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容编(论述何为女性美的文章)
《悦容编》,又名《鸳鸯谱》,是由明末清初时期的文人卫泳所作的一篇论述有关女性美丽的文章,其分为十三部,分别为随缘、缘饰、雅供、寻真、晤对、借资、达观等,而在文前还有作者自序,文后还有后人作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美女的选择、美女的居住环境、室内陈设、识字女子室内的书画、书籍,直到美女的修饰、化妆,特别是对美女的各种情态所进行的描绘和论述,阐述了他对女性美的理解和认识。出现这篇文章绝非偶然,在明末清初的历史时代,生产力已大有发展,封建的理学理念受到极大动摇,妇女解放运动渐趋萌芽。
序
情之一字,可以生而死,可以死而生。故凡忠臣孝子,义士节妇,莫非大有情人。顾丈夫不遇知己,满腔真情,欲付之名节事功而无所用,不得不钟情于尤物,以寄其牢骚愤懑之怀。至妇人女子一段,不可磨灭之真,亦文之以色事人一道。昔云:士为知己死,女为悦己容。每感斯言,大抵女子好丑无定容,惟人取悦,悦之至而容亦至。众人亦收国士之享(译文:女性之妍姿媸质,并无绝对标准,而是相对的;其根源在于男性的主观偏好:对之一往情深,那么此女儿在该男子心中,自然是美的;其他人也会对其容仪风貌赞赏有加。),虽然,悦容者寄也,编悦容者寄所寄也。使索我以真,则余且为扁舟五湖人矣,岂独向空山续禅火哉?夫不身履其境而摹其事,调停爱护,款则欲周,词旨欲畅,设非曲解其情,了不可得。正如高唐一梦,想像自真,然犹不敢自匿。用以公之好事,为闺中清玩之秘书,以见人生乐事,不必讳言帷房。庶女子有情,不致埋没云尔。
随缘
天地清淑之气,金茎玉露,萃为闺房。遇之者若前世,若梦中。瑟鸣铁跃,剑合龙飞,一切关河岁月,都不能间隔。然非奇缘不遇,必欲得此丽容,而后加意,是犹谓秦汉以后无文,唐以外无诗也。要以随其所遇,近而取之,则有其乐而无其累。如面皆芙蓉,何必文君。眉皆远山,何必合德。口皆樱桃,何必樊素。腰皆杨柳,何必小蛮。足皆金莲,何必潘妃。歌即念奴,笑即褒姒,颦即西子,点额即寿阳。肥者不失其为阿环,瘦者不失为飞燕,奇丑不失为无盐。当其怨,出塞之明妃也。当其恨,长门之阿娇也。当其云雨,巫山之神女也。他如稍识数字,堪充柳絮高才,略减妒心,已有小星遗意。无才便为德,大贞出于淫。皆当弃短取长,安知不买骨致马,而天龙降于好画者哉?闺阁之事古来不废,则知婚姻非假。第缘自为之合,非可强为,则虽人而实天也。随之一字大有理解。


葺居
美人所居,如种花之槛,插枝之瓶。沉香亭北,百宝栏中,自是天葩故居。儒生寒士,纵无金屋以贮,亦须为美人营一靓妆地,或高楼,或曲房,或别馆村庄。清楚一室,屏去一切俗物。中置精雅器具,及与闺房相宜书画,室外须有曲栏纡径,名花掩映。如无隙地,盆盎景玩,断不可少。盖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解语索笑,情致两饶。不惟供月,且以助妆。
修洁便是胜场,繁华当属后乘。

缘饰
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与浓抹,惟取相宜耳。首饰不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便有画意。如一色金银簪钗行列,倒插满头,何异卖花草标。服色亦有时宜。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吴绫蜀锦,生绡白苎,皆须褒衣阔带;大袖广襟,使有儒者气象。然此谓词人韵士妇式耳。若贫家女典尽时衣,岂堪求备哉?钗荆裙布,自须雅致。
花钿委地无人收,方是真缘饰。

选侍
美人不可无婢,犹花不可无叶。秃枝孤芷,虽姚黄魏紫,吾何以观之哉?佳婢数人,务须修洁。时令烹茶浇花焚香披图展卷捧砚磨墨等项,兼其命名,亦犹斋头品具,可无佳称乎。聊摘古青衣美名以备择用,如墨娥、绿翘、白苎、红绡、紫玉、丽华、轻红、云容、晓妆、佛娥、轻娥、红香等俱佳。一切花名近属滥套,所谓号俗子不出山泉溪桥,敬爱仰慕也,必洗去。
待月抱衾,选侍最工。
雅供
闲房长日,必需款具。衣厨食柜,岂可溷入清供?因列器具名目:天然几、藤床、小榻、醉翁床、禅椅、小墩、香几、笔、砚、彩笺、酒器、茶具、花樽、镜台、妆盒、绣具、琴箫、棋枰。至于锦衾褥画帐绣帏,俱令精雅,陈设有序,映带房栊。或力不能办,则芦花被絮茵布帘纸帐,亦自成景。
又须以兰花为供,甘露为饮,橄榄为肴,蛤蜊为羹,百合为荠,鹦鹉为婢,白鹤为奴,桐柏为薪,薏苡为米,方得相称。

博古
女人识字,便有一种儒风。故阅书画,是闺中学识。如大士像是女中佛,何仙姑像是女中仙,木兰红拂女中之侠,以至举案提翁截发丸熊诸美女遣照,皆女中之模范。闺阁宜悬,且使女郎持戒珠,执尘尾,作礼其下。或相与参禅唱偈说仙谈侠,真可改观鬯意,涤除尘俗。如《宫闺传》、《列女传》、《诸家外传》、《西厢》、《玉茗堂》、《还魂二梦》、《雕虫馆弹词》六种,以备谈述歌咏。
间有不能识字,暇中聊为陈说。共话古今,奇胜红粉,自有知音。
白首相看,不下堂者必不识一丁,博古者未必占便宜,然女校书最堪供役。

寻真
美人有态有神有趣有情有心。唇檀烘日,媚体迎风,喜之态。星眼微 ,柳眉重晕,怒之态。梨花带雨,蝉露秋枝,泣之态。鬓云乱洒,胸雪横舒,睡之态。金针倒拈,绣屏斜倚,懒之态。长颦减翠,瘦靥消红,病之态。惜花踏月为芳情,倚阑踏径为闲情;小窗凝坐为幽情,含娇细语为柔情。无明无夜,乍笑乍啼,为痴情。镜里容,月下影,隔帘形,空趣也。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逸趣也。酒微醺,妆半御,睡初回,别趣也。风流汗,相思泪,云雨梦,奇趣也。神丽如花艳,神爽如秋月;神清如玉壶水,神困顿如软玉,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乍散乍收。数者皆美人真境。然得神为上,得趣次之,得情得态又次之,至于得心难言也。姑苏台半生贴肉,不及若耶溪头之一面。紫台宫十年虚度,那堪塞外琵琶之一声。故有终身不得而反得之一语,历年不得而反得之邂逅。厮守追欢浑闲事,而一朝隔别,万里系心。千般爱护,万种殷勤,了不动念,而一番怨恨,相思千古。或苦恋不得,无心得之。或现前不得,死后得之。故曰:九死易,寸心难。
态之中吾最爱睡与懒。情之中吾最爱幽与柔。趣则其别者乎,神则其顿困者乎,心则却以不得为大幸矣。客曰:痴心妇人负心男子。其来也,一非日矣。负心吾不忍为之,痴心又不能禁也。自此缘情深重,展转爱恋,交互缠绵,流浪生死海中,何时出头?不若暂时笼鸟瓶花点缀光景,到头来各奔前程,大家不致担误。何如何如?说至此,亦自知杀风景极矣。然不能不杀风景也。昔日袁中郎在天兰大士前祝曰:但愿今生得寿夭,不生子,侍妾数十人足矣。极得此意,固知中郎自是慧人,然不可与俗人共赏鉴也。

(寻真翻译)
檀唇烘日,媚体迎风,喜之态。
嘴唇红润色泽艳丽,脸颊绯红有若托着夕阳的晚霞,身材婀娜多姿就像风中的柳枝一样摇摆,这是美人高兴开怀的样子。
星眼微瞋,柳眉重晕,怒之态。
微微瞪着那如若星辰闪烁般的明亮眼眸,秀气的柳叶长眉拧在一起,眉头都皱了起来,这是美人发怒时的状态。
梨花带雨,蝉露秋枝,泣之态。
美人哭泣的样子,就像沾着雨点的梨花,秋天里挂着露水的细小树枝。
鬓云乱洒,胸雪横舒,睡之态。
秀发漆黑像乌云一样凌乱地洒落,身体舒展地躺在床上,鲜红的肚兜衬出一片腻白。这是美人睡觉时的姿态。
金针倒拈,绣榻斜倚,懒之态。
斜斜倚靠在床上,绣花的时候倒拈着针尖,无从下针的样子,这是美人慵懒的神态。
长颦减翠,瘦脸绡红,病之态。
一直紧锁着眉头,气色也不如以往,瘦削的脸庞印着病态的嫣红,这是美人生病时的样子。
惜花爱月为芳情,停兰踏径为闲情,小窗凝坐为幽情,含娇细语为柔情,无明无夜、乍笑乍啼为痴情。
爱惜花朵仰慕清凉的明月,走在小路上驻足在兰花旁,深情宁静地坐在窗户边,与人说话时柔声细语,因为思念喜欢的人,不分白天黑夜,突然的笑突然的哭,这是女子痴情的样子。
镜里容,月下影,隔帘形,空趣也。
镜子里美丽的容颜,月光下曼妙的身姿,隔着帘子显现出的窈窕身影,这是空灵秀美的神态。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逸趣也。
油灯旁凝视着的双目,藏在被子里雪白秀丽的小脚,蚊帐里传来的声声娇啼,这是美人超逸不俗的情趣。
酒微醺,妆半卸,睡初回,别趣也。
酒喝得微微有点醉意,妆容卸了一半,刚刚睡醒的样子,这样的姿态也是别有风味。
风流汗,相思泪,云雨梦,奇趣也。
巫山云雨时的点点香汗,想念情郎时留下的滴滴相思之泪,想念与情郎温存时的含笑神情,这样的女子也具有特别的趣味。
神丽如花艳,神爽如秋月,神清如玉壶冰,神困顿如软云雨,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乍散乍收。数者皆美人真境。
神态艳丽如鲜花;清雅端正如秋天的明月;可望不可及,可远观不可亵渎,喜怒不形于色犹如冰块;困顿的时候表现得就像云雨一样绵软慵懒,想心事的时候神情就像飘荡的烟雾,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凝重。这几种都是真美人的境界。
然得神为上,得趣次之,得态、得情又次之,至于得心,难言也。
然而,有姿态,有情调的不及有趣味的,有趣味的又不如神态艳丽端庄的。至于说要得到美人的芳心,这就难说了。
及时
美人自少至老,穷年竟日,无非行乐之场。少时盈盈十五,娟娟二八,为含金柳,为芳兰芷,为雨前茶。体有真香,面有真色。及其壮也,如日中天,如月满轮,如春半桃花,如午时盛开牡丹,无不逞之容,无不工之致,亦无不胜之任。至于半老,则时及暮而姿或丰,色渐淡而意更远。约略梳妆,遍多雅韵。调适珍重,自觉稳心。如久窨酒,如霜后橘。知老将提兵,调度自别,此终身快意时也。春日艳阳,薄罗适体,名花助妆,相携踏青,芳菲极目。入夏好风南来,香肌半裸,轻挥纨扇;浴罢,湘簟共眠,幽韵撩人。秋来凉生枕席,渐觉款洽,高楼爽月窥窗,恍拥婵娟而坐。或共泛秋水,芙蓉映带。隆冬六花满空,独对红妆拥炉接膝,别有春生,此一岁快意时也。晓起临妆,笑问夜来花事阑珊。午梦揭帏,偷觑娇姿。黄昏着倒眠鞋,解至罗襦。夜深枕畔细语,满床曙色,强要同眠,此又一日快意事也。时乎时乎不再来,惟此时为然。
了此则日日受用,时时受用,以至一生受用。无半日虚度,都是不枉做了一世人。但一日也要有嗔怪时方有趣,一年也要有病苦时方有韵,一生也要有别离时方有致。红颜易衰,处子自十五以至二十五,能有几年容色。如花自蓓蕾以至烂漫,一转过此便摧残剥落,不可睨视矣。故当及时。

晤对
焚香啜茗清谈心赏者为上,谐谑角技携手闲玩为次,酌酒铺肴沈酣潦倒为下。晤对何如遥对,同堂未若各院。毕竟隔水闲花碍云阻竹,方为真正对面。一至牵衣连坐,便俗杀不可当矣。
钟情
王子猷呼竹为君,米元章拜石为丈。古人爱物,尚有深情。倘得美人而情不挚,此淑真所以赋断肠也。故喜悦则畅导之,忿怒则舒解之,愁怨则宽慰之,疾病则怜惜之。他如寒暑起居,殷勤调护,别离会晤,侦讯款谈,种种尤当加意。盖生平忘形骸,共甘苦,彻始终者,自女子之外,未可多得。
尾生抱桥柱,而女子终不至者,此最是有情人。若遂至同溺,便钟情不深矣。
借资
美人有文韵,有诗意,有禅机。非独捧砚拂笺,足以助致。即一颦一笑皆可以开畅元想,彼临去秋波那一转,正今时举业之宗门。能参透者,文无头巾气,诗无学究气,禅亦无香火气。
招隐
谢安之屐也,稽康之琴也,陶潜之菊也,皆有托而成其癖者也。古未闻以色隐者,然宜隐孰有如色哉。一遇冶容,令人名利心俱淡。视世之奔蜗角蝇头者,殆胸中无癖,怅怅靡托者也。真英雄豪杰,能把臂入林,借一个红粉佳人作知己,将白日消磨,有一种解语言的花竹,清宵魂梦,饶几多枕席上烟霞。须知色有桃源,绝胜寻真绝欲,以视买山而隐者何如。
曰隐曰借,正所谓有托而逃。寄情适兴,岂至深溺如世之痴汉,颠倒枕席,牵缠油粉者耶?如此则不为桃源而为柳巷矣。不曰买山而隐,却要买山而埋矣。
达观
诚意如好好色,好色不诚,是为自欺者开一便门矣。且好色何伤乎?尧舜之子,未有妹喜妲己,其失天下也。先于桀纣,吴亡越亦亡,夫差却便宜一个西子。文园令家徒四壁,琴挑卓女而才名不减。郭汾阳穷奢极欲,姬妾满前,而朝廷倚重。安问好色哉?若谓色能伤生者尤不然。彭 未闻鳏居,而鹤龄不老。殇子何尝有室,而短折莫延。世之妖者病者战者焚溺者札厉者相牵而死,岂尽色故哉?人只为虚怯死生,所以祸福得丧,种种惑乱,毋怪乎名节道义之当前,知而不为,为而不力也。倘思修短有数,趋避空劳,勘破关头,古今同尽,缘色以为好,可以保身,可以乐天,可以忘忧,可以尽年。
色空空色皆虚话,斩尽藤萝我独存,此悟得真身而观有独至也。痴女恋男,正无达观。昔一妓被逼,苦吟曰:自叹身为妓,遭淫不敢言。此其观身,最为高洁。充此一念,可证仙果。


后跋
《悦容编》之载于快书者,易名《鸳鸯谱》,又有枕函小史评林本,首标长水天放生辑,俱不载撰人姓氏。因《树屋书影》指为梁溪叶文通所作,然亦拟议之辞。初无灼见,间考《绿窗女史》,则署名吴下卫泳,其次序详略,互有异同,究未知孰是也。今春购得《懒仙枕中秘》二册,内有是编,因据以录入丛书。懒仙字永叔,吴中韵士,顺治甲午岁,尝选刊古文冰雪携皆幽奇苍古,味在咸酸外者。
『何谓美人』
《悦容编》一文中即有封建士大夫、文人对美人格外细致的注解:“美人有态、有神、有趣、有情、有心”。
“态”是哪种“态”呢?“唇檀烘日,媚体迎风,喜之态;星眼微,柳眉重晕,怒之态;梨花带雨,蝉露秋枝,泣之态;鬓云乱洒,胸雪横舒,睡之态;金针倒拈,绣屏斜倚,懒之态;长颦减翠,瘦靥消红,病之态。”
何种“情”呢?“惜花踏月为芳情,倚阑踏径为闲情,小窗凝坐为幽情,含娇细语为柔情,无明无夜,乍笑乍啼,为痴情。”
“趣”字有何解呢?镜里容,月下影,隔帘形,空趣也;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逸趣也;酒微醺,妆半御,睡初回,别趣也;风流汗,相思泪,云雨梦,奇趣也。
最妙莫过于“神”,“神丽如花艳,神爽如秋月;神清如玉壶水,神困顿如软玉,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乍散乍收。”
以上都是真美人的意境,得神为上,得趣次之,得情得态又次之,得心难言也。
『美人之妆饰』
比起一昧地鼓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或是“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悦容编》则希望女子“饰不可过,亦不可缺”,淡妆亦是浓抹,选择自己适合的便可。
首饰不要超过一珠一翠一金一玉,疏疏散散,点缀在乌黑的发髻间,便多添了份画意。如果一色的金银簪钗,倒插满头,不就像是卖花草标的了吗?
衣裳呢,则要和节气、和场合相呼应。“春服宜倩,夏服宜爽,秋服宜雅,冬服宜艳;见客宜庄服,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如果是贫家女,无法一一符合要求,钗荆裙布也无妨,只要雅致便也自成风景。
额间的花钿翩然坠地,也便无需刻意拾取罢,自然之风方是真的妆饰。
『美人之葺居』
美人的居所,必得衬得美人,所以古有金屋藏娇,没有金屋也需得一高雅清丽的住处,“或高楼,或曲房,或别馆村庄。清楚一室,屏去一切俗物。中置精雅器具,及与闺房相宜书画。室外须有曲栏纡径,名花掩映。如无隙地,盆盎景玩,断不可少”。
“天然椅、藤床、小榻、禅椅、香几笔砚、彩笺、酒器、茶具、花瓶、镜台、绣具、琴箫、棋秤”必不可少,“衾纻褥、画帐绣帏”,都要力求精雅。如若囊中羞涩,所居环境即便是“芦花被、絮茵、布帘、纸帐”,也尽可做到素雅精致。
『美人之期限』
《悦容编》最精彩之处便是在封建压制女性美之时,鼓励女子们及时绽放自己的美,及时行乐。并且称赞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各自有自己的魅力之处。
“少时盈盈十五,娟娟二八,为含金柳,为芳兰芷,为雨前茶。体有真香,面有真色。”年轻女子自是娇艳夺目,如徐徐绽放的鲜花,连沾着露水的叶尖都是鲜活地美着的。“及其壮也,如日中天,如月满轮,如春半桃花,如午时盛开牡丹,无不逞之容,无不工之致,亦无不胜之任。”稍有些年岁的女子,成熟的美更为勾人心魄,引人入胜。“至于半老,则时及暮而姿或丰,色渐淡而意更远。约略梳妆,遍多雅韵。调适珍重,自觉稳心。”半老年岁则是为女子们更添一份恬淡悠长的气韵,引人回味。
不少当代的女性总是为了留住青春,使尽万般手段,却忘了不同的年岁自有不同的风情,有的人连眼角的细纹都是溢着美的。71年的俞飞鸿,45岁重返银屏,美貌之外那份气定神闲的优雅,就是岁月的馈赠。
《悦容编》,又名《鸳鸯谱》,是明末清初之时文人对女性之美的论述之文。虽不曾如庖丁解牛般手把手教你如何变美,却是能给时至今日的我们一些思索和启发的。关于古代先人对美人的定义,对美人所居环境以及自我心境的修养,你是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呢?还是有了另一层的疑惑呢?敬请期待下一期的古妆奇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