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兵合围战术的个人看法
关于重兵合围战术的个人思考 重兵合围战术在古今外历史上屡见不鲜,是战争最经典和最常用的战术之一,在我解放军历史上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炉火纯青,其重要性众人皆知、不言而喻。重兵合围是用大量的军队包围敌人并阻止其逃脱,从而消耗其粮食和弹药,最终迫使敌军投降或歼灭之,它的使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对方战斗力太强,而我方兵力不足,则重兵合围可能会导致我方无法掌握战争局势,最终可能会被敌方歼灭。 本论文将重兵合围分为:合围前、合围中、合围后三个阶段,简概本人关于合围的一点思考和想法 介绍三个阶段前,首先要明确重兵合围的核心原则:集中优势兵力,避实就虚,先弱后强,打歼灭战,最多的俘虏敌军。同时,要从头到尾秉承战略目光,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下面,我们就以该原则为核心,贯彻于合围的始终 合围前阶段,核心在准备、调动、情报及战略目光四要素, 首先,补给、兵力、资源、武器等要充分准备,这是战争顺利进行的前提,不要过分拉长补给线,同时也要警惕敌军切断补给线,尽量诱敌深入、请君入瓮,将合围战术不超过补给线能力范围。关于兵力调动,要和补给齐头并进,尽量不在合围前漏出合围态势,可以多次调遣兵力,但也不要让军队疲于运动。决策的前提是需要积极开展对敌方情况的侦查和情报工作,从而更好地掌握敌方战斗情况,为战斗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上三点概括一句话就是提前布局。最后要充分具备战略目光,要把重兵合围和阻援打援充分结合,一般布置好阻援军队后,再合围歼敌,兵力充沛时候可以将重兵合围和围点打援互相结合、促进。同是,也要有将小合围变成大合围再变成小合围的战略目光。拿辽沈战役举例,林总本想合围长春,再长驱南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但主席坚决攻下锦州,扼住进入关外的枢纽和战略要地,断开敌人逃跑路线,把整个东北变成巨大合围圈,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歼敌于北大门,这是从战术角度上升到战略角度,从小合围上升到大合围的战略格局。在阻击廖耀湘兵团10万精锐逃窜时,我军也以乱治乱、将整个四野大合围圈打散,形成星罗棋布的小合围圈,分割包围逃跑敌军,从而达到最好结果。所以,指挥官指挥一支军队一定要积极、敢于从战略角度分散合围和集中合围,从而实现战果最大化。 合围中阶段,核心在于时间速度、战术和战略目光三要素。合围中一般速度很短,形成合围圈的时间不能太长,速度要快,现代战争把闪电战和合围战结合,比如二战时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通过装甲坦克集群快速越过阿登森林山区,而北方的主力部队负责吸引敌人,最后形成合围之势,直逼敌人直英吉利海峡。所以,形成合围圈的速度要快,尽量用最快速度、迂回到敌军后翼、切断后路退路,形成合围架势。在战术上,在正面部队的配合下向敌翼侧或后方突击,以形成围攻态势的作战行动,广泛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迂回穿插奔袭,寻找突破点,其三的最终形态是为了分割包围、各个歼灭,广泛开展运动战,这些战术的胜利都是构成重兵合围的前提,通过奇兵、迂回部队的调回补助和佯攻佯动让敌人越来越向我军合围圈靠拢,掌握战争主动权,总结一句话,根据实际敌我实际情况利用其他战术促进重兵。最后一点,也是要具备战略目光,要会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要敢于在战场上多处开展重兵合围,指挥官要兼备其他合围情况,总指挥官要统筹多处合围情况。比如淮海战役中开展的碾庄战役、大王庄战役和陈官庄战役三处重兵合围,在合围黄维兵团的同时也在合围杜聿明兵团和合围徐州守军。 再比如二战中基辅最大合围后仍对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的合围。所以,要同时兼顾多个合围情况,争取干净消灭敌所有团,同时也警惕不要因小失大。但考虑的信息化新军事革命,合围必须要陆海空协同力量,不能只单一陆军合围,要三军合围,陆军优先合围,空军其次,海军最后,空军在陆军合围后,空军可以切断被围军队补给,阻击被围军队各种空投补给、反轰炸、反侦察,同时不断地让我军飞机过而不攻,从而恐吓敌军并观察局势,海军在有关临海地区很重要,在海上合围,优先摧毁敌军渡轮,让敌人无路可走,让汪洋大海变成我军的合围军。现代战争中,要步坦空协同合围,利快速用装甲突击包围,打乱敌人协同情况。 合围后阶段,核心围绕反突围进行,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最终目的,要将冷合围和热图为深度结合。冷合围和热合围之前,首先,不管被合围敌人内部调整分布如何,第一时间、实时性的找到弱势部分,以便热合围中先打弱后打强、集中优势兵力击破。合围后的第一阶段开战冷合围,《孙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冷合围的核心在于围而不打、和而不为,利用政治、经济攻势歼灭敌军,利用多重封锁,迫使合围圈内地军投降,包括经济封锁、资源封锁、政治封锁等, 经济封锁在于破坏被包围敌军圈内的经济生活,打断贸易活动,扰乱市场秩序,让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等,资源封锁在于断绝资源往来,兵粮寸断、弹尽粮绝,切断补给线等 思想封锁在于切断与外界交流可能,无线电遮盖技术等,并散谣惑敌,:编造军败谣言,让敌军心涣散等,政治政策在于最大的能力让军队哗变,通过物质诱惑,宣传劝降,降军游说,大喇叭,新闻,不断劝降定期组织人员进去宣传等,以上,俘虏敌军、劝降、改编为上策,击毙、消灭为下策,但是要勇于使用下策,敢于应对敌人殊死一搏和困兽之斗。比如在陈官庄战役中,通过各种劝降手段,让敌军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人冒着被自家军队处置的生命危险走出合围圈投降,致使敌军涣散,让后来的总攻顺利进行。 冷合围的目的是涣散军心、不用武力手段歼灭敌军,但大多数合围的结果还是以热合围、发动武力进行。热合围的目的是反敌军突围,最好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第一步就是寻找突破点,以济南战役为例,济南本坚不可摧,可固守西南部吴华文依然投诚,让我军撕开突破口,主力从西南部长驱直入中央突破,才赢得了胜利,第二部是逐渐缩小合围圈,缩小战役线加多重合围和补充兵力,让敌军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利用多重纵队补充兵力,第三步是一直要利用信息化精准打击和精准合围,必要时可以发动斩首行动,让敌军部队彻底涣散、无组织无纪律,从而俘虏将更加容易,兵败如山倒,上面三步每一步都将让敌军兵败如山倒,指挥官一定要有充足的自信、稳健的排兵布阵、不要因为除了差错而乱了手脚,因为战争主动权一直在我手中。要敢于打硬战、敢于流血和决死,因为被围敌军往往都是最绝望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但是,恰恰是最绝望的,就应该给敌军生路,让敌军投降和俘虏可能性大大增抢,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武力消灭,总之,合围总攻一定要以冷合围和热合围深度结合,从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