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安系统智慧警保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2021-01-09 15:55 作者:凌讯网络  | 我要投稿

1.1 项目背景

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五年,是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五年。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实施改革强警战略、公安大数据战略,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法治公安建设,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确保到 2020 年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有

大的提升,到 2022 年基本建立起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和警务运行机制。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在公安部“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警务保障体系的明确要求,通过对公办[2016]55 号,公装财[2017]30 号等文件的研究和学习,我们提出了义乌市公安局智慧警保项目,来贯彻和落实公安部及厅的工作要求。

同时,从 2016 年开始义乌市财政不断推广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求,具体参考财会[2012]21 号,财会[2015]24 号,财会[2016]11 号等文件。内控规范建设从工作要求上是对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基建项目等涉及资金的六大类业务的风险管控,而智慧警保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将我局的内控管理制度有效落地,降低我局内部管理风险,将我局的管理水平推上新的台阶。

警务信息化对构建现代警务机制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人口、职业、资金等的综合流动使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相对静止、稳定的社会构架产生了大幅动荡。这一改变直接影响到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违法犯罪形式的流动性、复杂性、多元性特征已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极大挑战。大量的查询、统计、协查等工作使原始的手工操作完全无法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对此,在公安机关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查询系统、数据传输渠道、实时监控网络等以科技手段为依托、以网络应用为平台、以服务实战为宗旨,多渠道汇总、多角度接触、多领域应用、多层面管理的警务信息化战略模式已成为公安机关应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当务之急,也是基础建设中的一项主要工程。


警务信息化是现代警务的重要性标志,也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警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合理评价其建设水平,使其健康发展。

1.2 需求描述

(一)简化各单位内勤人员工作强度,最多跑一次

警保处财务科日常挤满了各单位的内勤人员,最远的大陈镇和赤岸镇,来回2 个小时。而且经常因为票据不合格,领导碰不到的原因往返很多次。工作效率低,交通成本太大。本次将传统的线下报销方式,改为线上报销。让系统自动筛查填写不合格单据,让线上数据流转,代替人员跑路。

(二)流程繁琐响应滞后,建立更具主动性和高效性的警务保障体系

我局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资金额度,不同的事项,都有不同的审批管理流程。繁杂的审批流程降低了风险,但是也带来了响应滞后的问题,基层单位往往反映一笔费用经过个把月也批不下来,耽误了工作。

(三)加强预算管理,堵住管理漏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从最早的预算总数不能超支,到专项经费预算不能借调,到三公经费不能高于往年等等,国家政策和市财政每年都在加强预算管理。特别是 2018 年推出的预算绩效管理新规,这对我局的财务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局现在推行的年初预算包干管理方式,基层单位往往不清楚预算执行情况,事后才发现预算超标执行的不合理。本次建设,将解决这个问题,各基层单位领导清楚预算执行情况,同时系统智能把控预算超支的费用。

(四)优化差旅管理,堵住管理漏洞

差旅支出是财务支出比重最大的一块,如何管理好预算,便显得尤为重要。要管好差旅,需要考虑的维度很多,除了政策规定的,不同职级标准,住宿标准, 淡旺季标准等等。最常见的问题还有,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去了不同地方,不提前规划行程火车票飞机票全价采购,甚至差旅报销和实际验证不符等等问题。

(五)建立基础平台,整合信息孤岛,建立大闭环管理

通过学习 2018 年内控制度评价规范,我们了解到要想提高预算、收支、采购、资产等经济业务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手段是将管理利用信息系统落地,同时还要让这些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相互参照才能达成低风险管理。


1.3 建设目标

(一“智慧警保”是一种依托数据思维,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理念

大数据时代下,“智慧警保”的意义并不在于数据规模之“大”,而是以警保工作在服务实战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依托数据思维了解自身真正需求,通过思维、技术和方法上的全新变革,对警保大数据进行全面、多维度的分析来量化管理。

(二“智慧警保”是一套进行数据清洗、治理,提高数据质量的需求方案警保应用系统数据来源复杂、结构不同,相互隔离、没有活力。“智慧警保”

就是一套将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加工、整合,来提高数据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提高数据质量的需求方案。“智慧警保”制定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警保现有各系统间数据的互通互联,为智慧警保分析模型提供数据保障。

(三“智慧警保”是一条开展数据关联,挖掘数据实战价值的途径

在大数据环境下,相关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将起到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智慧警保”就是以挖掘数据实战价值为核心导向,通过警务保障和实战业务之间的海量数据关联分析,让数据“发声”,进而了解警务保障实效,提高服务管理预判的有效途径。

“智慧警保”是依据对警保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研判进而服务实战的理念, 在警保部门的预算、差旅管理、报销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智慧警保平台”,通过平台的分析数据和直观模型,实现财务保障的成本核算、实时监控和需求导向功能。

(四)内部制度梳理建立合法合规的内控管理体系

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的原则,结合单位实际业务,通过对单位内控业务进行深入分析,完善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查找风险点、制订管控措施,设计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较强的内控体系,实现以下内部控制目标: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权责对等;建立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二、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健全制度规范,完善流程控制,细化支出

操作指南,强化业务衔接,注重信息共享,形成联动机制,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


机结合,保障各部门、各项工作协同高效发展。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分配资金,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资金保障,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五、合理保证各项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强资产过程的控制管理,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六、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的机制,充分发挥内控的制衡原理和流程控制作用,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七、依据财政部颁布《内控规范》对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基于单位的自身特征,实现单位内控体系建设的先进性、创新性和示范性;并持续改进。

>>>由于编辑文章字数限制,详细方案可联系凌讯网络获取完整版解决方案文字版>>>

公安系统智慧警保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