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拆光霓虹招牌?偏锋光术裸眼3D大屏来辟谣

一提到香港的标志性文化符号,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纵横交错的、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招牌。即便从未身临其境,也或多或少在取景香港的影像中看见过这种璀璨华丽的独特风景。然而近日,有内地网友发文称,香港引入内地城管的管理办法,将霓虹招牌统统拆掉,并配上多个霓虹招牌被装车运走的图片,引发网络关注,后来经记者查证,这些图片有两张都是经后期处理的图片,而非真实图片,小型招牌(含霓虹招牌)只要符合相关安全要求,是可以保留使用的。其实除了霓虹灯招牌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独特的光影广告吗?

霓虹灯招牌的历史
早在1920年代,香港城中就有商家开始在楼上安装各类霓虹灯,用五光十色的灯影招揽顾客。二战结束后,香港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外来人涌入,给社会增加了消费力,为了吸引注意力,大大的霓虹灯招牌可谓是既有效又经济。不论店铺或大或小,老板都会让自己的招牌看起来美观又醒目,楷书、魏碑体、隶书、行书等书法体,搭配各色霓虹灯,点亮香港街道的夜空。一眼望去,林林总总的霓虹灯招牌悬挂在半空中,一时间有种令人应接不暇、头晕目眩的美感。

裸眼3D打造立体光影招牌
随着岁月的洗礼,也有不少招牌日久失修,不少人提出安全疑虑,更有人指招牌杂乱无章有损香港形象。香港屋宇署亦先后推出多道管制政策,当中包括:2010年实施“小型工程监管制度”、2013年实施“违例招牌检核计划”及2014年起实施“目标街道大规模行动”,将不合规格的霓虹招牌清拆。那么,除了这种独具特色的霓虹灯招牌,还有什么广告牌可以吸引到大家呢?
其实在高楼大厦上,打造一块裸眼3D大屏幕也十分吸睛,站在巨大的L形屏幕前,人们很难不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并拍照。在很多城市的重点商圈,动辄数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的3D大屏,成为城市网红打卡点而存在。再配合特制的视频素材,用户能够直观感受到裸眼3D所带来的独特视觉体验。如今,裸眼3D已经成为了数字营销、广告宣传、互动娱乐、商业应用等领域的必备元素,它改变了传统广告的模式,让广告形式不再枯燥乏味,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通过色彩的叠加和光影的变幻让画面更加立体真实。

裸眼3D大屏的未来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裸眼3D、AR交互等技术的加持下,使得城市户外高清大屏拥有了更多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形式。震撼逼真的视觉效果以及沉浸式的交互体验,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大屏的魅力,正衍生出一种城市屏幕文化,吸引着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的同时,也激发了当地夜经济、网红经济的潜力释放。越来越多的裸眼3D艺术作品及承载作品的LED户外大屏幕在成为一个城市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