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学者哀叹:西方把“战略”和“战争”混为一谈,而中国高明得多

2023-06-26 11:16 作者:包明说  | 我要投稿

关心国际政治和军事的人,都知道战略的重要性。最近,有一位叫做德雷兹纳的美国研究者表示,如今研究大战略,似乎有点徒劳,今天的杰出战略家,明天看起来就像是个傻瓜。这么愤世嫉俗的评论,是怎么来的呢?

德雷兹纳是塔夫茨大学的国际政治学教授。他说,二十年前,一批大战略专家称赞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说他在2001年制定的国家安全战略非常高明,但这个战略导致了20年来代价高昂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几年后,当时的美国陆军上将彼得雷乌斯提出了反叛乱战略,风靡一时,然后美国军队被地方武装打得灰头土脸。最近几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提出了灰色地带战略,实施介于战争与和平状态之间的冲突,有人称赞这是战术灵活和战略大胆。

但是如今乌克兰战争已经打了16个月,普京处境艰难,即使打赢了,也很难实现战争目的。一批俄罗斯评论家如今公开嘲笑和蔑视格拉西莫夫。

如此看来,西方和俄罗斯近些年来确实都没有什么成功的大战略,更没有战略家。

德雷兹纳认为是西方上层把“战略”和“战争”混为一谈,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西方有个著名的战略学者彼得·帕雷特,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很多西方政客、研究者的推崇,算是顶级学术权威了。

他说,所谓战略,就是“使用武力来实现军事目标,进而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这是把军事和政治的关系搞颠倒了。实际上,无论是孙子还是克劳塞维茨都警告过,不要仅仅从军事角度看待战略。

另外一个原因,是种族主义的傲慢,对西方之外的战略家和战略理论,都故意视而不见。比如说在那位帕雷特的书里,几乎全是在讨论西方的战略概念和实践,甚至连孙子都没有单独的章节。

回顾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文明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延续至今,那他的大战略都应该认为是成功的。如果战略失败,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而西方的战略研究者们只把目光盯着自己,对于其他民族,尤其是对于有色人种的战略成就统统视而不见,连孙子这样世界级的伟大战略家,都被这些研究者不当回事儿。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里成长出来的西方政治、军事高层人物,能有什么战略水平。尤其是当今的美国政治头面人物,都是一群机会主义者。

这充分暴露了西方政治现在最主要弊病,不但战略研究学者水平越来越差,而且没有真正的战略家。从冷战结束到现在。整个西方世界都在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跳舞,不仅仅是欧洲,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战略自主性和判断能力。

如果没有美国,他们甚至连自己的日常政治决策都做不出来。而坐在美国白宫里的几任总统,也没有一个称得上是战略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出尼克松那样,改变世界的战略举动。

所以今天的西方,或许在学术层面还可以做一些战略学的理论研究,但一面对具体的现实政治问题,早就谈不上什么大战略了。剩下的只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者对其他国家的巧取豪夺。为了利益集团而发动一场又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最终耗尽了美国这个帝国的实力。

今天的世界大国美国面临着严重的战略困境,不解决是不行了。在中国比俄罗斯实力更强的情况下,美国应该分配多少精力和资源来对抗俄罗斯?俄罗斯把乌克兰战争打成了泥潭,那么中国是不是应该继续帮助俄罗斯?印太国家是否有可能在中美之间取得平衡?欧盟应该独立自主,还是继续依靠美国?

其实这位德雷兹纳是个近视眼。这个世界上,是有成功大战略的。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执行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我们的大战略是光明正大、不带有阴谋诡计的。在美国疯狂反华、乌克兰战争这两个场景当中,我们的战略同样是坚定而且成功的。

战略筹划这种事情,中国人比西方要高明得多。如果西方的战略研究者们继续对新中国的大战略避而不谈,他们的这门学问,恐怕是要做不下去了。

美学者哀叹:西方把“战略”和“战争”混为一谈,而中国高明得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