局面也不出意外的很快成了今天的样子,我舅舅也从一个做包装设计的小股东,成了槟榔界的元老级人物,凭这对槟榔的了解和钻研,给各大槟榔厂做新口味调配和管理,其间也自己开过好几次槟榔厂,但是都不是很有起色,最终不了了之.
回顾槟榔行业的点滴,这个行业的兴起有其偶然和必然,偶然是这个新鲜事物的发现和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凑到了一起,一发不可收拾;其必然第一是那个年代各行各业都是空白,只要你不是太傻,人也吃苦肯干,有决心和冲劲,多多少少不会太差,挣到钱只是时间问题,就像那个年代的倒爷一样,咬着牙一不做二不休,别说第一桶金,好几桶都不在话下,商业模式慢慢摸索出来就能转型去做更大的项目. 二是充分的筹备和商业化运作,在那个刚脱离计划经济的年代,是非常有竞争性的,对传统商业模式堪称降维打击.
文章最后,吃槟榔绝对不是一个好习惯,我舅舅本人,虽然没有得口腔癌,他本人也嘴硬从不承认槟榔有害,但是他的味觉已经退行的很严重了,平常喜欢重口味的饭菜,吃清淡的没什么味道,不过可以明显看得到他现在已经刻意把槟榔的食用量降低了,以前一天能吃一斤多,现在一天也吃不了几个.
我弟也吃槟榔,我舅舅不厌其烦的从禁止他吃到成年后劝他少吃,这简直就是"我真有一百块"故事的最好说明[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