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即学会!带你一步步剖析“观点论述类”小论文

各位淀粉好,又到了我们的“小论文专题时间”今天我们要解决是小论文中频率很高的——观点论述类小论文。对于大家一致感到头疼的这类题,小编早早准备好“套路”等你来学啦!文章最后还有攻略总结哦
下面先看看目录吧~

1
考情说明
一、命题依据
新课程:提倡体验、探究
考试大纲:论证和探讨问题
二、命题要求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思考及方法
1. 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 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主观、客观。
思路六:时间阶段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可参考政治原理,注意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3. 总结提升
一定要有这步,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
2
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二道真题剖析,第一道典型但是好理解;第二题较为新颖,有挑战性。下面我们一起来爬坡吧~请一定认真看哦!今天的精华内容都在这里啦!
1.【2011全国新课标卷 41】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题思路】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
“评论”即“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第二步:选定“观点”角度 (如:时间界定、包含因子等)
根据材料分析有几层含义,即可选定几种观点。以本题为例。“然而”这一转折就说明了与第一段相反的意思,所以本材料可基本划分为两层含义,我们至少可以找出有两种角度。
具体做法: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红字:欧洲文明(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进程
蓝字:西方的崛起受到其它文明的影响
1. 抓关键字词:
第一段有始于,继之,经过,结束,开始;第二段有突然发生,归功,不仅仅
2. 析关键字词:
材料第一段认为,西方崛起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认为是在西方崛起的影响下亚非拉地区的历史才开始。
材料第二段认为,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亚洲与中东国家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西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
3. 转化问题
第一段(种)观点:认为西欧崛起究其原因主要由内因决定,否定其它文明在西欧崛起中作用,肯定西欧文明是世界文明交往的中心。换言之,西欧是如何实现近代化的?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是原因类。
第二段(种)观点:认为西欧崛起因素除了内因以外,在很大程度
归功于其它文明的成就,否定西欧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肯定世界文明的成就是各种文明交融的结果。换言之,其它文明史如何影响西欧的?回答的仍是为什么的问题,还是原因类。
4.选取角度(有几种观点?)
第一段材料:观点1:近代欧洲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欧洲中心论)
第二段材料:观点2:近代欧洲崛起是其它地区文明影响的结果(反欧洲中心论)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观点内涵相关的史实。
答案模板:判断+指明观点+观点论证
① 判断观点(是否同意)
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
欧洲崛起的时间定位:16—19世纪末
观点1:欧洲中心论: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
经济:世界市场发展过程;
思想:人文主义发展。
观点2:反欧洲中心论:
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亚非拉地区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原料和劳动力;
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6.组织语言:严谨通顺。
【答案】
观点一参考范文:
观点: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判断),非洲、拉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指明观点)
史实: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外交)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
所以亚非拉被殖民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亚非拉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观点论证的角度采用思路一:政治、经济、思想……)
观点二参考范文: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判断),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指明观点)
史实: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比如:
经济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领先。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所以,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观点论证采用思路一)
怎么样?体会到做题“步步为营”的感觉了吗?还有问题的宝宝不要担心,这里还有一题可以继续巩固刚刚的做题步骤~下面让我们用刚刚学到的思路再来看看这道题,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再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答题思路,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做题的思维漏洞啦!
2.【2015年全国卷1】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题思路】
1. 抓关键字词: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世界近现代史、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生产力
2. 析关键字词:
世界近现代史: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史
科学技术: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信息技术)
劳动力:本国劳动力、外来劳动力
劳动工具:机器、电脑
劳动对象:掌握机器技术的无产阶级
生产管理:工厂制度、垄断组织、现代化公司
生产力:生产的能力
3. 转化问题: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即在近代史中科技是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
4. 选取角度:科技
5. 组织语言:严谨通顺。
【答案】
(1)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判断+点明观点)
①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新式交通运输工具蒸汽轮船、火车的发明,使得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观点论证采用思路六)
(2)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判断+点明观点)
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确立起来,流水线作业等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出现了跨国公司,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
②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推动了经营者革命,即专门的经理人开始出现,使得管理日益科学化。(观点论证采用思路六)
3
开放题的学习启示
启示一:
对史实进行多元、深刻的理解: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
例如: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有一下角度
殖民征服(站在殖民地的立场)
社会改造(站在殖民者的立场)
文明融合(站在文明传播本身的立场)
启示二: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在深入理解、灵活迁移基础上
客观认知史实:历史事实及其衍生出的历史结论,要求我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牢靠。
主观认知史论:历史领悟、历史引申,要求我们课下多思考,探索自己对历史时间的独特想法。
4
总结归纳
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用真题讲解步骤,剖析了背后的做题套路并给大家具体的答题方向。其中解题步骤、 答题步骤最为重要,是大家一定要严格按步骤来并背熟的!如果还不熟可以反复翻看上文的两道经典例题,多加体会~下面让我们通过一张导图来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吧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