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射箭的一些思考

原文发于本人公众号,转发于此:
前段时间弓友子清在网络上发了一个吐槽现在传统射箭的视频,大致的意思是:现在的所谓的传统射箭已经彻底的变了味道!引起了很多弓友的共鸣。而近几天,群内也在大量讨论传统弓射法、赛制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所知道的、所见到的,是感觉的确如此,你看,赛场上一水儿的三角式“传统弓”,不知情的,还以为三角弓是我国历史上的弓种之一呢!同时虽然大家都是拇指射法,但又高度一致的使用了类似竞技反曲的卡脸、“抹脖子”撒放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一位经常参加各种传统弓赛事的弓友所言,大致是道出了共同的心声:“首先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射箭的技法以及器材一定是在某个规则或具体场景下的最优解,脱离这个前提要么就不伦不类,要么就自己难为自己。在现在主流的定距定靶射准比赛赛制下,传统弓逐渐三角弓化,更重的箭头和更粗更长的箭,配合纯推弓手法以及以小拉距靠位为主的射准技法必然是目前最优解,或者说最高效的解。如果赛制不改变而强行要求使用天然材质的弓或箭,就显得不伦不类或自己难为自己了。传统弓不是不能射准,但是和竞反光弓比,显然是不适合前面说的这种极致射准,或者说在这种规则下牺牲了传统弓的其他优势。”
以下结合近些年来传统射箭赛事的实际以及个人对传统射箭的理解,谈谈个人对传统弓的一些思考。
在很多年前的传统赛事中,已经有人开始使用类似的射箭方式了,并因此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人亲见过一次采用重箭头吊射而获得第一名的比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此类方式的大讨论、大争论,同时有着非常多的反对的声音,原因是大部分的参赛选手都能墨守成规的坚持着传统的射法,认为此种“非传统”的射法破坏了比赛的公平性。
但争论的最终,还是因赛制规则的存在而默许了此类射法的合规性!
传统派因此完败!
也自此传统射箭分化成了两个方向,一种是反复从弓到箭、到射法不断优化的单纯射准;剩下的继续坚持“传统”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自娱自乐,赛场上偶然见到的,也是一轮游,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此后,在依旧采用同竞技反曲相同规则定距环靶的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传统射箭”的比赛自然地向其无限靠近!卷么,大家都会!但假设我们的比赛赛制是射远,那么肯定会无限向飞弓的方向靠近,磅数越来越大的弓,重量越来越轻的箭… …单一的目的一旦确定,势必会让比赛在规则内无限向最优解靠近!至于是否“传统”,在当今你追我赶的情况下,不可能单纯依靠个人的“自觉”来达到。
也即赛制推动了传统射箭向着竞技反曲靠拢!
从一定程度上讲,传统射箭比赛使用定距环靶是道理的。其一,当时传统弓的复兴才刚刚起步,受众很小,假设要求过高,势必导致更加小众而参与者寥寥;其二,弓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准头上,虽然现在大家可能对这个有些反感,但仔细推敲的话,其终极目标还是在准与不准;其三,定距环靶也是最容易量化、最容易系统化的一种比赛方式,同时也最简单复制和组织的赛事。综合上述几点,定距环靶才奠定了其在传统弓赛事上的霸主地位,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其四,那就是安全。
在射法上,大多数比赛会要求拇指射法,除此以外的其他射法内容的要求则相当少见。之所以如此,其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历史当中还是现在,射法过于多样,且都有相应的合理性,并不利于、难于、也不应该制定统一的规则。传统弓型的不同、距离远近的不同、弓力高低的不同、选手习惯的不同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射法的变化。规定于甲则摒弃于乙,难以维护周全!但可以确定一点是:拇指射法在中国古代始终是主流的射法!
定距环靶不科学?也是不存在的!它甚至依旧是最佳的比赛方式之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统弓的特点并不仅仅应该在定距环靶上体现,甚至可以说,传统弓的特点在定距环靶上仅仅能够体现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特点在这种赛制下得不到体现!而这又是建立在近十几年来传统弓受众的不断增加、对传统弓的要求、对传统弓的理解也在逐渐提升的基础之上的!如此才显得定距环靶过于单一、单调!好在,已经有很多的有志之士已经在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并打算逐渐在各个方面予以调整。
要讨论传统射箭赛制的合理与否,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哪些弓属于传统弓!这个定义在传统弓赛制上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基本上来说只要是不带箭台的弓都属于传统弓!
在材质上,传统天然材质制作的单体竹弓、单体木弓、竹木弓,以及复合的筋竹弓、筋木弓、角弓;还有那些用现代材料制作的、传统弓型的弓都应该属于传统弓,在当前的情况下,这是对天然材料弓的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对传统弓的普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弓型上,无论是何种材质制作的单体弓,或者说是在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的、普遍使用过的弓都应该隶属传统弓,同时在这点上也不应该区分以地域、历史和文化等等。
但也是基于以上二者,各种不同的材质的弓或者弓型的弓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使用的目的、目标、背景等也各有差别,这就导致这些传统弓不可能在同一个规则下进行公正的比较。而只能按照受众、地域等选择性的选取部分而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在中国,选取咱们自己历史上流行的弓型进行一些对比才有可行性,这也是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必要选择。
再者传统弓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其便捷性上的,大多短小而携带方便,无繁琐、精确的搭箭瞄准过程而发射迅捷,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均能普遍应用。但也因其并无现代弓箭上精确射击的辅助装置等而难以掌握要领,需要很长周期的训练才能达到一个普遍水平,这也导致了训练周期过长、难以出成绩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传统弓赛场上出现的种种“奇怪”现象也是基于这个原因的,毕竟目的单一之后,很容易在规则内找出最优解。
基于以上,个人认为,想要相对全面的体现传统射箭的“传统”,并不是说要摒弃定距环靶,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能够体现传统弓其他特点如便捷性的比赛项目出来,并根据一些区域性弓型的特点制定出能真实体现其特点的赛制。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去实际使用弓箭进行战斗或者狩猎,故而任何单一的项目都难达到全面体现传统弓价值的这个目的,也只有设置多项目的比赛,才能更加贴近实际的保留传统、继承传统。至于射法等,在目的向实际用法无限接近、在多项目以体现其不同特点的比赛下,会自然而然的向着“传统”的方向靠近。箭,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上是我个人最近对传统射箭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分享与大家,非是要宣讲,而是希望抛砖引玉,以期对传统弓的发展能有些微薄的、积极的作用。
笑一生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