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秘籍: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
(这个是我需要的文章没有你们网站不适宜内容申请审核通过) 在《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3》(心得/62)中我们了解了学习方法中的三个确保即:确保正在做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确保完全理解和掌握正在学的东西确保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能得到奖励。 前两者是探讨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如何保证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后者则是对孩子学习动力的持续供给的方法那么还有哪些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呢?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做好学习笔记与怎样有效课外阅读。 学习笔记攻略 从“错题本”到“笔记本”从知识的查漏补缺到记录自己的想法笔记的变化其实反映了孩子学习状态的变化良好的记录习惯的确会经历一些困难跨过一些盲区才能找到最简洁最有效的记录方式并把它形成一种习惯。 把“错题本”升级为“笔记本”把记笔记当成校内学习的一部分。 在考试的主科中只有数学基本适合用“错题”代替笔记其他的语文英语两科笔记所记录的内容远远超越了“错题”的范畴更多的是对字词句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此外可能还有很多家长潜意识里把记笔记当成“额外”的学习内容的确小学低年级是否记笔记的确对学习成绩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没有从小的记录总结习惯时间拉长差距就有了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认知把记笔记当成与课内学习同等重要的内容每天需要固定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 其实记笔记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当天所学内容的回忆和总结每天一个学习小结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掌握的知识更扎实对孩子的学习起到正面的推动。 学习笔记的记录内容及记录方式 关于内容 习题或者试卷中的错题。(排除一眼即懂或计算错误) 在课堂上老师授课时讲过的但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 课外培训或者阅读中有问题的内容(培训如果太多建议单独用笔记本。 语文英语类笔记需要增加字词句的积累数学笔记需要增加拓展题型积累。 从另一个角度来定义学习笔记的内容:学习笔记唯一不需要记的是当下已经掌握且较长时间不会遗忘的内容除此之外都需要记录。 关于记录方式 校内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录 学校的学习时间一般比较紧张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抽空记录也许是课间也许是延时服务确实没有时间的放学后在家里记录。 校外每天固定时间记录 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回忆和记录回忆是指对当天授课知识的复习总结记录就是自查还有没有未记录的笔记这件事做完后才进入做作业的阶段。 简洁易懂是记笔记的标准 记笔记不能成为孩子的负担所以不必要求他们要记得漂亮美观有的内容太多太复杂完全可以只记录题目的索引页码笔记本来就是给孩子自己看的所以记笔记的标准应该是较长时间后自己能看懂并根据笔记可以回忆相应的知识点。 几点提醒 笔记要记精准很多孩子在日后翻看笔记时常常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这样记或者说自己之前记录的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是读法还是写法是含义还是错字是理解问题还是积累问题所以一定要引导孩子把笔记记录准确用自己不会遗忘的方式进行描红批注。 笔记本最适合的是32开软装本但封面封底及扉页需要厚纸张(16开本太空旷才开始记录的孩子常常会对着一大篇白纸不知所措而硬装本太重不便携带笔记本需要随书包上下学随身携带。 笔记不是强行指标哪一天或者几天没有需要记录的笔记也是完全正常的但一周甚至两周没有笔记大概率就是孩子没用心或者懒于记录了当然这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来判断。 最重要的一点花费了时间精力记好了笔记一定要在日后不间断的回看和复习这才是记笔记的最终目的。 课外阅读的目的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对课外阅读要有这样的一个基本概念:仅就阅读而言它无法提高孩子数理类科目的成绩但可以提升学习的兴趣它也无法短时间提升文史类科目的成绩但可以潜移默化的积累直到质变点的到来。 增长见识丰富情感广阔胸襟 无论是代表中国文化的《上下五千年》百科探秘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是感悟生命的《不老泉》勇于探索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无论是绿林好汉的《水浒》神怪乱力的《西游记》还是探讨人性的《追风筝的人》人与自然的《老人与海》...... 每一个篇章都能增长孩子的见识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每一个故事都能激发孩子情绪的心流丰富他们的情感每一本书都能拓展孩子的眼界广阔他们心胸在书籍中沉淀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思想一定是多元的灵魂一定是丰满的。 提升理科的兴趣积累文科的底蕴 为何会有日升月落?为何会有春夏秋冬?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它又是如何运行的?这所有的好奇心和兴趣点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被激发所有的道理也能延伸到课内的学习中找到这便是课外阅读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 而英语的词汇量语文的成语典故乃至我们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以及写作时行文达意的水准都可以在日积月累的课外阅读中得到提升但这是一个量的积累。 形成阅读习惯 一旦孩子把从小的课外阅读坚持下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不仅仅在学习阶段而是在更漫长的整个人生中丰富和健康他们的身心并一直陪伴他们渡过往后的各种生活境况。 怎样进行课外阅读 固定时间固定时长 学习阶段的孩子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开始他们的校内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校外的自由时间也会被作业及课外培训大量占用所以要形成阅读的习惯保持阅读的效果就必须每天固定时间段固定阅读时长来进行阅读。 每天睡觉前半个小时或者完成作业后半个小时都是不错的选择阅读时间不宜过长要符合孩子每天的时间管理规划但最重要的是坚持。 阅读内容书目可杂但类别清晰 中华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四大名著》名家名篇等等就是必读类这类书籍着重文史类的积累而《福尔摩斯》《未解之谜》《尼尔的天空》《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等等就是选读类这类书籍着重开拓眼界提升兴趣增长见识可由孩子自行挑选。 当然这只是我的标准大家可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自行分类。 何为有效阅读 我对有效阅读的定义是:积累型书籍带着问题读故事类书籍带着心情读。 比如孩子正在阅读《中华五千年》那么他要带着对中国历史的探究去读石器时代是怎么过渡到青铜时代的秦始皇是如何做到一统天下的,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等等又比如孩子正在读名家名篇那么某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是词语的精准行文的流畅还是立意的深刻如果你来写会怎么写? 这便是积累型书籍的有效阅读方式而故事类书籍就不需要孩子读得这么“辛苦”可以放松心情彻底把思绪融入故事情节随着叙事的深入主人公的命运之路徐徐铺开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感受内心与故事的主角共情与书本里的世界共情这两种阅读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并非代他人告知:叶孜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