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磅!《虹桥商务区交通专项规划》落地,但围绕25号线的谜团未解

2023-10-14 06:07 作者:大青浦房谈  |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关于印发《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 年)》的通知发布,但围绕25号线两大谜团依然没有结论,另详解两大“通道”。

近日,关于印发《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 年)》的通知发布(下文简称“通知”)。

通知截图

2022年12月,编制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 年)》(下文简称“专项规划”)。

今年8月28日,该“专项规划”在经历了将近9个月后,终于获得由虹桥商务区、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三部门的联合盖章并印发。

这也意味着该规划文本已获批复!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商务区”),总面积151.4平方公里包括长宁区的新泾镇、程家桥街道,闵行区的新虹街道、华漕镇、七宝镇部分,青浦区的徐泾镇、华新镇部分,嘉定区的江桥镇、真新街道部分。

规划目标2035年建成“开放畅达、立体融合、绿色便捷、智慧高效”的商务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在这份“通知”中,官方以7个章节浓缩了“专项规划”文本的主要内核,但由于原规划文本存在比选方案,故该“通知”并没有解答青浦民众非常关心的两大焦点问题,也没有公开批复后的最终规划文本。两大焦点问题均涉及25号线,分别为:

  • 25号线到底最终选择哪个方案;

  • 25号线华新镇选线走华腾路还是华志路。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份“通告”中的二“通道”、二“谜团”。

一、提升商务区对外铁路通道服务功能

五向辐射的对外通道规划布局图

该“通知”中提到,根据规划目标,要形成“1551”总体规划布局,其中构建“五向”内外联系通道中指出,要实现商务区30分钟可达中心城中央活动区、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示范区水乡客厅;60分钟可达临港新片区、南向拓展带及北向拓展主要城市、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主要城镇;120分钟可达长三角重点城市。

商务区干线铁路规划布局图

另外,在完善对外铁路通道方面,在既有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昆高铁等铁路接入虹桥枢纽的基础上,新增沪苏湖铁路和沪苏嘉线(上海示范区线),提升商务区对外铁路通道服务功能。

除此之外,原“专项规划”文本还提到了要“加快沪杭城际铁路前期研究,预留虹桥磁浮通道”

虹桥商务区市域铁路对外通道(含利用既有铁路)布局图

重点补强市域铁路层次,通过新建市域铁路和利用既有铁路,提升商务区对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北拓展带、五个新城、市区南北转型地区等的全面辐射。

(1)加快服务商务区及虹桥枢纽对外联系的市域铁路建设。继续推进嘉闵线、机场联络线、上海示范区线(沪苏嘉城际线上海段)建设,加快嘉闵线北延伸前期工作,研究嘉闵线南延伸和机场快线。

(2)研究南何支线改造,提供虹桥与中心城北部地区快速联系。研究利用铁路外环线及沪昆铁路与金山铁路贯通运行,增强虹桥与市区南北转型地区、南向拓展带沪杭、沿杭州湾城镇的联系。

沪杭铁路外环线示意图

今年8月,《沪杭铁路外环线通道功能提升与规划控制方案研究》启动招标,该采购需求写到: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对外交通及沪杭铁路外环线现状评估和趋势研判的基础上,聚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发展目标,分析明确沪杭铁路外环线功能定位,制定通道功能提升的目标与发展策略,并结合需求分析和上海大都市圈城际轨道网络总体格局,提出跨区域通道对接建议和沪杭铁路外环线的规划控制方案

二、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

该“通知”在构建“五个系统”的区域交通网章节提到,商务区要规划形成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轨道交通网络,实现轨道交通站点600米面积覆盖率达到35%-40%,虹桥枢纽轨道集疏运比例达到60%,40分钟通达浦东机场。

规划形成“五横三纵”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城市轨道服务商务区中心城及周边集中城市化地区联系,兼顾商务区内部中长距离出行。加快推进13号线西延伸、2号线西延伸等轨道交通建设。研究提升商务区轨道交通服务水平

“通知”中提到的“五横三纵”在原“专项规划”文本中的完整表述是,规划形成“五横三纵”城市轨道网络,“五横”包括既有轨道14号线(含规划西延伸线)、13号线、2号线、10号线、17号线,“三纵”包括既有规划25号线、既有规划26号线、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

这里的“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主要是指利用原17号线3站2区间预留通道。

今年8月,虹桥商务区启动了《原规划轨道交通17号线虹桥段选线规划方案深化研究》公开招标。其招采需要显示:

开展原规划轨道交通17号线虹桥段通道的现状及规划评估,包括沿线城市发展、交通运行情况以及地区规划动态等。在借鉴国内外类似案例的基础上,立足全市轨道交通网络,综合考虑长三角区域衔接要求,对虹桥地区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统筹分析,深化研究原规划轨道交通17号线虹桥段的系统功能和网络衔接方案,在考虑沿线控规、土地开发、实施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推荐适宜的线站位方案。

三、谜团一之25号线到底选择哪个方案

我们看到本次“通知”由三部门联合印发,相当于是批复同意了原“专项规划”文本内容,但其实看过我们此前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原规划文本中就25号线方案是有待选择性的,甚至内容是有点“碰撞”的,而本“通知”中也并没有就25号线最终方案给予定论。

本次“通知”提到,规划形成“五横三纵”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其中“三纵”在原“专项规划”中的完整表述是由既有规划25号线、既有规划26号线、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三部分组成的。

也就是说,既有规划25号线(即沿徐泾诸光路选线)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是“三纵”的共同成员之一,而非二者取其一的“选择题”。这样也符合强化商务区轨道出行和覆盖率的宗旨。

另外,在原“专项规划”之重点任务中提到,基于商务区核心区有加密轨交线网、增设站点的必要性,和加快实施的紧迫性,结合各部门倾向意见,建议加快利用相关既有规划(包括25号线、原规划17号线预控通道)增设核心区轨道交通通道。

这里也再次提到了建议加快利用包括既有规划25线、原规划17号线预控通道

但在原“专项规划”文本中,就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还辟了“专栏”阐述了三大方案。我们看到,这里“既有规划25号线”“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之间似乎又成了“有你没我”的“单项选择题”。

该“专栏”分析规划新增核心区轨道交通通道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利用 “原规划 17 号线预控通道”的三大方案,即该通道作为25号线主线,作为25号线支线通道,或作为独立运营中运量轨道。三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通道作为25号线主线,与13号线分线运营

方案一

方案二:通道作为25号线支线

方案二

方案三:通道独立运营中运量轨道

方案三

在该“专栏”的最后结论中提到,基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有加密轨交线网和增设站点的必要性和加快实施的紧迫性,各部门倾向方案是加快利用相关既有规划(包括25号线原规划17号线预控通道)增设核心区轨道交通通道,线网规划优化工作,深化落实项目工程方案,并纳入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予以推进倾向方案是新增通道作为25号线主线,与13号线分线运营。

我们看到,上述结论中又再次提到了既有规划25号线,而这里更多是把它作为“预控通道”化了。

也就是说,原“专项规划”文本中建议推行上述“方案一”,而该“方案一”恰巧也是上述三个方案中唯一摒弃既有25号线选线方案的,即沿徐泾诸光路沿线。当然,该结论也提到了改线方案对西虹桥的处理,即研究“诸光路站以南,13号线西延伸要不要继续往南延伸,以填补因取消既有25号线所导致的诸光路沿线之空缺。

所以,原“专项规划”文本“专栏”这里的结论建议选择的“方案一”,把新增通道作为25线主线,也提到了既有规划25号线空缺后的研究处理,其实质是作为通道的研究利用

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意味着该方案以既有25号线命名的线路是被取消了。

这与原“专项规划”文本“五横三纵”提法是自相矛盾的,即“三纵”包括既有规划25号线、既有规划26号线、新增规划商务区轨道通道

另外,有意思是原“专项规划”文本不仅在“专栏”前的多处规划图展示有既有规划25号线甚至该“专栏”内容后展示的“建议纳入轨道交通四期建设项目”配图中依然显示既有规划25号线线路(详见附图)

25号主、支线(南虹桥规划建设指导图)

还有,此前我们报道过,去年12月虹桥商务区官方同期编制了2份重要规划文件,除了上述提到的“专项规划”,还有《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下文简称“国土规划”)。相对于原“专项规划”25号线的不确定线,而在这份“国土规划”中的25号(主)线和支线相关表述却给人以“非常确定”的印象25号线(主)线延续既有规划25号走向,即沿诸光路和联友路规划;核心片区研究利用“原规划17号线通道”建设25号线支线,其文本表述为“局域线”,即中运量方式规划

理论上说,“国土规划”应该是“专项规划”的上位规划。当然,“专项规划”推翻“上位规划”的案例也经常发生,但关键是要明确结论。

我们梳理发现,无论是“专项规划”本身,还是其与“国土规划”内容均显示表述内容有“冲突”之处,但这份“通知”中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公开渠道也没有找到批复后的规划文本,文本内容是否有调整有待确认。所以,民众需要了解的是:

1、原“专项规划”文本措辞是“倾向方案一”,那么“通知”或者批复后的终稿需要明确到底选择哪个方案。

2、如果选择方案一,“通知”或者批复后的终稿需要明确13号线西延伸是否确定继续南下,去填补既有规划25号线的空缺。

综合“通知”和两份重要规划文本内容,我们判断既有规划25号线不论最终是否以“25号线”名义落地,但其作为既有规划轨道交通预控通道再利用的概率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如果选择方案一,新增通道作为25号线主线,那么13号线继续南下去填补既有规划25号线空缺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我们甚至觉得既有规划25号线继续以“25号线”推进落地的概率更大。

四、谜团二之25号线华新镇选线是走华腾路还是华志路

在虹桥商务区的两份重要规划中,25号不论是既有规划线路,还是新增通道方案,最终延伸至华新镇北部镇域是非常确定的。但在华新镇境内的具体走向还是稍有差异的。

25号线华新镇比选方案示意图

华腾路选线,在“专项规划”文本中,既有规划25号线沿诸光路、联友路北上至纪鹤路后,向西沿纪鹤路、华腾路进入华新镇,止于嘉松中路附近,并于华腾路沿线规划设置了两座站点:东侧站点位于华腾路与新府中路交汇处附近;西侧站点位于华腾路与嘉松中路交汇处附近

华志路选线,然而,同期编制的“国土规划”中,既有25号线沿诸光路、联友路北上,但并没有像“专项规划”一样一路北上至纪鹤路,而是提前在纪丰路向西,并向西南方向衔接华志路,沿华志路继续西行,止于嘉松中路附近,华志路沿途规划设置了两座站点:东侧站点位于华志路与新府中路交汇处附近;西侧站点位于华志路与嘉松中路交汇处附近

上述谜团二在“通知”中,依旧没有解答,当然,常规“规划文本”送审稿,也不会出现“专项规划”这种“选择题”,自然常规的“通知”或者“批复”中就不会有所谓的解答。

根据华新镇区“城中村”土地利用规划显示,华志路、新府中路“城中村”地块被定位为了“地标片区”,故我们判断,未来25号线在华新镇选择沿华志路的概率更高。

希望相关部门能公开批复后的“专项规划”文本,以便解答上述谜团。

来源:虹桥商务区

编辑:大青浦房谈


重磅!《虹桥商务区交通专项规划》落地,但围绕25号线的谜团未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