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rongart教授:我的篮球视频为什么能与音乐合拍

2017-10-24 13:29 作者:Strongart教授  | 我要投稿

    曾经看到有人说,Strongart教授的篮球表演和二次元音乐蜜汁合拍,这个到底是什么回事呢?是不是像跳舞一样,根据音乐设计的动作?当然不是,动作确实是事先设计好的,但主要还是后期配乐的功劳,下面就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对音乐选择,一般都会保持主题上的关联,比如展示猫步为主的动作,一般会配上与猫有关的音乐。同时尽量满足风格上的一致,有力的动作就配热血的音乐,华丽的动作就配优美的音乐,诡异的动作配上魔性的音乐等等。只有当音乐有一段特别带感的旋律时,才会为这段旋律专门设计动作,此时就可能产生某种高度合拍的感觉。

    接下来是音乐的分段,一般音乐的模式就算“两遍半”:唱第一遍有一段纯音短暂停,再唱一遍有一段的纯音长暂停,最后是强调重点重复收尾。当然,这个只是基本模式,有的歌还有前奏与尾声,像初音的歌尾声一般是比较长的。我一般是在唱歌时打球,纯音短暂停演示动作,纯音长暂停时跳尬舞,有前奏时会设计特殊的开场动作。除了特殊的开场动作外,我的动作都是由易到难逐渐递增的,先完成基本动作,到后来半遍重复时做稍难的衍生动作(包括投篮),最后配合戛然而止的尾声,经常以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收尾。

    下面看一个相对完整的例子:

        音乐:前奏→纯音短暂停→第一段唱→纯音短暂停→第二段唱→纯音长暂停→第三段唱→尾声

        表演:开场动作→动作一演示→动作一表演→动作二演示→动作二表演→尬舞→衍生动作→结尾动作

这样一来,至少在基本结构上可以与音乐保持一致。

    接下来是具体操作的问题,如何正好在音乐结束时切换动作,总不见得掐着秒表打球的吧。其实,这个就是后期剪辑的功劳,主要在进最后一个球之后,可能选择马上切掉,或者运几次球后再切,这样就有至少三秒的缓冲时间。有时候,刚开始做动作,也会来回运几次调整,这个也是可剪可不剪的,因此又有两秒钟左右的缓冲时间。此外,尬舞的时间不用切得太准,可以先站着等一会儿,也可以等音乐起来后再跳,这样又会有比较大的缓冲时间。总之,可能调整的方法很多,目前还没用过加速减速的功能。

    具体到其中的一段,有时也要分成两三个镜头,此时就会设法削弱断点,一般有明显切换与隐蔽切换两种模式。明显切换是尽量在一句话唱完时切换,最好是曲风变化的时候切,这样可以让断点重合,能够造成有意转换的效果。隐蔽切换则是在歌词快唱的时候切,最好保持人的位置尽量接近,这样可以让断点尽量隐蔽,能够造成自然连续的效果。

    最后,在后期制作时也有临场发挥的机会,有的动作做得不够完美,配乐时有意让音乐在那个地方转折,反而是有可能会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奇妙的合拍感。


Strongart教授:我的篮球视频为什么能与音乐合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