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创伟业,第100个IPO来了!
今日,伴随着伟测科技的上市,同创伟业这家深圳老牌人民币基金迎来了成立22年来的第100个IPO项目。这是继深创投、达晨、君联后,第四家进入百家IPO俱乐部的本土创投机构,也是首家突破100家IPO的纯民营创投机构。
作为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成立最早的机构之一,同创伟业22年的发展史,是中国创新力量的成长史,与中国产业变迁发展同步,与创新企业的成长共舞,历经人民币基金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跟随资本市场发展的脚步一路澎湃。
可预见的是,未来同创伟业将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的使命中加速前进。“2022年同创伟业的上市项目有8家,此外还有7家过会待发行,而目前在会项目超过20家。相信随着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未来我们每年都有15-20家项目上市。”对于100家这样的骄人战绩,同创伟业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郑伟鹤感慨万分,“这100家IPO同创伟业用了22年的时间,而未来的100家我们可能只需要5-7年时间。”
快马加鞭,得益于22年坚定的方向、创新的思路、有力的行动。“积厚成势”100家对于同创伟业来说,也仅仅只是个开始——
01
路遥知马力,22年成就100个IPO
10月26日,伟测科技登陆科创板。

对国内市场而言,伟测科技所处的第三方测试仍然是一个新兴产业。过去,受制于技术、市场和全球环境,中国第三方测试行业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资本也鲜少关注这样一个细分赛道。
伴随高端芯片设计公司逐渐将测试订单向中国大陆转移,加速了国产化替代进程。伟测科技也得以把握行业发展历史机遇快速发展。
这一项目上,同创伟业不仅是A轮独家投资人,在随后连续三轮融资中持续加码,在同创伟业投资伟测时,其年度收入还不足3000万,仅4年时间,增长至4.93亿元,净利润从2019年底的127.8万元增长至1.32亿元。
谈及对伟测的投资,该项目投资负责人陈凯表示,我们看好半导体测试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伟测创始团队的专业能力,认为伟测是具备长期成长性的优质企业,我们在产业和金融资源上持续赋能,伟测也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持续的业绩爆发力。
投资伟测,是同创伟业半导体产业链的一个典型案例,这背后需要对行业大赛道和优秀团队的筛选能力,以及对高成长性企业的精准预判。
“在半导体领域,同创伟业坚持自上而下的行业研究以及自下而上的产业调研相结合、重视并不断加强投后赋能体系建设,高度贴近产业,与企业共同成长,形成‘从产业来到产业去’的整体策略。”陈凯进一步阐释了同创伟业半导体赛道策略。
为了配合生态体系打法,同创伟业在投资和投后上,都强调专业聚焦、深入产业。“投资研究上,通过长期性的行业研究形成了清晰的产业图谱,对投资和投后赋能形成准确的方向性指导;而投资管理上,依靠完整产业链投资布局,以及专业的投后服务赋能体系,助力企业加速发展,形成产业投资互相促进融合的良好效果。”
据了解,同创伟业在集成电路领域完成的全产业链布局,涵盖了半导体装备材料、晶圆制造、先进封装、芯片测试,以及芯片设计等主要产业环节里的多家头部或黑马企业。
伟测科技的上市不仅再一次验证了同创伟业的投资策略,也助力同创伟业成为了首家突破100家上市公司的民营创投机构。
回溯这100家IPO项目,从行业覆盖看,在生物医药领域,同创伟业投出了达安基因、华大基因、贝达药业、信达生物、康辰药业、微芯生物、天智航、启明医疗、奥精医疗、联影科技;在智能制造领域,收获了欧菲光、澜起科技、三利谱、科达利、易天股份;在半导体赛道,投出了韦尔股份、普冉股份、中微半导、伟测科技、甬矽电子等;在碳中和方向,布局了格林美、拓日新能、长阳科技、久日新材、海优新材、奥来德、元琛科技;在互联网新经济赛道,还有乐享互动、光云科技、飞天云动等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
从区域覆盖来看,除了深度覆盖大本营深圳,同创伟业的上市项目还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安徽、福建、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吉林、辽宁等20个区域的项目,实现了全域“毛细血管式”覆盖。
除了全行业、全区域的覆盖,同创伟业的IPO项目最为鲜明的特征则是“早期投资、大比例持有”,细数这100家IPO,同创伟业在天使轮及A轮投资占比达37%,如果叠加成长期的项目则比例达到59%。如天智航、海优新材、元琛科技,均为同创伟业由天使轮陪伴直至IPO的项目。“我们将此称为‘同创烙印’,同创烙印的特征就是早期投资、大比例持有,核心关键词是‘深度赋能、耐心陪伴’。”郑伟鹤说“这也回应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角色定位:关键先生、中国好资本——更有善意、更有智慧、更有能量、更有温度的资本。”
02
老牌机构的投资哲学
除了伟测科技,今年以来,同创伟业投资的润迈德医疗、中微半导、联影医疗、百奥赛图、联特科技、艾美疫苗、飞天云动等均已完成IPO。此外,还有甬矽电子、聚和股份、安培龙、东星医疗、溯联股份、杰华特、波长光电也已成功过会,不日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如为这些项目梳理出一条投资主线,一定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关键词。
“事实上,同创伟业从成立伊始,就偏好投资有科学技术含量的科研院所改制的企业,医疗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是当年的首选,比如第一批中小板上市的达安基因和轴研科技,这一主线也奠定了同创伟业的投资偏好和优势。”郑伟鹤表示。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市场的大潮里,到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这是同创伟业对于多年投资方向的总结,这一方向引领同创伟业穿越了多个资本市场周期,郑伟鹤直言,在市场波动中稳步前进,首先要融入国家战略,把握国家政策、产业变化趋势,始终注重科技前沿性、引领性。
过去多年来,同创伟业的投资主题始终是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符合国家战略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核心投资主题。同时同创伟业是国内少数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系统化研究和布局“新能源、环保、节能、生物医疗”等赛道,同时在“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智能制造领域系统性投资的机构。
科创板上市数据更能体现投资“科技创新”的基因和成果,截至目前,同创伟业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数量达到22家。其中微芯生物是中国创新药领军企业;澜起科技是全球寡头的内存缓冲芯片企业;普门科技是国内第一家取得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注册证的企业;长阳科技是全球第一的光学膜企业;光云科技是国内SaaS行业的领军者……投资逻辑从传统制造时代投资“隐形冠军”升级到中国创造时代关注“高冷硬黑”,从科创时代强调“核心科技资产”升级为注册制下的“核心创新资产”,都是在扎根本土围绕科技创新主线之下的探索。

除了“硬科技”的基因,同创伟业在“新消费”领域的投资尝试同样可圈可点,在其投资组合中,我们看到了八马茶业、白家食品等已在会明星项目,还有如凯迪仕、tea stone、祥禾饽饽铺、麦凯莱等耳熟能详的新消费品牌。“我们消费领域的投资始于2011年,但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对消费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认识并不深刻,导致消费类领域投资遇到了一些问题。近些年我们一直在总结和复盘,事实上,消费始终是关乎民生的长青赛道,我们相信即便行业暂时势微,但是未来一定会有更富韧性、更有生命力的品牌跑赢周期。”
投资赛道体现了细分行业认知,投资阶段则更注重投资能力的比拼。“同创伟业内部,总结了一套投资方法论 “不求多,求早;不求快、求稳;不求风口、求未来;不追‘高大上’,追‘高、冷、硬、黑’。”实际上,这是同创伟业以VC投资为主早期化、集中化投资的体现。
一些人的印象中同创伟业是一家PE,但这家老牌机构VC基因更具优势。2011年盛行全民PE,同创伟业却成立了首只VC基金,投资阶段前移,进入早期、中早期投资。这家机构最为外界所熟知的“隐形冠军”的投资理念,正是这一时期提出,沿着这一早期投资路径,同创伟业精耕细作,以工匠精神投资了一批细分行业龙头。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同创伟业的投资触角已向更早期延伸, “2019年我们成立天使一期基金,重点布局了技术具备原创性、突破性和全球领先性的生物技术、新材料、SaaS和半导体等领域,开局不错,目前已投项目22个,包括活力激光、领创医谷、晟斯生物、中科玖源、腾复医疗、纯钧新材料、锐思智芯等,大部分项目业绩增长超预期,超过一半以上的项目获得了后续再融资。”郑伟鹤介绍,鉴于一期基金项目的优质以及确定性预期,同创天使二期基金的投资也在稳步推进中。
时间积累经验。通过长期主义的深耕,同创伟业得以在产业内建立更深厚的经验和认知,以此为导向,沉淀出产业投资生态。
“我们的赋能式投资,正在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不仅助力生态内企业成长,还可以达成很好的体系内循环反哺我们自身”,欧科亿是同创伟业建立体系内循环产业生态圈的典型案例,该企业由同创伟业成员企业格林美推荐并联合投资,此外,同创伟业与成员企业欧菲光曾成功孵化联合光电成功上市,这也彰显了同创伟业生态内的深度连接以及互联共赢。
郑伟鹤进一步表示,同创伟业还与华为、比亚迪、腾讯、中芯国际、联想等产业资本建立了深度连接,“我们要打造一个以体系内循环为主,体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硬核圈’。”
03
80分——高上市成功率赢得战绩
22年一路走来,郑伟鹤仍对多年前苦苦等待创业板印象深刻。“做梦都是温总理说创业板要开了!”他提及当时煎熬,“这都操心成什么样了?”
2000年同创伟业成立,距离创业板正式开板还有9年之久。这种煎熬是当时人民币基金面临诸多困难的一个真实写照。“这么多年我们一直精耕细作、苦练内功,到今天也不敢说自己做得很好。距离真正的一线我们还有差距。”
作为掌舵人,问及郑伟鹤为同创伟业当前的业绩打几分?“接近80分”,他表示,近两年年度总结中,同创内部在不断复盘自身的问题,“比如明星项目不足,超额回报项目不多,回报金额较大的项目欠缺。”
与其说这是同创伟业的遗憾,不如说这是所有人民币基金的期盼,与美元基金的高举高打不同,人民币基金更像在买种子种田,回顾过去22年,郑伟鹤坦言,“很多项目是熬出来的,投资硬科技项目要对企业有耐心,这100家IPO项目中,很多项目投资期限我们超过十年,比如三利谱、震有科技、海优新材、元琛科技,目前在会的科创板项目无锡硅动力是我们2006年以自有资金投资的项目,从退出回报来看,这些项目实际上都回馈给我们较高的回报。所以说时间不会造就荣誉,但是梦想可以!”
时至今日,同创伟业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企业超过500家。100家IPO项目中科创板项目超过20家,在新兴产业领域,同创伟业的投资退出率更超过50%,为LP带去了真金白银的超额回报。
事实上,让外界更为认可同创伟业行业地位的,则是其超高的上市成功率。2007年,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基金——南海成长一期基金由同创伟业设立,这支基金共投向了12个项目,其中国联水产、康芝药业、亚太科技、唐人神、新大新材、登云股份、南城百货等7个项目在两三年中顺利实现上市,保证了极高的上市成功率,也让这只基金总体回报近4倍。
无独有偶,同创伟业设立的第一支美元基金同样展现了傲人的成绩。2015年同创伟业美元基金一期完成募集,使其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双币基金管理能力的本土创投机构之一。在这支基金投资组合中包含10个项目,7个项目已成功退出,其中康辰药业、电声股份、信达生物、奥精医疗、嘉美包装、百奥赛图等6个项目上市退出,此外2个项目拟报IPO,90%的投资退出成功率也让这家本土机构赢得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基金、银行系基金、证券系基金、家族基金等顶级投资人的支持,如今同创美元二期基金正处于稳步投资期,而美元三期已计划启动。
市场轮换之下,保持佼佼者的行业地位并不容易,守卫比进取更为重要。最近几年,投资行业遭遇了募资、疫情等叠加黑天鹅事件,趋冷的环境下,同创伟业也在加强复盘。今年的中期会上,郑伟鹤不断强调投资的起跳性、准确性,以及退出的可预测,同时更加强调战略赋能能力。
可见同创伟业一直在强调“稳”,而这也是同创伟业22年一以贯之的风格,“比较满意的是,经历了多轮资本市场的周期,我们一直紧跟时代的节奏,不冒进,不懈怠,攻守平衡,目前我们运营稳健,产品线丰富,团队稳定,学习成长能力较强,适应市场环境能力也较强,并且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节奏。”
“稳”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更不应是平庸化,谈及当下比较担心的问题,“当成功出现惯性就会滋生一种惰性”,郑伟鹤坦言,“我们强调要保持火力、保持活跃、保持触角、保持纵深”,2021年,当大部分机构放缓投资节奏,同创伟业依然保持140余家的投资速度,为此多次进入媒体评选的“最佳创投机构活跃榜”,今年以来,同创伟业投资家数也已达到80家。
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投资需要深入洞察、躬身入局、保持前瞻,才能创造长期生命力。而创新与突破始终是同创伟业着力重点打造的特质。“从机构的角度来看,持续创新为我们带来的生命力不容忽视。”作为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专业投资机构,同创伟业根植于深圳创新的基因,曾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设立了国内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基金;成为国内第一批挂牌新三板的创投机构;近期又力主推动了澜起科技——股票实物分配的首单项目落成……
“创新和成长思维” 让同创伟业交出了一份符合设立初衷的成绩单,然而延续战绩的答案并不唯一,对于如何保持胜利,郑伟鹤给与的回复是:坚持团队化作战,发挥年轻人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不冒进,不做能力圈以外的事情;坚持梦想,看准了方向就坚定前行,敢于试错;以及坚定做中国的好资本,赋能企业、赋能LP、回报社会。
“这100家IPO的到来恰逢其时,同创伟业是应着时代的召唤而来,如今前方的路正变得更加清晰,我们要做的依然是立足时代、融入国家战略,与科技共舞,顺势而为,坚持长期主义,投早、投小、投科技。我们相信,未来十年将会有更多世界级的企业快速涌现,作为创新资本我们将始终保持兴奋,勇立创新潮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