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与圣痕计划

今天是元宵节,过了今天我的寒假也就所剩无几了,好在今年的寒假给了我一个超大惊喜 大年初二的晚上我在离家不远的影院里看完了流浪地球2这一伟大的电影,它像四年前的第一部作品一样令人惊艳,展现了中国科幻电影强大的实力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作为科幻作品,绚丽的特效与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流浪地球不可缺少的王牌,无论是现代空战、太空电梯、空间站的陨落还是行星发动机突破天际的光芒都震撼这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但最让我惊喜的还是作为一部科幻作品,流浪地球在引人思考的方向也有相当多的内容。 影片的最后,人工智能MOSS承认整个跨越千年计划的进程中几乎所有危机都是自己造成的,作为为拯救人类文明而生的造物,却在做毁灭人类的事,这使我联想到了游戏崩坏三主线剧情的圣痕计划,并将它们进行结合思考。 首先应该明确一下两者的共同点:1.文明遭受重大威胁 2.拯救或延续文明为最终目标 3.都存在不同计划之间的博弈 4.不存在正反方的概念。 在流浪地球中,MOSS是量子计算机,具有极强的算力,甚至能预测未来,它理解人类的感情,但不会在自己的行为中掺杂这些因素,结合两部电影中的内容,MOSS所做的一切行为,都将促使流浪地球计划的失败,进而启动流浪地球计划的下位选择:火种计划,也就是领航员空间站抛弃地球独自出逃,以保证文明的延续。如果我们站在人工智能的角度考虑拯救文明的最终目标,那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拯救人类本身反而是拯救文明的巨大阻碍,碳基生命的肉体在合金和轴承面前过于脆弱,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判断也确实是一种奢求。既然这样,如果空间站记录有人类文明的所有信息,有人类的基因数据和植物种子的存储,有一定能做出最优判断的,绝对理性的决策者,那么MOSS的行为是否更契合拯救文明这一最终目呢? 另一边游戏的世界里,崩坏是伴随文明发展产生的(人为)灾害,目的是筛选出发展进程合乎某一目标的文明,并将剩下的那些回退至文明没有诞生的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明想要存活存活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自身在筛选中符合目标,要么干掉筛选你的程序。在上一个轮回中前文明进行了第二种尝试但是以失败告终,于是提出了改变文明存在方式的圣痕计划并在现文明实施了该计划,圣痕计划一定可以使文明躲过终焉的轮回但是代价是绝大多数人类的永远沉睡。现文明正在进行第2种尝试,并规划了三步走战略,按照规划,最终全人类将共同跨越终焉,只是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这一切也只存在在理论中。 想到这里我突然失去了方向,不管怎么看,在残酷的宇宙中或面对不需要理由的绝对毁灭,带着家园一起迁徙也好,跨越终焉迈向未来也好,似乎都像童话故事一样,美丽且不真实。 所以 为什么火种计划只能成为下位替代?为什么现文明要阻止圣痕计划? 对此,就像MOSS的回答一样我有也两个答案。 我们都知道,人体由数不清的细胞构成,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是它们的通力合作使人这个整体得以正常运转,就像由许多人组成的社会那样,但是大社会与“小社会”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在“小社会”中,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以个人的意志为唯一决策者,我们想操纵自己做任何事,不需要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这便是在火种计划里,人类文明将会变成的样子。 真正的社会是怎样的呢?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等等元素的影响,哪怕面对同样的事,我们会做出的选择可不止两种,我们的文明就是在这样的试错,矛盾中发展起来的,我认为对于文明这两个字眼,语言、公式也好,工业、文学也好,远不及思维本身重要,它可能是使远古时代的人们尝试接触火焰的灵光一现,可能是支持思想家在哲学的问题中前进的力量源泉,不管如何它才是文明真正的基石,这是独属于人类的光辉,也是MOSS真正欠缺的东西,同理,哪怕圣痕计划成功后还有“理形”代替人类接管文明,文明也不再是人类文明的样子了,在文明与它的创造者告别的那一刻,就像装上了画框的画作一样,永远定格在了最后落笔那一刻,就像嫁接技术中的砧木一样,永远定格在最后挥刀的那一刻,画作会流传下去,新生的枝头也依然会挂满果实,但新生的文明已经不是人类的文明了。 第二个答案则非常简单:因为浪漫。 有人觉得流浪地球计划很荒唐,现实中绝不会有这样异想天开的计划出现,有人觉得琪亚娜她们的经历很可笑,用所谓“唯心主义”的力量就可以战胜这么多困难。在思考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注意另一件事:比起现实生活我们该从艺术作品中收获什么?如果从精神内核的角度看这些作品,流浪地球真的只是一个带着地球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吗?它真正讲述的是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精神,是面对牺牲时大无畏的气概,是为我们描绘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画卷。崩坏三真的只是讲了一个少女拯救世界的故事吗?它告诉我们要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一生,即使面对现实残酷与恶意却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告诉我们,失去不止意味着痛苦,还有成长。 我们认知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所认知的相信,我们意志的一切,都来源于环境的感染和自身的学习。当我们踏上2500年的宏伟征程,当我们喊出为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而战,就理解了这份浪漫,理解了它们真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