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洁:孩子气质是天生的,你家孩子属于易养型还是难养型?
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王民洁说,孩子天生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教育最好因人施教。
统计显示,有 40%的孩子属于易养型,这类孩子总是笑眯眯,生活有规律,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强,接受度高。
有 10%的孩子,属于难养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调皮捣蛋王了,不仅脾气坏,而且接受度和适应度比较低。
还有 3%的孩子属于温吞型,总是对一些事物采取回避的态度,不爱活动,反应也比较弱。
还有 47%的孩子,属于“中间型”,也就是说,介于以上三者之间。
比如在学校里,孩子性格就很容易体现出来。“有的孩子热情、开朗、深受老师和同伴喜爱;有的孩子多动、缺乏自我控制力,常具有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缺乏自信,个性怯懦等……”
“都说三岁看老,其实也未必,大约 60%的孩子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以及教育,加以改变。”王民洁说。
抓住孩子幼儿期教育
很多人都将孩子成长时期简单分为上幼儿园、上小学等,其实,幼儿不同时期,每过一两岁,心理都会发生微妙变化,作为家长需要仔细观察,找到教育的步点。
婴儿期 0-1 岁,这个时候孩子就能产生信赖和不信赖的心理变化。“这个很容易理解,影响孩子心理的,往往是带孩子比较多的人。这个时候,让孩子学习信赖别人。”王民洁说。
等到 1-3 岁,这个时候孩子会形成羞愧怀疑的心理,家长要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培养孩子形成宽容和自尊的人格,适应有规则的社会。既要给儿童适度的自由,又要对儿童的行为有必要的控制。“孩子做错事了,不要斥责,要勇于鼓励,如果一味斥责,孩子容易形成羞怯胆小的心理。”王民洁说。
学龄前期 3-5 岁,这个时候重要的关系人物是家庭成员,需要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和兴趣,让孩子对未知的东西感兴趣。
不应期望孩子天生具备大量美德
对于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王民洁给出了办法。
父母不要做的事包括:父母不要榨干自己和孩子的时间;别用电视和电玩养孩子;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不要期望孩子天生就具备大量美德;永远不要放弃孩子。
父母可以倾听及陪伴,协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提供方法、讨论可行性,还可以实地演练。
王民洁说,在日常中,经常碰见父母错误的方式和对话,对孩子心理成长也有影响。比如,为了强化孩子的害怕,有的父母会说“你不乖我就叫警察来抓你!” “你不吃饭,叫医生来打针。”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否认害怕的感觉,会说:“那是假的啦。”“蚂蚁有什么好怕的”等。
学习做父母,也是门学问
如何做父母,其实是门学问。
年轻的家长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培养孩子方面出了问题,还有部分家长则是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
现在家长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身体健康以及学业成绩方面,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另外再举个例子,我国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就诊率很低,家长们也有一些误区,比如说很多家长包括爷爷奶奶觉得男孩就是调皮,长大以后就会好一点了,这个是现在最大的误区。
其实注意多动障碍是一个神经发育障碍,有一些孩子随着年龄增大会缓解会好一点,但是他们到青春期之间的一个阶段是孩子对于学业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如果这段时间,孩子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会对他后期的心理功能的成长和他的社会功能会发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孩子,家长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大意,除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时刻注意,给他们更多一点关爱和关心。
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