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泉届往事

2020-02-29 17:24 作者:过往拾遗  | 我要投稿

        此故事为钱币界真实故事,由笔者叙述,文中均为化名。

        有一个钱币界的年轻大佬,我们就叫他鑫吧。

        鑫玩钱币进步的非常快,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已经成为钱币界中年轻一辈比较知名的泉友,成为某知名钱币评级公司(鉴定机构)的评级师,且被我们九零后一代称为“九零后中最具实力的领头人”。

        我与鑫的关系甚是要好,在四年前鑫来北京后,我在华夏古玩城最先认识的就是他。我闲来无事时就经常坐在他的店里,偶尔帮他卖一些东西,或听他讲一些故事。

        他在几个月前,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起源,那是六年前的夏天。

        那时,烈日当空,盛京的夏天也不是那么好过的。即使处在华夏大国的北面,盛京这个地区依然是骄阳似火,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鑫在家挑着一些宋钱整理着钱币,这时,一个昔日的老友拜访 ,让鑫停下了手中的活。

        “鑫,你在家吗?”

        这位老友敲着鑫家的大门,鑫听闻老友来访,当即放下了手中的活,迎接许久未见的昔日老友。

        “好久不见啊鑫,这回我来,我有几个事想要请你帮忙。”

        这位老友说完,从包中掏出了一个小木头盒子,他不慌不忙的打开木头盒子,里面似乎是有着什么东西,被布包裹的严严实实。

        “这是什么啊,你裹的这么严实?”

        鑫看着这位老友神秘兮兮的拆开被包的严严实实的布,十余把品相稍精美的圆足布呈现在鑫的面前。

        只不过让鑫稍有疑惑的是,这圆足布上怎么都有几个洞?

        “兄弟,你这是......”

        鑫看着老友手中的十余枚钱币,疑惑不解。

        “这是一个老人家里的,具体来源也没说,你们玩这个的不是也不听故事只看东西不是,我就也没细问,这东西老人家来托我卖,你给我个价,你要想要的话这东西就给你。”

        鑫看着眼前的十余枚钱币 ,犯了难。

        这时鑫玩钱币还并没有到达那么高的水平,他看着布上面平躺的十余枚带着孔的圆足布,犯了难。

        这东西要了,他该怎么开价?他自己也不懂这类钱币的行情价格,开高了吃亏,开低了也不合适,更况且,要是假的怎么办?毕竟自己没有接触过高古币这类东西,也不是很了解,再说这钱币上三个孔是什么东西,这是属于瑕疵吗?

        这东西若是不要,要是什么值得研究的稀罕物件,那也是吃了大亏。

        但,再三琢磨,鑫还是决定:

        稳重起见。

        让老友先另寻买家,自己琢磨一番后再做决定。

        等老友走后,鑫立即坐公交前往盛京古玩城,那里有几位他所熟悉的钱币界大佬,他有时会向他们请教问题。

        到达了古玩城后,鑫一刻也不停留的直奔店铺,到了那里,他第一句就是要请教问题。

        看着“来势汹汹”的鑫,大佬们也停下了手中的活,不解的看着气喘吁吁的鑫。

        当鑫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讲了之后,大佬们凭借着谨慎的原则,也不敢说是什么,只能让鑫先把东西弄过来看看东西。

        但是,当鑫再次联系上那位老友时,老友却无奈地说,东西已经卖给石家庄的一位青年藏家了,以一枚几千元的价格卖的。

        当时鑫也不知道是什么,既然卖了,他也不再追着问,毕竟自己也不了解这是什么,真假也无从得知了。

        之后过一段时间,鑫就来北京的华夏古玩城发展,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但是自己故事中那几个钱币的印象,他早已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似乎是圆足布。

        直到嘉德2018年的秋季拍卖会上。

        他清楚的见到了当初的那枚钱币。

        荧幕上钱币底下清晰的写着:

        “四号拍品:三孔布       成交价:168万元(不含手续费)。”

泉届往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