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贝】假凤虚凰(二)
本章字数为4000+,肝肝,痛痛。

能混进殿试的,起码都有两把刷子,能在茶馆酒楼上舞文弄墨一番。
登云酒楼。
京城最有名的酒楼,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最爱去的地方。
建楼数百年历史,单墙上留下的名篇就有十之二三,更别提从这里走出去举人进士老爷,或是来这里聚餐吹水的读书人。
探听消息,附庸风雅,认识名士等等好处不必多说。
就单单是在墙上作下几篇酸诗朽句,要是一朝成名......想想就美滋滋。
登云之名便是由此而来的。
身登青云梯,天下谁人不识君!
所以,这家酒楼洗墙的生意极好。总有些不知好歹的骚客想成名,在墙角,墙头,墙边,桌上,等等你我想不到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墨宝。
墙头茅草东倒西歪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只可惜,有那洗墙的云老头在,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找到犄角旮旯里点点墨迹的技艺,以秋风扫落叶般无情之手,一把刷子轻轻一刷,再用已经被染黑不知道多少回的破抹布狠狠一抹。
“砰!”
“咔嚓——”
“噼里啪啦~”
是被老头擦掉自己心肝的人心肝破碎的声音。
一是藏的那么严实也能被找到的心疼,二是耗了那么多心血但是被擦掉的肝疼。
也不是没有人试图收买过云老头,金银玉石,美人名利。
通通不管用。
任凭你吹的天花乱坠,老头自是下手干净利落,一布一命。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说来也怪,老头从来没有擦错过写得有两三分意趣的篇目,不然早被狂热粉丝的口水沫子给喷死了。
这活,好像这么多年也只有他干下来了。
懂其中意味的人也知道这云老头那一把刷子是有两把刷子的,对他这“老江湖”多有尊敬。
这云老头靠一门刷墙手艺吃香的、喝辣的,成天哼哼不着调的小曲儿,好不潇洒自在。
所以俗话说得好啊,
还是老头好。
除了那些雅客,俗人也爱来此地。
酒楼不仅靠诗文招牌招引四方来客之外,还时不时有说书的,唱戏的,耍彩立子的。
花几个钱,上一壶茶、酒,几个小碟,吃几粒茴香豆,雅俗共赏。
这天,会试刚结束,过几天就是殿试,正好也轮到耍彩立子的登场。
大伙儿早都搭桌搭座的坐好了,迟来没座的蹲地上,吃酒吃茶好不热闹自在。
距离开演已经过了一壶茶时间,登台的还没来,人群越来越吵杂。
一个看起来有几分瘦弱的年轻人,带着风从外边跑进来。
跑到台上站住了之后还在气喘,口头上就已经开始开张了。
“诸位诸位!”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是小子来迟了,向诸位赔个不是。”
做了一个长辑,顿了顿,气息平稳了一点,又补上了一句:
“小子给诸位再补上几个平时不演的看家本领,今日的赏钱也都给诸位添个茶酒,还望诸位原谅!”
那小子把话说得圆融,大伙儿自然也不好怎么为难他。
都是些吃茶酒的老爷,大庭广众之下端得很,也不能像泼猴一样吱哇骂街,纷纷摆手说没事没事。
盯着台上的年轻人就待他开演了。
“那就先给诸位添壶清酒!小人这就开演,诸位看好了——”
声音清清亮亮又不失力量,如有玉碎实质,二楼雅座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细看台上年轻人,身量中等,算不上特别瘦弱,只是穿着一件比自己身躯宽得多的粗布灰袍外衣,才显得过分瘦弱。
戴着一张木制面具,上边绘制着奇怪的纹饰,也不知道用什么秘法固定在了脸上。
干这行的各有各的法门,也有爱装成奇人异士的模样,便于施术,也便于打一枪换一炮。
俗话说得好,声台形表,缺一不可,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里南来北往闯荡的什么样的花活没见过,尤其是这京城人流汇集的地方。
有的是见过世面的人。
若是演得不好,鱼龙混杂的地方,消息也传得快,一传十十传百,那厮就甭想在这片地混口饭吃了!
年轻人从台上下来,走到堆放空酒坛的地方,挑了个五斤装的空坛子,双手抱起回台上去。
路上时不时给周边人看看坛子,放下检查一二。
“大伙儿可看好了,这坛子是借用店家的,我可没做什么手脚,里边可是空空如也!”
随着话语声落,又重回到了台上。
把酒坛一反,滴酒未有。
“您且瞧好了——”
从手腕上解下一条系着的红布展开,盖在酒坛上。
“冬嘎西嘎哈密嘎!谢谢诸位朋友们到场嘎!”
一连串的咒语念得极快,飞逝而过,大多人听不真切,听得真切的人也不解其意。
红布被乍然揭开,酒坛内冒出酒来,从坛口飞出还要往上三尺,才又落回坛内。
茶、酒、果子、饭菜、人群的气味也遮不住那浓浓的酒香。
一时之间,满座寂然。
只剩那年轻人开了口,滔滔不绝。
“这坛满堂彩赠与诸位,还望诸位见谅小人来得迟了,要是接下来演得尚可,不妨喊声好好好,鼓励鼓励小人,多谢诸位了!”
又是一个长辑。
看过本事之后,又来了这一出,台下藏着气的不消也得消了。
这下,接下来所有表演观众的反应,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了。
叫人不得不叹服一声好本事。
云老头不知道从哪里摸到台旁,手上拿着个酒碗。
年轻人见了他,眼里露出了然的神色。
“看这位朋友有些迫不及待,就让这位最近朋友先尝尝这酒如何吧!”
语罢,抱起坛子倒上了满满一碗。
云老儿一饮而尽,脸上也起了些红晕,花白的眉毛都抖了三抖。
“好酒!好酒!好酒!”
酒楼里常驻的云老头,大伙儿没几个不认识的,连他都开口了。
这酒如何,心中都有了底气。
“好好好!”
酒楼里又热闹起来,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好酒的,能喝二三的都赶忙招呼年轻人往自己这来,生怕晚了便无了。
年轻人顺着台沿就下去了,在大堂游走着,像极了个跑堂跑腿的。
说来也怪,那酒坛像倒不尽一样,竟然真把满堂都倒上了一遍。
好一个满堂彩!
真真切切得了个满堂彩!
接下来又是几个小把戏,那年轻人的宽袖内不知道藏着多少乾坤。
“丹、剑、豆、环”。
丹与剑,戴着面具不合适,且“他”也嫌不够轻巧,所以不演。
豆,指仙人摘豆,两个碗把七颗胶豆扣在一起,来回变幻,来去无踪,出入无影。
环,是指九连环,铅丝制成九个铁圈,可变幻成显意式的形象性东西,如:三轮车、官帽、花篮、灯笼等物。 还有耍坛子、转碟等。
耍得风生水起,变幻莫测。
这两门虽是常见的把戏,但那手法的娴熟,也足够让看客看的不断连连叫好了。
半个时辰就这么过去,天色渐落暗。
“接下来就是那压轴之戏了!”
双手向前一放,众多叫好声就被压了下去。
年轻人从面具上撕下一张与木同色的纸,诸人这才知道原来那奇怪纹饰一开始只是残缺的,现在才露出完整的图样。
可就算是那完整的模样,又有几人能识得是什么呢?
把手上的那张纸在台面上折上了几折。
台下的人看不明白,隐约可见是鸟的形态。
折好的纸被托在掌心之中。
“诸位请看,凤凰降世!”
手中的纸张上忽然起了火星子,点点星火连结成片,燃了起来。
外边起了一阵风,穿堂而过。
手上明亮的灰烬不断被吹飞到梁上,还连着那少年人的手。
越吹越大,越吹越亮。
竟成了一只拖着尾翼的火鸟!
凤凰!
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那鸟儿最末端的尾翎还勾在年轻人的指上,像是有几分缱绻。
一声清鸣之声响起,绕梁三转。
分不清是年轻人伪装的叫喊还是凤凰真的发出了声音。
昆仑玉碎凤凰叫。
楼上某间雅座。
一位年芳双十的姑娘,在外向来板正端庄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有趣。”
那姑娘从衣饰纹样上看,就非同寻常,更别提那一身气度。
端的是林下风致,好生风流。
一声赞叹之后,也起了几分兴致,眼波几度流转。
见那飞凤像是被定住一样,只在空中燃着,并没有振翼而起,心中就有了结论。
那厮怕不是在等什么,等他的托吗?
且待我扰他一扰!
不过,是扰他好戏还是托上一托呢?
心念转时,伸手便从袖里抽出来了一支玉笛,横在唇边。
朱唇,玉笛。
色艳色淡,两相辉映。
不知是浓艳的好,还是素雅得心,可总归都是那人。
既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声笛音从唇下飞出,高亢至云霄,云彩都好像被凝滞住不再飘流。
又渐渐回落,在登云酒楼内回旋,若流风之回雪。
芙蓉泣露香兰笑。
台上的年轻人眼里闪过几分讶异,又迅速转变为了笑意和赞叹。
原本一动不动的凤凰,瞳仁越来越亮,睁开了闭着的凤目。
又是几声清鸣,与笛音相和,宛如琴瑟和鸣,浑然天成。
双翼展开如天幕下坠,腾空而起!
在厅堂内窥见的原本逐渐暗沉外边天光,现在像是烧起来了一样,红中透亮。
凤凰在梁上辗转腾挪一周后,忽然失控,离开了年轻人手中连结着的火星引成的红线,直往楼上某间冲去。
惊险!
堂上寂静无声的看客,不禁瞪大了双目,倒吸一大口凉气。
千钧一发之时,笛音也息了。
那间门打开了一道门缝,从门缝里探出一支玉笛,在凤凰的冠上轻点了一下。
一往无前之势顿时消散,凤首轻轻蹭了蹭玉笛便消散成了星星点点。
只剩下凤眼余下的火星似一缕红线在玉笛上缠绕了几圈,久久不散。
玉笛退了回去,门也随之关上了。
台下的看客这才反应过来,心下松快才发现那一大口西北风已经填饱了自己的肚子。
嘻嘻笑笑,吵吵闹闹。
年轻人也似有些恍惚,回过神来朗声道。
“多谢楼上这位兄台相助!”
语带几分笑意。
“诸位,这最后的大轴也已成了。”
桌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燃上了一柱香,烟气往上,明明看起来孱弱得很,又如大漠孤烟一般直来直往,不避高空。
只见年轻人以手当笔,蘸饱了烟气。
心随意动,几字即成。
“A-SOUL时代,沸腾期待!”
(???啥吉祥话好,不管了,我就要写这个。)
台下观众纷纷露出笑容,不断叫好!好好好!
当真是满堂彩!
“祝诸位万事顺意,轻松愉快(地看直播)!正值春闱(考研),也祝诸位,大显身手,金榜题名!”
“……”又是一长串的祝福贯口
呼声久久不停,久久不散。
“小人就此告辞,诸位有缘再会。”
年轻人做了一个辑,起身后,转身就往门外走去。
“留步!还未请教姓名!”有看客喊道。
“他”已经走出门,到了门外了,闻声又回过头去。
“在下姓木,单名一个石字。”
少数人注意到年轻人出了门就换了自称。
这场好戏,这个名字,怕是在春闱之前都会是京城最爆的消息了。
《奇人共赏》肯定是会有单独篇目来介绍,不可谓不是大出风头!
老规矩,具体内容,v我50,我去偷一份,私给你看。
第一手资料,哪个不想赚点茶酒钱?或是更多了解了解,反应过来的人正要去追他。
结果就只一转眼,那年轻人出了门,便再也寻不到身影。
楼上,被凤凰叩过门的那间雅座。
那姑娘正用手轻轻摩挲着玉笛上被火星引红线缠绕过的地方。
“好一只狡猾的狐狸。”
要是有懂的人听见了这句,就能懂得都懂,懂她意思。
年轻人面具上绘制的奇怪图样——正是狐狸!
窗户似乎是被风给推开了二三,酒楼旁的招引旗幡不知道是风动还是自己在动。
风也仍旧不停地动着,从窗户溜进去,吹开了那双十年华姑娘戴着的面纱。
美人如画,容色倾城。
竟是本朝长公主——王贝拉!
(本文纯属虚构)

有用的解释:
“身登青云梯”出自《梦游天佬吟留别》,“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别董大》,本文是把两句连起来混用,要考试学习小朋友一定不要记混了。
“压轴”为倒数第二个表演,“大轴”为最后一个表演,出自戏曲术语。(其他解释在此不予摘录)
没什么用的解释:
“彩立子”大概就是耍把戏的意思,出自《春典》,里边记载的是旧时各行各业的术语、行话、黑话。
“丹、剑、豆、环”。丹,是吞铁蛋,剑,是吃宝剑;豆,是仙人摘豆(两个碗把七颗胶豆扣在一起,来回变幻,来去无踪,出入无影);环,是指九连环,将铅丝制成九个铁圈,可变幻成显意式的形象性东西,如:三轮车、官帽、花篮、灯笼等物。 还有耍坛子、转碟等。——百度
开头的化用了空碗变酒,最后一招是引烟成字,均为古典戏法。
看戏法幻术相关的时候看到《续齐谐记》中的“鹅幻书生”挺有意思的,本来想跟大家分享,限于篇幅,所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寻。
有些很简单的彩蛋?,懂得都懂。我整体写的不咋地,但是我个人习惯在没什么用的地方穷讲究……
我的问题:1.这里排版好麻烦(也可能是我不会的原因,首行缩进都找不到),这样的排版,不知道大家看着还行吗?我看着难受,其实我自己都不爱看……不太行的话,我会尽量每行开头空格或者空一行再下一行,也可以两者都有。2.能力不足,码的时候眼睛花,的得地有的时候分不清楚,见谅,或者出警。
抱歉,原定的更新日期没有更上,新添章节增加相遇情节,下一章应该就会是殿试和洞房之类的了,不过近期可能不会更新这篇了,要给别的打打补丁(海底等)……肝肝,痛痛,谁给我的力量写连载的……
老话常提:催更、疑惑、意见、建议,都可以跟我说

且待小爷我来耍个把戏!(写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结尾说这句话了哈哈哈,乃宝,看我把你写得帅帅的)
对了,云姓是魂字拆出来的,一个魂友情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