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研究:每天喝咖啡或茶更有益大脑健康
咖啡和茶已经逐渐成为了大众的“精神饮品”,身边喝咖啡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至于大家有多爱喝咖啡?顶刊Science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天要消耗22.5亿杯咖啡,杯子连起来简直能绕地球7.5圈!
咖啡和茶对身体是否有危害呢?
许多人都有着这样的疑问,这么经常地饮用咖啡和茶,会不会透支大脑呢?会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呢?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专业的人是怎么说的。
近日,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调查了超3.5万人后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每天饮用2-3杯咖啡或饮用≥4杯茶,与黄斑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RNFL)厚度增加15-16%有关,或具有神经保护的潜力!

咖啡和茶不仅不会“透支”大脑,反而还会对大脑的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视网膜是从中枢神经系统(CNS)延伸出来的组织,可作为一个独特的“中枢神经疾病检测窗口”,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无创地检测大脑以及血管疾病。
先前研究表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薄与认知衰退以及神经退行性变化之间有着明显关联,比如青光眼、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等疾病。反过来说,RNFL厚度的增加,意味着罹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得以降低。
为了探究咖啡/茶是否存在神经保护的潜力,研究者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中收集到35,557名参与者纳入此项横断面研究,并记录了他们每天平均咖啡/茶的饮用量。在全部参与者中,分别有78%和86%的人饮用咖啡和茶。根据自我报告的数据,参与者的咖啡和茶消费量被分为四类:0杯/天、0.5-1杯/天、2-3杯/天和≥4杯/天。
此外,为反映神经变性的情况,研究者采用OCT测量了参与者的mRNFL厚度。结果显示,咖啡饮用量和mRNFL厚度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联。其中,每日饮用2-3杯咖啡的效果最好,与mRNFL厚度增加16%有关。

而在我国,饮茶比咖啡更为普遍。那么,茶的饮用量与mRNFL厚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显示,mRNFL厚度随着茶的摄入量增加而线性增加。调整混杂因素后,当每天的饮茶量超过4杯时,mRNFL的厚度显著增加了15-16%,更有益于大脑的长期健康。

那茶+咖啡是强强联合还是正正得负?
上述研究中更多展现的是咖啡和茶单独饮用对大脑健康的影响。事实上,咖啡与茶叶的消费密切相关,大约有70%的人同时引用咖啡和茶。那么两者一起饮用,究竟是强强联合还是正正得负了呢?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团队就“咖啡+茶”的联合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咖啡和茶不管是单独饮用还是一起饮用都具有降低中风、痴呆风险的作用——每日饮用2-3杯咖啡加2-3杯茶,可以降低32%的中风风险和28%的痴呆风险。该研究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

其实对于中风和痴呆这种老年问题来说,仅仅靠咖啡和茶的预防是非常微乎其微的。我们想要真正的对抗年老带来的问题得从根源入手。
了解衰老的真正缘由,预防老年问题从何入手?
早在2013年,哈佛大学遗传教授David Sinclair提出人体衰老与细胞丧失自我修复能力有关。在人体年轻时,细胞可以有序的进行新陈代谢,但随着年纪增大,细胞自我修复能力慢慢降低,身体就会开始出现衰老特征,科学家发现这其实是由于身体内的NAD+含量减少才导致的。

NAD+是生命及细胞所必需的辅酶,参与人体上千种氧化还原反应,它可调节细胞的衰老、维持机体活力,修复DNA,对人体衰老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全球抗衰老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补充NAD+水平的王者赛立复NADH(力活元)。研究发现力活元(赛立复NADH)进入体内后能够高效分解为NAD+和生物氢。NAD+与生物氢"H"的协同作用下,发挥出综合抗衰作用,如超强抗氧化、改善睡眠、延缓衰老等强大作用,最终实现“老而不衰”,是预防老年疾病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