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拆特级教师高考作文
来自知识星球:吉祥语文
新课标I卷
使用省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好的故事是天下人讲述的
周 鹏
拿破仑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强大的力量,一种是利剑,一种是思想,从长而论,思想要比利剑强大得多。”看来故事的力量是排不进一二名的,但是,如果赋予利剑和思想以故事,那力量也就更强大了。
(提出了一对概念,现实和思想,然后点出故事可以增强两者的力量。)
譬如季札挂剑的故事。季札是春秋吴国人,他出使晋国,“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札知其心,也就“心许之”,打算完成使命便回来赠剑与徐君,何曾想返回时徐君已死,于是季札“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这真是一个有力量的好的故事。季札的剑乃“吴国之宝”,固然有强大的力量,但若没有配着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剑再锋利,也抵不过时间的锈蚀,但有了故事做药引子,这把剑就留在炎黄子孙的文化记忆里。当然,留下的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季札那雍容而高雅的贵族精神,当然,这种贵族精神的内核其实是诚信重诺的思想。
(用挂剑的故事来证明第一段的观点,故事可以增强显示的力量。)
思想比利剑强大得多,尤其是赋以故事的思想。若思想是蛋糕,那故事算是奶油,奶油蛋糕比蛋糕值钱。当然,倘若蛋糕小而奶油多,是立不住的,会塌成一滩。故事是个花架子,为的是把思想之花架起来。贾府的兴衰,宝黛的聚散,令人唏嘘,但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背后的人生世相之理才是根本。
(用曹雪芹的故事来证明第一段的观点,故事可以增强思想的力量。)
因此,固然故事有力量,但力量终究源自故事深处的思想。故事扎痛心灵的,是肉中那根思想之刺。讲好一个故事,远没有故事有硬核更重要。故事往往有欺骗性,动人的是故事里的事实与思想,还是故事的讲述方式?对于生活在信息茧房里的现代人来说,这是首先要明白的。
(这一段最见功力,从现实与思想的范畴挑出来,也是从为什么的部分跳出来,要说现代人怎么办了。)
故事也罢,思想也罢,其深处总归是人。思想对了,人就对了。人对了,故事就精彩。否则,故事终究是个事故。但凡人间事故,除了天灾,哪个事故里面没有坏人呢?而不少天灾,其实也是人祸。
故事的硬核在人,推而广之,则宏大叙事的硬核在天下人。陈毅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据统计,淮海战役66天中,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
可见,最有力量的好的故事总是天下人讲述的。
(这一部分提出人这个概念是故事的核心,是将现实与思想统一起来的第三方。从逻辑上来说,是可以的,是有新意的。但是从应试来说,是拉胯的。因为在第三部分,考生往往要说怎么办了,要结合自己的身份——学生,聊一聊我们应该做点啥才能讲好故事了。但是作者这里明显是欲说还羞,可能是篇幅所限,无法展开。毕竟到这里已经快900字了。此处是一败笔。)
因为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戛然而止,实际上是没有说清楚如何讲好故事的,所以我给85分,满分100。不过我看文章爱的是人家新意,爱的是我能够学点啥。
这篇文章最有趣的是证实了咱们之前提到的议论文构思框架,找一组成对的相反相对的概念。本文找的是现实和思想。
……
然而如果只看到了c的增强作用,忽略了a与b,则c就成了无本之木,会带来今人之问题。
因此中学生应当提升认知,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