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室上速的一种

2023-01-31 21:11 作者:心电图解读  | 我要投稿


心电图分析

   窦性P波消失,无等电位线、无典型锯齿状“F”波,频率约300/min,心室率约165bpm,提示心房扑动。房室可呈2:1、3:1下传。

相关知识点:

一、心房扑动( AF)   是介于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快速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F波频率250-350bpm,其间无等电位线。F波通常按一定比例下传心室,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时, R-R间期匀齐,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者,R-R间期不规则。   

典型心房扑动包括逆钟向和顺钟向两种类型:逆钟向心房扑动, II、III、aVF导联F波倒置,顺钟向心房扑动,II、 III、aVF导联F波直立

1,F波:波形相同、波幅相等、间期匀齐、波间无等电位线、呈三角形的锯齿状F波,F波频率250-350/min。(这是诊断房扑最重要的依据)

2,FR间期:FR间期可以固定,也可不固定。FR间期通常比窦性心律时的PR间期长。

3,QRS波群:   F波下传的QRS波形一般与窦性QRS波群相同。   但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蝉联现象,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及其分支阻滞,与窦性QRS波群不同。

4,心室率:   心室率多在60-180/min,活动或白天清醒状态,多为2:1或3:1下传心室,1:1下传时,心室率快速,夜间睡眠或白天卧床休息时,房室传导比例增大,转变为4:1、5:1、6:1甚至更多的F波因干扰,隐匿房室传导或合并房室阻滞未能下传心室,出现心室长间歇。 

 F波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日,少数患者长达数年之久。   

心房扑动的房室传导比例为2:1时,有时诊断比较困难。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鉴别。夜间睡眠时,室率减慢以后, F波清楚地显示出现。


室上速的一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