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三焦最好用的方子,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
大名鼎鼎的“三焦”
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八段锦中的第一段就是“双手托天理三焦”,此式就以调理三焦为主。可以说,三焦是除了血管之外,我们体内的第二条生命线。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西医所没有的。人体“五脏六腑”中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个容器腔,肠也是一个腔,三焦就是把五脏六腑都包括在里面的大腔。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可使各个脏腑间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

大多数人认为上焦为胸腔主纳,中焦为腹腔主化,下焦为盆腔主泄。即上焦主呼吸,中焦主消化,下焦主排泄。因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所以在中医学中,从功能角度划分,则又将肝归属于下焦。
那三焦有什么用呢?
第一,运行津液。我们体内的津液输布全身,以三焦为通道。我们总说“痰湿”。痰湿形成的源头之一,就是三焦津液输布失常,聚而成痰。所以说痰湿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因和病理产物,形成之所就是三焦。
第二,运行元气。我们的肾,藏元阴和元阳。肾中元气通过三焦支持五脏的运行。同时,我们胸中所形成的宗气,又是以三焦为通道,下行输送给肾,成为元气的有效补充。这个过程就是最基本的生命延续的过程。它是以三焦为通道的。所以,三焦很关键。
第三,三焦具有运行水谷,协助输布精微,排泄废物的作用。
所以说,人的很多病,尤其是慢性病,和三焦不畅有关系。因为三焦不畅,会生痰湿,会影响元气的运行和补充。一个长寿的人,说到底,他无非就是三焦通畅。浑身是病的人,他很可能三焦不畅。那么,什么样的人三焦不畅呢?最明显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体胖。
这个体胖,指的是虚性的肥胖,尤其是腹部的肥胖。它是三焦不畅,津液输布失常,痰湿内积,聚于皮下所致。这样的人,体能是比较差的,免疫力不好,脏腑功能到了年老的时候,比其他人要脆弱得多。痰湿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身体里代谢不出去的水。水蕴于体内,无法代谢出去,就成了痰湿。痰湿弥漫,越积越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会发胖。同时,由于人体为湿邪所阻滞,人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如头晕、乏力、心悸、四肢沉重、高血压等等。所以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想办法打通三焦,化解体内的痰湿浊邪。如此,身体通了,代谢正常了,才能恢复正常体型,拥有健康体魄。

第二,多痰。
三焦不畅,水液输布失常,除了会让人发胖之外,还会让人多痰。有些人,即便身体不胖,他也多痰,这同样是三焦不畅的写照。怎么个多痰呢?一是气道内多痰,容易咳出来,痰色清而量大,或黏或不黏。二是皮下可能有痰核,就是一个一个的小疙瘩,不疼、不红、不重、不破,有点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脂肪瘤。
第三,发胀。
三焦是气运行的通道,三焦不畅,就容易气滞。气滞,就容易发胀。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胀、腹胀、胁肋胀满等等。
平淡而神奇的六仁,通三焦之良方
古有三仁汤,今有六仁饮。思路都是从上中下三焦,把水湿往外宣,往外降。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可见三焦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功用。
所以不管是三仁还是六仁,不单清利三焦湿热,而是能很好地宣畅三焦气机,使邪气外出。《中藏经》谓:“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六仁包括哪六仁呢?杏仁、桃仁、砂仁、薏苡仁、郁李仁、火麻仁。
杏仁:主下气,宣利上焦肺气,肺气宣发,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提壶揭盖”之义。
桃仁: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调理上焦气脉。
薏苡仁:健脾、利尿、除湿。
砂仁:行气调中,打通中焦。
郁李仁:可利水消肿,配用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之证,本品既能宣通水道而利水消肿,又能降泄下气而润肠通便,故尤宜于癃闭便秘,二便不通的阳实水肿之证。
火麻仁: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祛风的功效。代谢水液。
六仁分入上、中、下三焦,合用协同,故能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寓启上闸,开支河,导水下行之理,可使气畅湿行,脾运复健,三焦通畅,诸证自除。(图片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