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幻:《流浪》
望着那蔚蓝色的星球,“银河四号”行驶在寒冷的宇宙中,在孤独中感到了那么的温暖。
离银河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只剩下一个星期时间,憋了半个月的刘阳还是忍不住去找了银河计划的总工程师。
“今天我没什么事,就来找你聊聊‘银河四号’,这我很早就想找你聊了。
“我觉得为什么要这么急于发射载人飞船。现在曲率驱动技术还不够成熟,失败率很高。全球现在总共只有8艘曲率飞船,其中4艘失败了。 何况曲率驱动的消耗又大,而且以人类目前的状况没有那么多资源来弄曲率飞船。我们只是一个地球!”
总工程师叹了口气说:“同志啊,你未必有点太天真了。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文明在最发达的时候几乎都要往外探索,寻求更丰富的资源。在这过程中是必定会有牺牲的。何况即使会有很高的风险,也就是说不是没有成功的可。
“二十年来,为什么我坚持不发展曲率驱动?就是因为如果继续发展曲率驱动的话,每上升一级,所需能量是成倍增加。人类现在所有的资源和需求不需要这么高的级别,一级已经足够了。”
刘阳什么也没有说。他看着窗外,他自己明白总有人在等待着那蔚蓝色的星球。
深秋十月,秋风夹杂着黄沙重重打在酒泉人们的脸上。航天中心的人们也在废寝忘食的忙着自己的工作--准备“银河四号”的发射。
10月11日,一股大风从蒙古吹来,漫天黄山吹遍华北和西北。刘阳担心的问了一下吕紫明:“现在这漫天的黄沙,还有八天就到发射的日期了,这样子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射了。”
“希望能吧。”吕紫明站了起来。
漫天黄沙吹了整整四天。在发射的前一天,天气突然好了起来。在家里躲黄沙躲了四天的刘阳终于出了门。他来到了发射中心,阳光照在发射台上,反射的光照在他眼睛上,让他立刻闭上了眼睛。
10月16日下午两点,阳光明媚。微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还带着仍末完全效散的黄沙。发射场一片寂静,每个人都紧张的等待着这个世界第一—首个载人曲率飞船的发射。航天员史安、伍仟和吕紫明也坐在甜甜圈般的飞船里焦急的等待着。
“你觉得这可能成功吗?必竟我们在做前无古人的事。”吕紫明问迮。
“能信的,相信中国航天。”史安十分坚定。
“曲率引擎正常,曲率气泡正常,各功能正常。”刘阳向总控塔喊道。
“好的,现在‘银河四号’正式发射!”总工程师在总控塔宣布。
十分钟以后,‘银河四号’进入预定航线,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向比邻星b。
“今天晚上我请客吃饭!”总工程师打破了发射台的寂静。
“这才刚开始!”有个人说。
总工程师笑了笑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银河四号在太阳系内飞行了一整天,他们整理了路过行星获得的资料并传回地球。第二天,他们掠过了冥王星,进入了艾吉沃斯-柯伊伯带。突然,一颗直径十米的小行星很快的掠过了飞船。
“刚刚那个小行星离的好近!”伍仟喊道。
史安说:“离得近并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会有什么问题。”
警报突然响了,吕紫明立刻飘到控制台前。他看了看大屏幕说:“曲率气泡破损,曲率引擎损坏,其余皆正常运行。”
伍仟说道:“我们这也是够幸运的。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密度本来就小,遇到一颗小行星也算是幸运。这次离的这么近真有点意外。”
史安叹了口气说:“这次的确是蛮幸运的,但这个也是很难避免的。这个小行星这么小,离地球比较远,很难被发现。何况这次也不全是这个小行星弄出来的。你们记不记得在发射前几天的沙尘暴,在飞船上留下的沙子。即使飞船本身没有故障也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次就是!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向北京报告。”
十月二十日下午七点,总工程师正等着来换班的人,准备回家吃饭去。突然,有个人注意到了不对劲--有一颗小行星以曲线经过了飞船附近,然后,飞船向左偏移了几米,于是他叫来了总工程师。没过多久,控制中心就收到了来自数亿公里外飞船发来的消息。然后总工程师读了起来:
“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报告。今天(10月18日)下午四点,一小行星经过飞船,已及发射前残留的黄沙,导致飞船有所损坏。目前飞船其余系统都正常,但已无法反航,我们将继续飞向比邻星b,完成我们的任务。--史安、伍仟、吕紫明。”
一时间,在一天最吵闹的时候--早晚班换玩的时候,突然安静了起来。总工程师说:“明天开新闻发布会!”
第二天,大厅内挤满了人,全是记者和陪着的机器人。外面也被一大群人堵了个水泄不通。“发布会现在开始,开始提问。”总工程师说。
问: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弄载人曲率飞船?
答:我是这么觉得的:只要不违背和平发展的准则,不阻碍国家其他东西的发展,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就应该不断的向外探索。探索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方式。
问:您能解释一下这次发生了什么吗?
答:这次失误,并不是飞船的问题。这次和前两次飞船没有多大变化,前两次没问题这次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这次的主要问题是有太多没被发现的小行星而使小行星离的太近了。还有一点是沙尘暴过后残留的沙子,受小行星影响而对曲率引擎损坏,“银河一号”就是这个问题。
问:这样事您会如何解决?
答:关于这件事,已经无法解决了。必竟这是去比邻星,而不是火星,救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报希望以将来。我是这么想的--这次发射的失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沙子,酒泉属于西北地区,有大量沙漠,总会有沙子留在那上面,排查出来几乎不可能。现在唯一能够改造成曲率发射场的发射场冖能是海南文昌。
还有一点--小行星。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中还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小行星没被发现。其中最多的是一公里级以下的小行星,这也是对飞船影响最大的。我是这么想的:从太原发射一个望远镜,来观测这里的小行星和系外行星。
…………
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总工程师回到了办公室,刘阳也来到了办公室。刘阳说:“您道底是想怎么弄,必竟这事也并不小。”
“第一点,换个发射场来发射曲率飞船,原因我已经说过了。还有一点,你也应该知道,就是小行星。我想是从太原发射一个望远镜,在冥王星轨道附近绕太阳旋转。
“但这还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小行星太暗。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离太阳太远了,照到的光太少了。而且这些小行星太小了,所以很难被发现。”
“这有一点问题。我觉得应该沿着海王星轨道转。因为冥王星的轨道太扁了,个怎么适合观测那里的小行星。”
“那道也是。”总工程师对刘阳笑了笑。
两个半月后,2181年1月6号上午九点,太原发射场外已是人山人海。这又将是一次历史性的时刻--离地球最远的太空望远镜万户望远镜发射。在这之前,太空望远镜要么是近地望远镜,要么在火星轨道附近,要么在小行星劳附近。
十点半,在一阵轰鸣声中万户望远镜发射了,人们十分的激动。两个月以后,北京收到了一个两公里小行星的照片和数据。总工程师召集了人民太空军和中国太空协会召开了紧急会议。总工程师说:
“今天我召开紧急会议,就是关于万户望远镜的。1月6号发生,3月10号进入预定轨道,此日开始工作。13号发现了一颗小行星,今天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各位有没有对取名的意见。”
一个北京航天指挥中心的员工--史安华。他看了看旁边的人,然后站了起来提意说:“我觉得:这个望远镜不是叫万户望远镜吗?万户原名陶广义,这又是万户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所以我觉得应该命名为‘广义星’最好。”
总工程师笑了笑说:“好,这个提议不错。但这也不一定能取得国际上的认可。必竟先要在国内先通过了才能向国际汇报,现在还有很多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的小行星。”
“那到也是。但这必竟是‘银河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有关于‘银河五号’‘六号’和之后的一些星际发射。”
第二天后,总工程师就向了国家和联合国提议。一个多月后,他收到了通过命名权的通知,他十分的兴奋。几天之后,他接到了一封信。他看了一眼,是联合国秘书长尼古拉·阿列克谢维奇。他于是读了起来: