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十一月冬
天似乎真的转冷了。
就在一夜之间,仿佛从我身体里抽走了属于我的某样事物,但又不是什么具体的。
它耻笑着离开了,在空中做了个鬼脸。
我沉默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似乎应该尝试着无视它,我可以低着头数数怀里的几枚可怜的铜板,我也可以假装环顾四周仿佛附近还有值得我留恋的风景......
或许我今天不该带雨伞出门,虽然我每天都带着它,也不该一直撑起它。
我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同我这般天天戴着伞出门。
好吧,我承认或许有,更有甚者每天穿着雨衣出门,把自己包裹的严实。
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想,戴上面具,撑起雨伞,穿上雨衣等等其实都拥有同一种心理但也包含着各种微妙的差异。
每个人似乎都要学会使用这些“工具”,而且也离不开它们,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它们的存在,仿佛生来就是如此也本该如此。
我们走在名为“效率”的大道上,有的心更加炙热了,有的心愈发灰暗,有的心迷了路,有的心换了主。
“这是工具的问题。”你如此安慰自我,全然也没有在意自己使用了什么工具以及方式问题。只要走得远了那一切都是小问题。
只要你还在路上走着总是免不了遇上这些事,即便选择了尽可能地规避,但总有些事你走不开,当你硬着头皮去面对时,你似乎又忘记了工具的使用方式,你也忘记它们放在哪儿了。
所以你只能习惯性地、麻木地撑起一把伞,即便出门时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你也绝不把高贵的脖子深处伞外去看看你本该看到的天空。
我想,那不会灼烧你的皮肤,你的呼吸不会因为暴露在阳光下变得困难而痛苦。如果你真的产生了这种感觉,那也只能说你太久没有嗮过太阳了。
想一想,在那些工具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年代,生活固然艰辛了些,但也多了许多生趣。
这种情感是朴实且纯粹的,我看见人群在大雨中欢笑着奔跑着,我看见那男人扯下大衣护住了家人孩子,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女人的嘴角噙着笑意,孩子被抱在怀里、撑出双手去感受世界的温度。
孩子不知道那是雨,或许他也知道了,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一场大雨——“这是一件美好的事物。”毕竟全家人都很开心。
只是这样的笑容,这些年愈发少见了,大家面带愁绪,合理的使用着工具躲避大雨,纷纷盼望着雨停。罕有人在心中窃喜,用双臂拥抱一片大雨。
或许这样的场景只能在校园中觅得几处。
如果真有人这么做了,大家大多只会觉得他疯了。
我看到了他们的眼神,有的麻木疲倦,有的饱含同情,有的心生羡慕,有的不明所以,有的蕴含笑意,有的不屑一顾......
“这是件好事。”此时我再一次回想起了儿时的定义。不同于现在自我安慰般的话语,那时的我饱含着欣喜与向往。
儿时有多勇敢,如今有多怯懦。
你看,把一件原本定义为“美好的”的事物转变为可怖的巨兽是不是一件很可笑很讽刺的事?
我不认为“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从而变得畏首畏尾”是一件令我感到开心的事情。
诚然这似乎是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事,那条名为“成长”的街道两旁上挂满了这样的狗头羊肉。
但“我”完全可以选择不去这么做,我完全可以选择“饱含欣喜和向往之情”去拥抱一场大雨,即便在现在的我看来它是一只可怖的巨兽。
朋友,我想说的是,即便你看见了它的轮廓,看清了它不可名状的样貌,感受着它吞吐着你厌恶的洋葱气息,它长着一对两米多的锋利獠牙比你卧室内最长最心爱的抱枕还要长出许多,但你依旧可以选择拥抱它,即便你已不再是儿时的心态,即便你的汗水和泪水中包含着恐惧。
我知道,我确实都知道,也请不要忘记眼前的巨兽一直都拥有着“美好的”定义。
这不是虚构的,是真实存在过的一种定义。
你我都拥有紧握它的力量,不要忘记了。
不要忘记的了当初的那份心情......
那颗纯粹、炙热的心。

后话:
有感而发,希望任何读到这篇日志的朋友都能从中获得拥抱的力量。
无论你从中看到了什么都是属于你的一部分,我不会去解释什么“原本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