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七月暴雨

我第一次理解雨季的洪水,是2012年的北京特大暴雨时期,但那时我不在北京。
那时,我在县城上高中,离北京并不远,经历了同样的暴雨、同样的洪水。
从教学楼回宿舍的路上,有一段必经的地下甬道,当时里面灌上了半人高的雨水。我一开始很恐慌,很多同学像我一样恐慌,想着回不去宿舍可怎么办。但是跟着大家一起趟过去一次以后,便觉得也没什么,之后正常上下课,水位也很快降了,再也没什么可说的。
当月放月假回家,得知村子里一样发了洪水。水淹到院子的高阳台上,退去后留下一层沙土和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垃圾,让母亲忙活了两天来打扫。母亲聊起洪水来,连喊叫带比划,绘声绘色,好不精彩。村子里地势低的房子,淹得半屋子水,还有鱼和蛤蟆钻到人的口袋里。有人在村西边的自留地捞到十几二十斤的大鱼,也不知这斤数真假,想直接卖掉,但村里人觉得洪水鱼脏,没人买,听说最后那家人自己吃了,并没出什么毛病。
大学四年在合肥度过,没经历北方的七月暴雨,好在没在两千里外的电话里,听到母亲说洪水,想来并不严重。
合肥夏天的湿热,又是另一种痛苦,像刚熬出来的糖浆,温暖、甜蜜、粘稠、令人窒息,失去时又觉得空虚,像她一样不堪回首……
在北京体会七月暴雨,已经是2018年的事了。那年我在一家小图书公司做校对,工资低,但包住宿。七月份的时候,常常在后半夜到早上下雨,雨势也不小,宿舍院子里的积水往往能淹过脚踝,我和同事们便穿着夏天的拖鞋上班,一边工作一边感受脚上雨水晾干后留下的泥沙。
做校对时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看书,工作量催得不急的时候,真的看得很开心,夜听风雨还会作诗。可惜后来常常完不成工作量,每日焦虑不已,甚至头痛失眠,结果辞职了事了。
去年的七月份,我正在找新工作。来现在这家公司面试那天,也在下雨,头发、衬衣和裤子半湿不湿的我,坐在老板的办公室里略带紧张地聊天,想来没给老板留下太好的印象。好在当初做校对工作留下的底子还有些残余,老板也恰好缺人手,便顺利入职了。
按理说七月暴雨年年都会有,我却不是年年都有印象。除了上面说的那几年之外,我仿佛没经历七月暴雨似的,或许是没有什么重要的经历做佐料,雨水空过了无痕。
今日又遇七月雨,凌晨听起来山呼海啸,好在最近并无太大的烦心事,没有失眠,梦中也无铁马冰河。
烦心事是有的,只是强迫自己不去想罢了,不然早就郁郁而终了。
早上上班,离公司还有十分钟路时,又来了一阵急雨,像是凌晨大雨的反扑,气势汹汹,惊得我撑起了伞。没走多远,雨又退去,切,后劲不足。
我实在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好心境,只想着手里的伞半湿不湿,不好收进包里,也没必要撑开晾干,进退两难,进退两难……
路上能看到预防洪水的备用沙袋,想来人吃过亏,总会长些记性,想些守成的法子。
在北京混了好些年,而立将临,一事无成,心却老了,既没有当初面对甬道雨水的恐慌,却也失去了趟过去的心气儿。
京华七月连日雨,可润几年颓老心?
酸诗,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